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官心民意》剖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民冲突,以官心、官象、民意、政情和史鉴等重要主题切入,试图从历史中看清现实。本书中从宽泛的角度去分析,所有皇室、贵族及官吏都可归为与“民”相对的“官”集团。这个集团,掌控着公权力,但公权力常常不为公众服务,而是成了其谋取私利、侵犯公民权利的合法工具,官民矛盾由此滋生。
作者简介
洪振快,历史学者,与栏作家。近年为《新京报》、《南方都巾报》等报刊撰写专栏,因大胆敢言而广受关注。已出版的著作有《讲武沦剑》、《红楼梦老古画录》、《亚财政》等。目前主要研究经济史。
精彩书评
一本内容丰富而有趣的书。作者关注的“国家困境”问题,即合法暴力的正负作用问题。官民关系问题,正是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核心问题。
——吴思(著名学者)
官民冲突在中国历史中不断重复,到今天也还是知识分子与社会的普遍关注。洪振快先生的著作《官心民意》让我们清楚看到,中国虽然抱怨暴君昏君庸君、诉说官民冲突两千多年,但始终没能变被动为主动,始终没能放弃对神明君主的期盼。要终结官民冲突,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民主宪政权力制衡,其他都不靠谱。
——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
洪振快是个喜欢钻故纸堆的人,写出的东西扎实、可靠,而且刁钻古怪,思人所未思,想人所难想。文章不长,但属于那种拿起就不想放下的。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纵观历史,官民矛盾确实是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的主要作用力。官员在人民身上打什么主意、人民又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什么,这个问题不能不弄明白。本书的价值在于用生动而真实的历史故事,揭示官心和民意这对核心矛盾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不仅还原了诸多被误解和扭曲的历史真相,而且对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官民矛盾大有裨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教授)
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洪振快是属于极少数既年轻又读书的人。他不仅读,而且思。为文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字里行间跳动着灵性和知性,好读,耐读!
——徐庆全(《炎黄春秋》副总编)
左手历史,右手现实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具魅力之处.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更生活在历史之中。正因为这样,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历史和现实的左右手,并通过这双手,举历史之镜,鉴现实之弊,启未来之门。
——曾保印(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目录
自序 官民冲突应该如何消解
第一章 官心
贪污是低薪导致的吗?
不要误读新加坡的“高薪养廉”
李鸿章会公示他的财产吗
财政透明为何难?
还有比“挥霍浪费”危害更大的浪费
清末“东乡案”:舆论与官场的较量
古代官员为什么打击讼师
官吏对上访者为何“底死不释”
官员“被自杀”的政治逻辑
古今监狱贪腐手段为何高度相似
“温和腐败”是个什么名堂
诺奖得主的智慧远不如中国贪官
官无封建,吏有封建
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
杭世骏丢官,满人丢天下
第二章 官象
百年前的山东官场送礼簿
贪官的“灰色收入”与清官的“灰色福利”
“文官吃草,武官吃土”式的腐败
隐性腐败非新品:纪晓岚因何被流放乌鲁木齐
任职回避能扼制腐败吗
陆游的三峡遭遇与寻租现象
赌场为何“打不掉”
清代学政与当代督学
“吃空饷”凸显财政无效率
从“蛋白质特权”看当代中国特权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官二代”与王凝之现象
没有驻京办,清代照样有“跑部钱进”
古代读书人进入官场后为什么会“改廉易节”
第三章 民意
贫困线标准该提高了
中国食品安全不缺法律缺法治
晚清以来北京的房地产
康乾盛世的GDP:表面繁荣未必真强大
中国现行个税难促公平
分配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重要
“权利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
从鲁迅祖父行贿看社会公平
社会不公是危险品
海瑞惩治“官二代”是真是假
官吏吃谁的俸禄
政治人物凭什么获得尊敬
让老百姓认同国家,靠什么?
晚清中国首富为什么想移民美国
1895年的一本书与一场变革
第四章 政情
打黑需要走出“张集馨模式”
错案频发拷问制度文明
“跑部钱进”治理难在何处
集体腐败难治理
乾隆的困惑为何没有答案
“万历新政”,新在何处?
“反贪”,有时成了政治斗争工具
清代的清官标准
周森锋29岁当市长,韩愈29岁官居何职?
驻京办不一定就是坏制度
“荒政”与“劝分”:中国古代如何救灾
第五章 史鉴
大清帝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衙门
再谈大清帝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衙门
各级政府财权、事权须相称
国家财政不能变成私家财政
国富不一定代表国力强盛
遏制特殊利益集团是经济繁荣的前提
乱在基层,根在上层
专制之下无善政
乾隆为何治不了贪腐
黑夜巧取是强盗,白天豪夺乃官家
专制君主不会有长期理性
实现民主关键在限权,不在驱逐君主
百年前人大代表怎么议政的
中国康乾盛世还不如英国中世纪
“和女士”优先于德、赛二先生
没有制度现代化,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现代化
后记 为贫弱者争尊严
精彩书摘
官员“被自杀”的政治逻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一月八日早上,受命到江苏省山阳县(当时为江南省淮安府首县,知府衙门所在地)督查救灾款发放情况的官员李毓昌被发现悬挂在屋梁上,其仆人李祥等急忙向山阳知县王伸汉报案。王伸汉随即亲自去淮安知府衙门向知府王毂报告,王毂带领仵作(类似法医)等前去查验,得出结论:李毓昌系自杀。随后,知府打报告给省里,按察使胡克家、布政使杨护都同意了这个结论,之后江苏巡抚汪日章、两江总督铁保也都同意以自杀的结论向中央报告。这样,李毓昌自杀身亡就成了一个官方结论。
然而,李毓昌自杀疑点颇多。第二年李毓昌家人到北京告状,嘉庆皇帝看到都察院呈递上来的报告,第一感觉就是:“李毓昌在县署赴席,何以于回寓后遽尔轻生,当夜自缢,其事已不近情”,“其中疑窦甚多,必有冤抑”。嘉庆身在紫禁城,仅凭一份报告就能看出“其事已不近情”,何以江苏各级官员--从知县、知府,到巡抚、总督,竟一个人都没有发现其中有问题?这显然也很不“近情”。
实际上,据两江总督铁保说,他接到王毂禀报李毓昌自杀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疑问,“疑及李毓昌查赈事竣,何以忽至投缳?”不过他没有“详究根由”,而是“草率完结”,潦草结案了。
由此可知,从情理推论,李毓昌自杀是很让人起疑的,精明的嘉庆皇帝一眼就能看出疑窦,昏聩的两江总督铁保也能感觉到事有可疑,所以这件事并不需要严密的逻辑,而只需要常识就能看出其中存有问题。
李毓昌自杀的不合情理之处,还可以从李毓昌的个人情况看出来。李毓昌是当年的新科进士,五月份被皇帝接见后,即被分派到江苏,只要有知县的空缺出来即可优先获得任命。江苏在明清两代是富庶繁华、人文荟萃之地,是当官的最好去处。明代官场有个说法:“命运低,得‘三西一’。“三西”指山西、广西、江西,这三个地方比较穷,油水少,所以当官去这三个地方被认为是“命运低”。而被选派到江苏,则无疑是“命运高”。
只要想一想,李毓昌在37岁时中了进士,正是人生得意之时,刚刚踏入仕途,就幸运地被派到江苏当官,一切都很顺利,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际,他为什么会自杀?从情理推论,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
……
前言/序言
官心民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