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你准备好拥有一个有非凡成熟的人生了吗?我们如何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能和开启自己的宝藏?让我们一同开始脱胎换骨的改变。
作者简介
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师从美国成功学之父、NLP创始人约翰·葛瑞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潜能开发大师。
在超过25年时间里,安东尼·罗宾有幸与来自80个国家的5000万人接触:他成为了传奇人物,他在领导、谈判、业务重组和超卓表现等心理学范畴中都是领导者,不少领袖均邀请安东尼·罗宾为他们在短的时间里做出持之以恒的改变。这些领袖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克林顿,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夫·戈尔巴乔夫,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戴安娜王妃和德兰修女。他也担任过王室成员、美国议员、美国军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三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1995年安东尼·罗宾当选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被国际演讲者组织授予其高奖项“金锤奖”。
1994年获评杰出人类活动家与“布莱恩·怀特公正奖”。
1993年被国际演讲者组织评为“全球五大演说家”。
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在全世界已有数十种译本,受益的人不计其数,主要著作有《激发无限潜能2》、《激发无限潜力》、《唤醒心中的巨人》、《巨人的脚步》和《一分钟巨人》等,这些著作在美国或已有译本出版的国家或地区,都已成为佳畅销书,他的CD款材更是个人成长类产品的名。
精彩书评
★我从17岁到21岁换了18份工作,到21岁时,银行存款簿的金额是$000.00,直到我遇到我的老师——安东尼·罗宾,他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生。
——亚洲演说家 陈安之
★安东尼·罗宾是这一代人中伟大的影响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 蒂芬·柯维
★他影响了美国的商业历史,改变了无数美国企业的命运,勤奋、卓越、孜孜不倦地帮助企业训练人才,在这方面,他无疑是整个业界的标杆。
——《一分钟经理人》作者,美国著名商业领袖 肯尼斯·布兰查德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更应了解“潜能学”,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应是学生必修课外的一门必修课。
——哈佛商学院院长 麦克阿瑟
★这是人人必备的生活指南。鼓舞人们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
——著名影星,美国加州州长 阿诺·施瓦辛格
目录
序言 引言
部分 模仿他人的成就
章 国王的权杖
这是一个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时代,这更是一个充斥着新想法,新概念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却成败殊途、前途各异。
·一个小伙子,只有25岁,仅仅高中学历,何以在短短三年就变得富有、健康、快乐、功成名就呢?
·权力转瞬即逝,潜能才是永恒的东西。梦想就在某处向你招手,让生活质变的潜能藏在你身体的深处,你所要做的就是发现并释放它。
第二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人可以实现的成就,你同样也可以实现。问题不在于结果是否一致,而在于你是否注意到他人做事的方式。
·在我看来,模仿无疑是通往卓越成就的佳捷径——意即倘若某人所缺的某项成就,只要肯投入时间和精力,所有的人均可以做到这一点。
·何谓运气,就是机会和精心准备的人不期而遇。学习有意识地、准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第三章 心态的作用
心态是理解变化和取得成就的关键。行为是心态的直接反应。当我们感觉时时顺心时,一切都得心应手。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那么不够顺心。
一心态具有惊人的力量,但心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生活中遭遇怎样的挫折,都不是意志消沉的借口。
·费西尔如何在沉船中寻到价值超过4亿美元的金银币,迪克汤米如何让他的球队完成惊天大逆转,控制心态真的能像控制音箱音量一样随心所欲吗?
第四章 卓越成就之源:信念
是什么让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以一瞬间变成活泼的精灵。“他的手指缓缓地张开,移向琴键,就像树枝的嫩芽在向阳光中伸展……”
·为什么盐罐就在手边,你却找不到。为什么在你不停地告知自己“我记不起来”时,你就真的会记不起来。
·你的个人信念来自何处?来自于街头巷尾的泛泛之辈?来自于广播电视?来自于那些高谈阔论之士?若想成功,必须谨慎地选择你的信念。须谨记,我们所能激发出的潜能,我们所能取得的结果,均始自我们的信念。
第五章 成功的七个谎言
本章所用的“谎言”一词代表了一种持续的提醒,提醒我们一切事情均无确切的定论。它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提醒我们不要轻易抹杀另外一种可能性。
·你对事情的预期是好是坏?你是希望倾尽所有精力换取你的成功,还是希望得过且过?你会从逆境中发现新光亮,还是在顺境中只看到绊脚石?
·你是否畏惧失败?你又如何看待学习和经验积累呢?如果你能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必将无往不利。
……
第二部分 成功公式
第三部分 领导力:卓越成就的挑战
精彩书摘
再次想一下我们之前是如何模仿面包师的食谱的。如果有位面包师能做出世界上美味的蛋糕,却不知道如何表述自己的制作过程,是因为一切的一切均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你可能会因此略感失望。在你问及配料用量时,往往会得到“我也不清楚,大约是那么多”之类的回答。因而,较为明智的做法不是向他提问题,而是让他亲自为你演示;让他待在厨房里,一步步地为你演示整个制作过程,仔细地记录各个制作环节,在他加入配料之前抢过他的汤匙(或其他用具)称量配料用量。通过整个面包制作流程了解所用的各种配料、具体用量,以及制作方法,这便是制作美味面包的通用食谱。
诱发出他人的策略亦与此类似。你必须首先让一个人回到他的“厨房”,意即,使其身临其境地进入到特定的状态之中。寻找出激发这种状态的种事件/事物,是看到或听到某些内容,还是接触到某物/某人?在得到相应的答案之后,在仔细观察他状态的同时询问,紧随其后的又是哪些事情?直至他完全进入到那种状态。
所有策略的诱发方式均与此类似。必须首先让对方回忆起激发出这种策略的特定时刻(这些特定时刻可以是他深受激励的时刻、深处热恋之中的时刻、创意无限的时刻,抑或是你所希望诱发出的任何策略)。随后通过清晰、有序的提问(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内容),使他重历这一过程;在得到具体的策略后,寻找激发出这种策略的次感元。看看具体是哪些事物激发出这种状态:一幅画面?一种声音?抑或是一种感觉?倘是画面,画面的尺寸如何?倘是声音,声音的语调如何……
现学现用,用这种方法诱发出他人的策略。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主观上愿意配合你的过程。首先提问:“你是否有过全情投入做某件事情的经历?”此时你需要获得一个明确(而非模棱两可)的答案,这个人的声音、肢体语言可以印证这一答案是否真正清晰、明确。记住,他也许并不知道具体的事件顺序,整个事件在他眼中是一个整体,一切均是轻车熟路,因而他做起来飞快。但是切勿受他主导,为了清晰地了解各个环节,你必须使他减速,注意他所说的内容,以及他的眼神、肢体所表达的内容。
倘若他只不过耸耸肩,无精打采地回了句“有”,则表示他并未进入到那种状态。人时常会进入到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之中,嘴里说着“是”,脑袋却像个拨浪鼓似的乱晃。此时他便是处在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之中——未能身临其境,未进入到那种状态之中。因此,你必须首先确认他是否进入到特定状态、特定经历之中。此时你的问题可以是:“你是否有过全情投入地做某件事情的经历?你是否可以一步步地回顾一下整个过程?”这一方法屡试不爽。
当他身临其境后,继续提问:“在你回忆这一时刻的时候,具体是哪一件事物首先使你全情投入的?是不是你看到、听到的某些事物,或是接触到某物/某人?”如果他的回答是某一次经典的演讲使其深受激励,则表示刺激、鼓舞他的次感元来自于外部听觉(Ae)。此时如果希望用画面或者感觉内容激励他,无疑是不明智的。毕竟,他为敏感的刺激来自于语言和声音。
此时你已经使其身临其境,但这并不是策略的全部内容。人们对于事物的反应来自于外部感知以及内部认知,因而,你还应找到他的策略的内部认知。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在听到演讲之后,又是哪一件事情/事物首先使你全情投入地做某件事情呢?是否在你脑中展现出一幅画面?你是否在内心暗暗告诉自己某些内容?又或者,你具有某些特殊的感觉或情绪?”
如果他的答案是他的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画面,则表示策略的第二部分内容来自于内部视觉(Vi)。一旦他听到某些内容,他便会立即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激励自己的画面。很可能恰恰是这些画面使他全情投入到做某些事情的状态中。
激发无限潜能+唤醒心中的巨人经典版全2册安东尼罗宾 心灵鸡汤自我激励志正能量的书 心灵疗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