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桥梁预应力结构(第2版)》主要讲述预应力结构的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介绍了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历史、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材料、桥梁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原理、预应力桥梁耐久性研究,以及预应力在混凝土桥梁(连续梁桥、刚构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悬索桥)中具体的运用。
本书既可作为桥梁和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桥梁与结构工程领域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教师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桥梁预应力总论
1.1 预应力基本概念
1.1.1 预应力结构的定义
1.1.2 预应力结构的特点
1.1.3 预应力度
1.2 预应力桥梁结构基本形式
1.2.1 预应力梁桥
1.2.2 预应力刚构桥
1.2.3 预应力拱桥
1.2.4 预应力斜拉桥
1.2.5 预应力悬索桥
1.3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1.3.1 按施工工艺分类
1.3.2 按预应力度分类
1.3.3 按预应力筋的位置分类
1.4 预应力桥梁结构发展历史
1.4.1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
1.4.2 国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
1.4.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优势
1.4.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亟待解决的课题
1.5 现代预应力桥梁结构最新进展
1.5.1 预应力结构型式与体系
1.5.2 预应力结构新材料
1.5.3 预应力结构设计理论
1.5.4 预应力施工工艺
习题
第2章 预应力桥梁结构材料和产品
2.1 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
2.1.1 预应力筋的性能要求
2.1.2 预应力筋的种类
2.1.3 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
2.1.4 非预应力筋
2.2 混凝土
2.2.1 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2.2.2 混凝土的种类
2.2.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3 预应力体系配套产品
2.3.1 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基本要求
2.3.2 预应力锚具的分类
2.3.3 常用的锚具
2.3.4 桥梁中常用的锚固体系介绍
2.3.5 无粘结预应力筋
2.3.6 连接器
2.3.7 波纹管
2.3.8 预应力机具
习题
第3章 桥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3.1 预应力施工工艺种类
3.1.1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3.L2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3.1.3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
3.1.4 体外预应力施工工艺
3.2 预应力施工
3.2.1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3.2.2 工艺流程
3.2.3 施工工艺
3.2.4 预应力筋张拉
3.2.5 预应力筋张拉要求
3.3 灌浆工艺
3.3.1 灌浆材料
3.3.2 压浆设备
3.3.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工艺
3.3.4 真空辅助灌浆工艺
习题
第4章 桥梁预应力损失计算、结构性能与构造
4.1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4.2 预应力损失计算
4.2.1 总损失估算法(综合估算法)
4.2.2 分项计算法
4.2.3 精确估算法
4.3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及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4.3.1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第6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第7章 预应力桥梁耐久性研究
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
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第11章 大跨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拱桥
第13章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第14章 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桥梁预应力结构(第2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全面介绍预应力结构,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
今天刚刚拿到书,这本(:..美1.美):..凯文·凯利1.凯文·凯利(:..1.)写的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很不错,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用最科学的方法,一语道破人类最终的命运和结局!
评分
☆☆☆☆☆
最新出来的第2版,适合本科以上
评分
☆☆☆☆☆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换一种方式思考。我开始领会到大型任务如何通过去中心化的方法并借助最少的规则来完成我懂得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先计划好。印度街道上车水马龙的画面始终浮现在我脑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伫立不动的牛群,钻来钻去的自行车,慢慢悠悠的牛车,飞驰而过的摩托车,体积庞大的货车,横冲直撞的公交车车流混杂着羊群、牛群在仅有两条车道的路面上蠕动,却彼此相安无事。亚洲给了我新的视角。
评分
☆☆☆☆☆
今天刚刚拿到书,这本(:..美1.美):..凯文·凯利1.凯文·凯利(:..1.)写的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很不错,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用最科学的方法,一语道破人类最终的命运和结局!
评分
☆☆☆☆☆
书的内容一般,纸质有点软,总体还行吧
评分
☆☆☆☆☆
速度比较快!速度比较快!
评分
☆☆☆☆☆
速度比较快!速度比较快!
评分
☆☆☆☆☆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理念究竟从何而来我也不敢确定地说,这本书中的想法就来自于亚洲,但我想,是亚洲使我准备好了接受这些想法。我认为其中的一些想法与传统的亚洲理念是有共鸣的,譬如说,自底向上而非自顶向下地构建事物,去中心化系统的优势,人造与天生之间的连续性,等等。正因为此,当这本思想之书被翻译成中文时,我感到万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