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汉词典(布努语)

瑶汉词典(布努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蒙朝吉,蒙凤姣,孙宏开 著
图书标签:
  • 瑶语
  • 布努语
  • 瑶汉词典
  • 语言学
  • 少数民族语言
  • 词汇
  • 翻译
  • 布努族
  • 瑶族
  • 词典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ISBN:9787105092420
版次:1
商品编码:1064299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系列词典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页数:3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瑶汉词典:布努语》的民族语条目是按照布努语音位系统表的次序排列的,所收的条目包括单音词、多音词、部分词组和四音格及一些常用的新借词,共一万余条。主要内容包括声母分类,汉语拼音,词典正文等,书后附有附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声母分类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
词典正文附录
附录一:瑶族布努语音系
附录二:布努瑶族文字方案(草案)
附录三:音系和文字方案声韵母对照表
后记

精彩书摘

一、条目安排
1.本词典所收的条目包括单音词、多音词、部分词组和四音格及一些常用的新借词,共一万余条。
2.民族语条目和例句,基本上都用国际音标标音。民族语条目放在方括号里,后边的圆括号中为民族语文字方案(草案),接着是汉语释义。
3.民族语声调用数目字表示,只标调类,不标调值和变调。从l、2、3、4调中演变出来的四个声调,只在原调上标了一撇为l、2、3、4,表示比原调读音高一度左右。
4.在民族语文字方案(草案)的每一个音节中,最后一个字母b、x、d、l、t、s、k、f,是表示八个声调的调类。从l至4调演变出来的1至4,调,只读原调,不再另用字母表示。
5.本词典的民族语条目是按照布努语音位系统表的次序排列的。在每一个声母组里,声母相同的,按韵母的次序排列。声韵母都相同的,按声调的次序排列。第一个音节的声韵调相同的,按第二个音节的声韵调次序排列。其余的照此类推。
二、汉语释义
1、因布努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甚大,其中有不少条目很难找到意义相当的汉语普通话释义,只能用当地或南方其他汉语方言土语来表达,然后在括号中加以注解。

前言/序言

  我国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人口有二百六十三万七千余人(2000年统计),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六个省(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瑶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源和多语种的民族。自称繁多、语言复杂、居住分散是瑶族的一个特点。自称为“布努”(其义为人)的瑶族,是瑶族中的一个大支系,人口约有四十余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一带的山区里。居住比较集中的是都安、大化、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和南丹、凌云、平果、田东、凤山、东兰、德保、河池、隆安等县。此外,贵州的荔波、云南的富宁还有一部分。
  布努瑶族所说的话,属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我们称为布努语。布努语的特点是声母多韵母少,无塞音韵尾而有鼻冠音声母。由于与壮族杂居历史较长,语言受壮语的影响较深,吸收了不少壮语借词,有的借入不少塞音韵尾。从民间和学校借人的汉语借词,往往也要通过壮语为中介,带有北部壮语方言没有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语音色彩。
  瑶族布努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它的整个词汇内容,涉及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古人宇宙观、自然观、宗教习俗、婚姻家庭、心理状态、居住条件、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多种语言借词等等,十分错综复杂。本词典的出版对于将本民族的语言、历史、社会、宗教信仰、民族关系和对汉藏语系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语言间的历史渊源关系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文化教育来看,居住在桂西一带的瑶族,学龄前儿童都不会讲汉话,入学时学习汉语,都是从零开始,困难极大。老师授课时,全用本民族语作为桥梁,逐字逐句地反复领读和翻译。因此,老师不仅要学好汉语,还要精通本民族语言,善于进行对比翻译和讲解,使学生通过本民族语言来理解汉语词义和课文内容。所以,本词典对于提高当地瑶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质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布努瑶族,有不少很有价值的民间口头文学。这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布努语文字方案(草案)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抢救本民族濒临亡失的文化遗产,使之世代传承。这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布努语的语音,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京村的瑶话为代表,也是该文字方案(草案)试验的标准音点。这一带是瑶族聚居区之一,保留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较多,语言通行较广,语音特点较齐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编者经验和水平有限,本词典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瑶汉词典(布努语):词汇的桥梁与文化的纽带 图书简介 《瑶汉词典(布努语)》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和记录布努语——瑶族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的重要方言——词汇的权威性工具书。本书的编纂历经数年,汇集了语言学、人类学以及长期扎根于布努语社群的语言工作者的心血,旨在为布努语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提供坚实的语言学基础。 一、 编纂背景与价值 布努语,作为瑶族语言体系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展现出与周边汉语方言及其他瑶语方言显著的差异性。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语言接触的加剧,布努语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许多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本词典的编纂正是基于对这一紧迫现实的深刻认识。它不仅是一部单纯的词汇对照工具,更是一项抢救性的文化记录工程。通过详尽的收录和准确的释义,我们期望能够为语言学界提供一个研究布努语内部演变规律及与汉语复杂互动关系的实证基础。同时,对于布努语使用者而言,它是一面映照自身语言面貌的镜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和促进代际间的语言传承。 二、 词典的收录范围与结构 本词典的收录范围力求全面而精炼,重点突出布努语的“活态”特征,即那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习俗和信仰中高频使用的核心词汇。 1. 词目选取标准: 核心生活词汇: 涵盖了农业生产(如耕作工具、作物名称)、家庭结构、亲属称谓等与布努人生存紧密相关的基础词汇。 文化与习俗词汇: 重点收录了与瑶族传统节日、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如盘王崇拜相关词汇)、服饰、医药等相关的专有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是理解布努族文化内核的关键钥匙。 地域特色词汇: 针对布努语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独特适应性词汇,如特定山川地貌、动植物名称等,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兼顾基础功能词: 同时也收录了必要的代词、副词、连接词等结构性词汇,以保证词典在实际应用中的完整性。 2. 结构设计: 本词典采用“布努语词目 – 汉语音韵标注 – 现代汉语释义 – 示例”的结构进行编排。 布努语词目呈现: 考虑到布努语历史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文字,我们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标注系统,结合当地发音的转写方式(如使用拉丁字母或国际音标的变体),力求准确还原其原始发音形态。同时,对于部分难以用现有符号精准表示的音素,我们进行了细致的音位分析和补充说明。 汉语音韵标注: 提供了标准的现代汉语读音作为参考,便于非布努语使用者快速掌握该词汇的近似发音。 释义的准确性与深度: 释义部分不仅提供单一的汉语句子对应,更注重阐释该词汇在布努文化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情境。例如,对于某些具有文化负载的词汇,我们增加了文化注释,解释其历史渊源和象征意义。 例证的真实性: 每一个词条都配有由母语使用者提供的、尽可能贴近日常会话的例句,这些例句均经过多位资深语言学家的交叉核对,确保了语言的自然性和准确性。 三、 语言学特色与难点突破 布努语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充满了挑战,本词典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突破: 1. 异读与分化处理: 布努语在不同聚居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语音和词汇差异。本词典采取了“以主体方言为主,兼收重要异读”的原则。对于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分歧点,我们在词条后以括号形式注明其异读形式及其主要分布区域,力求展现布努语内部的动态平衡。 2. 语素分析与构词法: 我们对布努语的复合词和派生词进行了细致的语素切分和分析。通过系统梳理其构词规则,词典不仅记录了已有的词汇,还为理解和推导新产生的词汇提供了规则性的指导。例如,对表示时间、空间的名词后缀的分析,揭示了布努语在空间认知上的独特表达方式。 3. 数字与度量衡的转换: 瑶族在传统社会中使用的数字系统和度量衡往往与汉族系统不完全对应。词典中专门设置了附录,详细记录了布努语的计数系统(如“十进制与二十进制的混合痕迹”)以及与传统度量单位(如“尺、丈、担”)相关的词汇及其在现代计量单位下的参考值,以增强词典的实用性。 四、 目标读者群体 《瑶汉词典(布努语)》的定位是多层次的: 1. 语言学研究者: 为深入研究瑶语族语言的历史演变、亲属关系以及南中国山地语言的特征提供一线材料。 2. 文化人类学家与民族学家: 提供了理解布努社会结构、民间信仰和物质文化的最直接的语言学依据。 3. 教育工作者与语言学习者: 为布努语母语者子女的规范化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的少数民族语言背景知识提供参考。 4. 布努语社区成员: 成为社区成员进行语言回顾、记录口述历史和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参考工具。 结语 《瑶汉词典(布努语)》的问世,标志着对布努语这一珍贵语言资源的整理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不仅凝结了对语言形式的精确描摹,更承载着对一个特定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的尊重与守护。我们希望此书能够架设起一座坚实的语言桥梁,让布努语的声音得以清晰、完整地被后世聆听和解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词典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素,但内页的排版却让人眼前一亮。字体选择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清晰易读,又透着一股专业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词条时的严谨态度,每一个词汇的释义都力求精准到位,没有丝毫含糊不清的地方。对于学习者来说,这种扎实的学术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它让人感觉手中的工具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字典,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为你指点迷津。尽管我对布努语的了解还很初级,但通过查阅其中的例句和用法说明,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在平衡学术性和实用性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它不是那种生硬地堆砌词汇的工具书,而是真正地在引导读者去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

评分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文字的汇集,更是对一个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庄重承诺。我注意到,很多一些看似冷僻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词汇,都被细心地收录其中,并配有详尽的背景解释。这使得读者在查阅单个词语的同时,也能窥见布努语背后所承载的独特世界观和生活方式。这种对细微差别的捕捉能力,是普通工具书难以企及的。它不仅仅是“翻译”,更是一种“文化转译”。对于任何一个对小语种研究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本词典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为深入了解该族群提供了最坚实的语言基础。

评分

从一个长期接触多语种学习材料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在收录的广度上展现了极大的雄心。它似乎努力想覆盖到布努语的方方面面,从日常交流用语到一些较为专业的概念,都有所涉猎。这种“不遗漏”的编辑理念,虽然使得词典的篇幅相当可观,但也保证了其作为“一本到位”参考书的地位。每当我产生一个关于某个词语的疑问时,翻开它,几乎总能找到一个满意且详尽的解答,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这本工具书的信赖感。它仿佛在向使用者保证:无论你遇到多么复杂的语言问题,我们都为你准备了答案。

评分

我是一个偏爱实体书的人,而这本词典的装帧质量完全满足了我对“耐用”和“质感”的要求。纸张的厚度和韧性都非常适合频繁翻阅,即使是经常被我放在包里带出门查阅,也没有出现任何书页松动或磨损的迹象。更值得称赞的是,其索引系统的构建逻辑清晰得令人称奇。即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词条,查找效率极高。在急需查找某个特定表达的瞬间,这种高效的检索体验是极其宝贵的,它极大地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让人更有动力持续探索。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其在处理多义词和语境依赖性词汇时的精妙处理。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些词典会简单地罗列几种意思,但“瑶汉词典(布努语)”则通过构造多组贴切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句子,将这些细微的差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提高语言的“语感”至关重要,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本能的反应。这种注重实际应用和语境培养的设计思路,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它让学习者不至于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