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篆刻學》的作者吳清輝,在學習、創作書畫篆刻作品的同時,閱讀瞭不少有關書畫篆刻的理論書籍。在此基礎上,編寫瞭這本書。
這本《中國篆刻學》比較係統,淺近易懂,對初學者的學習有益處。1990年齣版以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今天,為瞭滿足廣大讀者的要求,我們對原書作瞭一些修訂後予以重版,希望能繼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目錄
曆代印章
一 印源之說、印稱變遷
二 春鞦彌印
三 戰國官、私彌印
四 秦官、私璽印
五 西漢官、私印
六 新莽官、私印
七 東漢官、私印
八 曹魏官、私印
九 晉代官、私印
十○ 十六國官印
一一 南北朝官印
一二 隋官印
一三 唐官、私印
一四 五代十國官印
一五 北宋官、私印
一六 南宋官、私印
一七 遼官、私印
一八 金官、私印
一九 西夏官、私印
二○ 元官、私印
二一 明官印
二二 清及清以後官印
第二章 篆刻流派
一 篆刻流派之先驅
米芾、趙孟頫、吾丘衍
王冕、文徽明、唐寅
周應願
二 明清篆刻流派概論
文彭及其流派
何震派 魏植、吳晉
蘇宣派 甘暘
楊士修、徐上達、瀋野
汪關
硃簡
……
精彩書摘
(三)圓細硃文印,如“敬身”一印,繼承瞭元明圓細硃文印一類的特點,細而不弱,工而不闆,在圓勁秀麗中仍存渾樸之美。
(四)方圓結閤細硃文印,如“硯林亦石”。此類印較有自己的特徵,把漢篆與秦小篆融閤起來,印文轉摺處間於方圓之間,被浙派同人所效仿。
(五)仿明人大篆細硃文印,如“寒潭雁影”、“上下釣魚山人”。此類印多強調文字的象形,突齣“點”的錶現,弄巧成拙,頗顯做作之俗習。
(六)仿戰國小璽硃文印,如“寶古”一印(見《西泠四傢印譜》)。此印章法鬆散,篆法雖采用簡體字,但不協調,沒有“小鯨神足”之感,也是失敗之作。
白文印五種。
(一)仿漢白文印而齣新意,如“陸飛起潛”、“下調無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二印。此類印是從漢印平而靈動一路發展而來的,並創造性地強化瞭方摺與圓轉的溶閤與變化特徵。直畫不直,筆畫粗細不勻,篆法結字富有天趣。碎切刀法波磔前進,似離而閤,使印文綫條彆具浙派風格的渾厚金石意味,於平正大方中顯天真,從而形成靈動而又樸茂青剛的印章風格。這是丁敬的代錶作,開浙派白文印的規範,為後人所取法。
(二)仿漢鑿玉印而有新意,如“龍泓外史丁敬身印記”一印,運刀穩健樸拙,自然而有筆意,尤如鐵筆書法。
(三)方文圓轉,用刀衝切奔放的白文大印,如“宗鏡堂”。此類印是丁敬晚年白文印中有創造性的一種。其優點有三:一是從篆法演印法,將印文及篆書統一起來寫印。二是印文篆法方中寓圓,方圓相濟,厚實莊重而又舒展自然。三是用碎切刀和衝刀相輔而行,急速運刀切、衝,大刀闊斧,氣勢磅礴。由於這類印章的浙派風格不如白文印的第一、二種來得鮮明生動,所以沒能被浙派同人繼承。
(四)仿倒薤體印,如“兩般鞦雨庵”一印,印文失之柔軟姿媚,收筆凝粗笨劣,流有俗習之弊。
(五)柳葉篆體印,如“采南”一印(見《西泠四傢印譜》),篆法、章法都不成功。
以上大緻可見丁敬篆刻藝術的全貌。他在篆刻史上,反對泥古不化,提倡藉古開今,開創瞭浙派。他的篆法,不受《說文》所拘,廣采博取諸體,多用減筆漢篆及簡體篆字,並參用隸法入印,章法寬舒大方,刀法獨具一格,用碎切短刀波磔前進,來增加金石韻味,創造齣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漢印。他的“倒丁”行書邊款,意態跌宕,藏奇險變化於統一之中,特具一格。
丁敬的印風為蔣仁、黃易、奚岡所繼承發展。
蔣仁、黃易、奚岡與丁敬,被閤稱為西泠前四傢。蔣、黃、奚三傢主要繼承瞭丁敬的如下
三種印章風格:1.方細硃文印;2.白文印的第一種;3.方圓結閤的細硃文印。並能各齣新
創造齣獨具個性的清新畫風,打破瞭當時畫壇泥古的寂寞局麵。他著的《畫語錄》是畫論著
作中的典範。篆刻得力於秦漢法,用刀蒼渾雄放,盡通筆意。
鄭闆橋(1693 1765),名燮,字剋柔,排行第一,自稱鄭大、鄭大郎、號闆橋、闆橋居士、
闆橋道人,晚年署作闆橋老人,後以號行。江蘇興化縣人。為揚州八傢之一·是清代著名書畫傢。他在書法中,大膽地融篆、隸、行、楷於一體,創造齣“亂石鋪街”的闆橋書體,自稱“六分半”。善寫蘭竹,彆具俊瘦剛毅的個性。篆刻取法漢印平實大方一類,而揚其渾勁俊拔之
氣。
清代中期,篆刻名傢輩齣,丁敬、鄧石如等和他們的流派,矯正瞭當時印壇上戀古守舊、競巧鬥妍的習氣,開創r嶄新的麵貌,在篆刻流派史上作齣瞭重大的貢獻。
丁敬(1695 1 765),字敬身,號硯林,又有鈍丁、梅農、清夢生、玩茶翁、丁居士、龍泓山人、研林外史、勝怠老人、孤雲石叟等彆號,浙江杭州人。精詩文、書法、金石文字鑒彆·善畫黑梅。篆刻取法漢印及明何、蘇等傢平正方剛一路,旁及六朝唐宋等印章妙諦而齣新意。印文多取簡正一路漢篆,常參以隸意.或參以周秦漢魏金石文字。章法寬舒大方,工穩妥貼。
刀法受到蘇宣等碎刀的啓示,並加以發展,形成用刀蒼勁鈍拙、沉穩生澀的細碎短刀,波磔前進,似離而閤,刀棱具見。具有青剛樸茂、古拗峭摺的印章風格,而且多樣。也齣現過一螳不好的作品,是受到當時印壇上頹風惡習的影響所緻,說明繼承創新的艱巨性。
文、何、蘇、汪、硃、程等傢,雖作齣瞭很大的努力,創造齣一個個嶄新的印章麵目,但受文、何之前的明人習氣的影響,直到丁敬時代,仍有印人以平方闆滯為宗·有的以輕狂怪異
為上,有的以秀媚相競尚,有的以工整細密的技術代替藝術,有的以臨摹漢印代替自己的
創造。清代《飛鴻堂印譜》中的作品,可見當時印壇上鬥巧爭怪之一斑。
丁敬最主要的成就,是他能提齣:“說文篆刻自分馳,嵬瑣紛綸街所知。解得漢人成印
處,當知吾語瞭無私。”“占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景守漢
傢文?”指齣篆刻應不受《蛻文》的限製,不要“黑守漢傢文”,而是要廣采博取“六朝唐宋”等印章的妙諦,來一個“離群”。他所指的“離群”,正是“離”明人俗習之“群”,走青剛樸茂之路;“離”孽漢泥古之“群”,走自己創造之路。正是這個“離群”,“開韆五百年的奇秘”,開創瞭浙派。
丁敬傳世印章大緻可分如下幾種。
硃文印六種。
(一)方細硃文印,如“頻羅庵主”、”丁敬身印”。此類硃文印源於漢魏晉代的方細硃文
印,明代已流行。印文多用漢篆參以隸意,並加以簡化。印文中的圓轉之筆作成約四十五度的斜度,方而不闆。
(二)方粗硃文印,如“揚州羅聘”。此類印與前一種印相似,隻是印文筆畫加粗·印麵飽
和,頗有醇厚之意。其中也有受明人呆闆習氣影響的印章。
……
前言/序言
中國篆刻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3發展
評分
☆☆☆☆☆
3發展編輯
評分
☆☆☆☆☆
1.原創書評
評分
☆☆☆☆☆
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無不叫做「篆刻」,璽印的製作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閤整理,書分八體,印麵上的文字就叫「摹印篆」。新莽定六書時稱之'「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瞭印章的體製,但仍以篆書作印。
評分
☆☆☆☆☆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瞭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麵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緻的方式呈現齣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瞭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評分
☆☆☆☆☆
中國具有藝術價值的印章鎸刻。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書入印而得名。篆刻也流行於日本等國。中國印章隨著時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秦以前印章稱為□(同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皇帝用璽,一般人的印章稱印。漢代皇帝、皇後、諸王等所用印章稱璽,官印、私印又齣現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稱。唐代稱寶。宋元以來官印和私印又有記、硃記、關防、押、圖章、戳子等名稱
評分
☆☆☆☆☆
亦稱印學,係專門研究篆刻藝術之技法、發展曆史及各流派藝術理論的學科。 著名書法傢沙孟海先生曾經有過專門的闡述,他說:“金石學是史學,考古學方麵的一門學問,而篆刻則是美術方麵的一門學問,兩者雖有聯係,但不是一迴事,猶如書法不等於文字學一樣。”
評分
☆☆☆☆☆
目錄
評分
☆☆☆☆☆
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