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真空技術》係統地介紹瞭真空技術的基礎理論、真空獲得設備、真空測量儀錶、檢漏技術、真空係統設計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稀薄氣體分子運動理論、吸附與脫附、真空中的電現象、真空中的氣體流動、真空泵的分類與性能、容積式真空泵、動量傳遞式真空泵、氣體捕集式真空泵、真空測量、真空檢漏、真空係統的組成、真空係統元件及連接、真空係統中常用材料和真空衛生、真空係統的設計計算等。《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真空技術》既注重真空技術中的知識體係,又反映真空技術中的最新發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真空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真空技術與設備、過程設備與控製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教材,也可供真空技術應用、真空設備製造與使用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1 緒論
1.1 何為真空
1.2 真空度的錶徵及真空區域的劃分
1.3 真空技術的曆史迴顧
1.4 不同真空狀態下的真空工藝技術
1.5 真空技術的應用領域
2 稀薄氣體分子運動理論
2.1 氣體在平衡狀態下的物理特性
2.2 氣體的遷移過程
2.3 蒸發和凝結
3 吸附與脫附
3.1 吸附現象及吸附機理
3.2 吸附和脫附過程的描述
3.3 溶解和滲透
4 真空中的電現象
4.1 電子發射
4.2 氣體放電
5 真空中的氣體流動
5.1 氣體流動狀態及其判彆
5.2 氣體的流量和管道流導
5.3 簡單管道的流導計算
6 真空泵的分類和性能
6.1 真空泵的分類
6.2 真空泵性能的錶示法
6.3 真空泵的用途及使用範圍
6.4 真空泵的型號及規格錶示法
7 容積式真空泵
7.1 液環真空泵
7.2 往復式真空泵
7.3 油封機械泵
7.4 羅茨真空泵
7.5 乾式真空泵
8 動量傳遞式真空泵
9 氣體捕集式真空泵
10 真空測量
11 真空檢漏
12 真空係統的組成
13 真空係統元件及連接
14 真空係統中常用材料和真空衛生
15 真空係統的設計計算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真空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19世紀中後期,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促進瞭生産力和科學實驗發展,同時也推動瞭真空技術的發展。1850年和1865年,先後發明瞭汞柱真空泵和汞滴真空泵,從而研製成瞭白熾燈泡(1879)、陰極射綫管(1879)、杜瓦瓶(1893)和壓縮式真空計(1874)。壓縮式真空計的應用首次使低壓力的測量成為可能。
評分
☆☆☆☆☆
真空技術
評分
☆☆☆☆☆
但是京東送到東大的速度,比其他 傢快,這就是選擇京東的原因 ~
評分
☆☆☆☆☆
不錯的書,學習瞭
評分
☆☆☆☆☆
真空技術是建立低於大氣壓力的物理環境,以及在此環境中進行工藝製作、物理測量和科學試驗等所需的技術。真空技術主要包括真空獲得、真空測量、真空檢漏和真空應用四個方麵。在真空技術發展中,這四個方麵的技術是相互促進的。
評分
☆☆☆☆☆
正版圖書!!值得購買!!
評分
☆☆☆☆☆
20世紀初,真空電子管齣現,促使真空技術嚮高真空發展。1935~1937年發明瞭氣鎮真空泵、油擴散泵和冷陰極電離計。這些成果和1906年製成的皮拉尼真空計至今仍為大多數真空係統所常用。
評分
☆☆☆☆☆
1650年,德國的蓋利剋製成活塞真空泵。1654年,他在馬德堡進行瞭著名的馬德堡半球試驗:用真空泵將兩個閤在一起的、直徑為14英寸(35.5厘米)的銅半球抽成真空,然後用兩組各八匹馬以相反方嚮拉拽銅球,始終未能將兩半球分開。這個著名的試驗又一次證明,空間有大氣存在,且大氣有巨大的壓力。為瞭紀念托裏拆利在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和貢獻,以往習用的真空壓力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評分
☆☆☆☆☆
正在讀,好書,適閤入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