发表于2025-05-05
日本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注石门文字禅(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本书讨论禅与诗学的关系,由理论篇和创作篇构成。理论篇分别为《佛学与晚唐五代诗格》、《禅学与诗话》、《禅学与宋代论诗诗》、《禅宗思维方式与意象批评》;创作篇为《玄言诗与佛教》、《山水诗与佛教》、《宫体诗与佛教》、《寒山诗与禅宗》。全书资料翔实而丰赡,结论新颖而可靠。199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版,1995年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版。
评分在创作上,惠洪力主自然而有文采,"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 (《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对苏轼、黄庭坚倾倒备至。江西诗风笼罩文坛时,惠洪能独树一帜。其诗雄健俊伟,辞意洒落,气韵秀拔。五古《石霜见东吴诚上人》、《送文中北还》,"用笔高老处,如记如画"(吴乔《围炉诗话》);近体《石台夜坐》、《上元宿百丈》、《早春》,亦清秀奇警。诗句如:"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秋夕示超然》),"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秋□鹞风"(《大风夕怀道夫敦素》),为诸家称道。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
评分在创作上,惠洪力主自然而有文采,"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 (《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对苏轼、黄庭坚倾倒备至。江西诗风笼罩文坛时,惠洪能独树一帜。其诗雄健俊伟,辞意洒落,气韵秀拔。五古《石霜见东吴诚上人》、《送文中北还》,"用笔高老处,如记如画"(吴乔《围炉诗话》);近体《石台夜坐》、《上元宿百丈》、《早春》,亦清秀奇警。诗句如:"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秋夕示超然》),"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秋□鹞风"(《大风夕怀道夫敦素》),为诸家称道。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
评分惠洪著有《冷斋夜话》10卷,主要
评分李北海以字画之工而世多法其书北海笑曰学我者拙似我者死当时之人不知其言有味余滋爱之盖学者所贵贵其知意而已至于踪迹绳墨非善学者也岂特世间之法为然出世间法亦然黄檗运公师事百丈大智禅师而迅机大用每凌压之百丈固尝叹曰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玄沙备师从雪峰真觉禅师最久备遂为谈根门无功幻生幻生法门其论皆揭佛祖之奥雪峰亦尝抚其背曰岂意衰暮闻此妙法汝再来人也吾所不及然雪峰百丈之道益尊而黄檗玄沙得为的嗣初未尝印脱其语言顺朱其机因以欺流俗此道寂寥久矣乃今于黄龙清禅师见之公为晦堂老人侍者而名声已闹闻丛林其超情独脱之论无师自然之智当机密用人不敢触其锋虽晦堂唯知加敬而已双井徐禧德占黄庭坚鲁直此两翁世所谓人中龙也往来山中与公语未尝不屈折咨嗟以为不及以故天下士大夫悦慕愿见想望风采公名惟清自号灵源叟世为洪州武宁陈氏子童子时诵书日数千言伊吾上口有异比丘过书肆见之引其手熟视大惊劝其父母使出家公即忻然往依高居某为师几何为僧受具足戒即起游方初谒法安禅师欲倾心受法法安曰子他日洗光佛日照耀末运苦海法船也一壑岂能畜汝行矣无自滞公因遍历诸方晚归晦堂久之初开法于舒州之太平衲子雷动云合而至未尝谨规矩而人人自肃江淮丛林号称第一洪州转运使王公桓迎公归黄龙欲以继晦堂老人未几晦堂化去公亦移病乃居昭默堂宴坐一室颓然人莫能亲疏之然见之者皆各得其欢心至于授法钳椎锻炼则学者如烟菟视水车然莫知罅隙其提唱议论初不许学者传录有得其片言只句者甚于获夜光照乘然余于公为法门昆弟气宇英特慎许可独首肯余可以荷担大法顷于山中日有异闻尝曰今之学者多不脱生死者正坐偷心不死耳然非学者过也如汉高帝诏韩信以杀之信虽死而其心果死乎今之宗师为人多类此古之道人于生死之际游戏自在者已死却偷心耳如侯景兵至建邺武帝御大殿见之神色不变软语抚慰而侯景汗下不敢仰视退谓人曰萧公天威逼人吾不可以再见也侯景固未尝死而其心已灭绝无余矣古之宗师为人多类此吾观今诸方说法者钩章棘句烂然骇人正如赵昌画花写生逼真世传为宝然终非真花耳其应机引物以晓人皆类此大观三年秋余以弘法婴难越明年春病卧狱中公之的子德逢上人以书抵余曰昭默病遂有书付禅师使人不能候而去余矍然而起坐念公平生奇德美行恐即死后世莫得以闻故为疏其略以授逢使往谒道乡居士求文刻石于山中以传信后世云大观四年正月二十五日石门某序。
评分评分
《日本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注石门文字禅(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三十卷,为北宋诗僧惠洪之诗文集,日本江户时代僧人廓门贯彻为之注释。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为北宋后期著名诗僧,与苏轼、黄庭坚等人皆有来往,其创作反映了江西诗派的影响。廓门贯彻身为曹洞宗僧侣,又私淑独庵玄光,而为《石门文字禅》撰作注释,反映了日本当时的丛林风气。此次整理,以《禅学典籍丛刊》据以影印收入的廓门贯彻调心轩藏版本为底本,并参校
评分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建炎二年(1128)去世。遭遇虽然坎坷,惠洪却处之泰然。身为和尚,时作绮语,因咏"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上元宿百丈》)句遂得"浪子和尚"之称。黄庭坚对他甚为推重,赞其韵胜不减秦观,气爽绝类徐俯。
评分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张伯伟,现任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东方诗学的研究。1959年1月9日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4)、文学博士(1989)。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2),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特邀研究员(1997)。现任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东方诗学的研究。研究成果
日本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注石门文字禅(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