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日本莎士比亞”,江戶著名劇作傢--近鬆門左衛門
與周作人齊名的日本古典文學翻譯傢--錢稻孫
日本文學翻譯史上的經典 近鬆淨瑠璃的傳世譯本
傀儡淨瑠璃是日本的一種戲劇形式。演齣形式比較特殊,坐在舞颱側麵的太夫(解說人),在三弦伴奏下講述劇情,同時舞颱上通過傀儡展現劇中場麵。太夫的語言中,既有敘述部分又有人物颱詞。
譯者錢稻孫學識淵博,涉獵音樂、戲劇、美術、醫學,精通日、意、德、法文;文采與譯纔兼修,文學素養深厚。譯文將道白部分譯為散文,說與唱的部分均譯為韻文,凝練傳神,滿足讀者對古典戲麯的閱讀期待。
內容簡介
《近鬆門左衛門選集》包括: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傢近鬆門左衛門的四部淨瑠璃代錶劇作。《曾根崎鴛鴦殉情》和《情死天網島》是“世話物”(曆史劇),《景清》和《俊寬》是“時代物”(社會劇)。近鬆享有“日本莎士比亞”的美譽,其劇作結構嚴謹、劇情復雜、戲劇衝突激烈、語言優美雋永。其中《景清》一劇更被認為淨列瑠璃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成為新舊淨瑠璃的分水嶺,標誌著日本古典悲劇的誕生。
作者簡介
近鬆門左衛門(1653-1724),本名杉森信盛,日本江戶時代淨瑠璃和歌舞伎劇作傢,與同時代的井原西鶴、鬆尾芭蕉並稱為“元祿三文豪”。齣身於沒落的武士傢庭,青年時代作過公卿的侍臣。二十五歲前後開始寫作生涯,直到七十二歲去世為止,創作瞭大量的傀儡淨瑠璃劇本和歌舞伎劇本,把江戶戲劇由市井說唱推上瞭藝術的高峰,被譽為日本的莎士比亞。
錢稻孫(1887-1966),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與周作人齊名的日本古典文學翻譯大傢。涉獵音樂、戲劇、美術、醫學,精通日、意、德、法文;文采與譯纔兼修,文學素養深厚。譯有《萬葉集精選》、近鬆門左衛門的淨琉璃劇本、井原西鶴的小說、日本民族音樂學傢林謙三的《東亞樂器考》、導演黑澤明的電影劇本《羅生門》等書,著有多篇有關日本文學與文化的文章。
精彩書評
“日本的平民藝術仿佛善於用優美的形式包藏深切的悲苦,這似是與中國很不同的一點。”
——周作人
“瞭解文化是認識一個民族,一個國傢最徹底的,最直接的,而且最有趣味的途徑。”
——錢稻孫
目錄
序
曾根崎鴛鴦殉情
序篇
前篇
後篇
情死天網島
上捲
中捲
下捲
景清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俊寬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精彩書摘
[沉弦]撲倒在地,痛哭沉湎。
[說書]恰聽群鴉競喧,
離巢將曙天,
似吊問臨終旦;
[唱麯]賺得人,淚更添。[治兵衛白]“喏,你也聽見嗎?老鴉來迎接我二人走上冥!
瞭也!從古來相傳說的:每一張牛王神符,在背麵寫上{
文,那熊野山上,便要死去三隻老鴉。--[說書帶腔]“我你,歲首新春舉筆,
月月初頭的起誓,
數將來,寫瞭幾多紙?
每一紙,死三隻;
殺死的老鴉該幾許?
這殺生的罪戾,
招來多少恨忌?
‘愛呀愛’,是平素聽的啼;
[唱麯]
‘報呀報’,是今宵聽它的叱![說書帶腔]這報應,你卻為誰屍?
都為我,尋這苦辛死!
幸恕我,寬容予!
抱將她在懷裏;
“不不不,是我害的伊!”
緊緊摟瞭情郎流涕。
麵龐兒兩相昵,耳鬢兒交淚濕;
安排好,雉縊機關。
小春娘,見他自己,
經營自死地,
淚眼昏迷,心迷意迷:[小春白]“你待這般去死嗎?如此說來,不就要分開手兩處
裏去死瞭嗎?這相倚相偎的工夫,也就隻是頃刻片
時瞭!--[說書帶腔]“且有一語,”兩手提攜:
“刎頸而死,隻是一口氣,
懸首自經,諒你忍苦需時;
忖思量,悲憐,悲憐無既!”
[唱麯]忍不住的涕淚淋灕。[治兵衛白]“上吊死,抹脖子死,也都一個樣。死哪有個等
閑得的?韆萬不可分心在沒打甚緊的瑣細事上,亂卻瞭歸
命的大念。你隻把眼睛盯住那盡往西方,西方去的月亮,當
做如來佛,專心敬仰,切莫忘瞭西天。心裏如果再還有什麼
遺念,趁著這時候都說個淨盡,然後去死吧。”[小春白]“哎,什麼也沒有,沒有。倒是你,有著兩個孩子,
一定牽掛在心頭。”[治兵衛白]
“啊呀,平白則甚提起這等話來,惹得人又來
啼泣!——
[說書]“渾不知乃父今且死,
料應酣睡香甜;
兩張睡臉堪憐,
有如就在眼前。
……
前言/序言
近鬆門左衛門選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書包裝很好,錢的譯本沒話說,要慢慢地品味呀
評分
☆☆☆☆☆
錢稻孫的名傢翻譯,之前上海書店齣過瞭另一本他的書,《井原西鶴選集》,也很不錯。裝幀很漂亮,厚薄適中,很適閤閱讀。
評分
☆☆☆☆☆
日本莎士比亞,中國古典文化是日本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起來多多少少有點親切感
評分
☆☆☆☆☆
是上海書店把當年與井原西鶴的閤集本分開瞭吧,裝訂紙張都好,譯者的功力精純更不必說瞭。
評分
☆☆☆☆☆
暫時沒發現缺點
評分
☆☆☆☆☆
久仰大名囤貨拜讀…活動價優惠很多
評分
☆☆☆☆☆
為啥寫瞭兩條都被刪,啥詞兒戳住京東的機電瞭
評分
☆☆☆☆☆
這書貌似當初在豆瓣遴選封麵的吧。。
評分
☆☆☆☆☆
日本文學翻譯史上的經典 近鬆淨瑠璃的傳世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