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套裝共3冊)》是“九五”哲學社會科學國傢重點研究項目,是《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嚴中平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827》(汪敬虞主編)的後續,全麵考察和探討1927-1937年,即國民黨政府成立最初10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特點。汪敬虞教授早先提齣的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是其中心綫索,嚴中平教授生前反復強調的“三新”(新觀點、新資料、新方法)是《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套裝共3冊)》力求達到的重要目標。
目錄
上冊
前言
導言 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資本主義的危機和新民主主義的萌發
一、日本侵略、世界經濟危機及其影響
(一)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國民黨政府的退讓妥協
(二)世界經濟危機及其對中國經濟的打擊
二、國內形勢與國民黨政府的經濟政策
(一)蔣介石獨裁地位的確立和對蘇區的“圍剿”與蹂躪
(二)國民黨政府的經濟政策
三、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蛻變
(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停滯衰退
(二)國民黨國傢壟斷資本的形成
四、工農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義經濟的雛形
(一)武裝起義和農村根據地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經濟雛形的建立
第一章 新式工礦業的危機及不平衡發展
第一節 棉紡織工業和其他輕工業
一、棉紡織業的發展與不發展
(一)日本資本的瘋狂擴張及其對華資的壓迫
(二)民族棉紡織業的短暫發展和嚴重危機
二、機器繅絲業和絲織業
(一)機器繅絲業的短暫維持和部分發展
(二)機器繅絲業的嚴重危機和局部恢復
(三)機器絲織業的興起和初步發展
三、機器麵粉工業和其他輕工業
(一)機器麵粉工業
(二)火柴工業
(三)捲煙工業
第二節 重工業和化學工業
一、機械工業的短暫發展和明顯萎縮
二、電力和電機工業
三、水泥工業的初步發展
四、化學工業
(一)基礎化學工業的産生和長足發展
(二)日用化學工業
第三節 礦冶業
一、國民黨政府的礦業措施和全國礦冶業的基本情況
(一)國民黨政府的礦業政策和措施
(二)礦冶業的基本情況
二、外國資本的擴張和日本對東北礦業的掠奪
(一)外國資本的繼續擴張和對礦産市場的操縱
(二)日本對東北礦産資源的掠奪
三、官辦和商辦礦冶業的消長和不平衡發展
(一)國傢資本的建立與資本結構及其變化
(二)煤礦業中的國傢資本與民營資本
第二章 農業與農村經濟
第一節 列強的農業掠奪和國民黨政府的農業政策
一、世界經濟危機與中國農業恐慌
(一)世界經濟危機與列強對華農産品傾銷
(二)國內農産品市場的全麵萎縮
二、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華北農村的殖民主義掠奪
(一)對東北農業和農村的摧殘與掠奪
(二)對華北的農業掠奪
三、國民黨政府的農業政策和地主、資産階級的鄉村改良運動
(一)土地、賦稅和農産統製政策
(二)農林建設與改良推廣措施
(三)地主、資産階級的鄉村改良運動
第二節 農村土地關係和租佃製度
一、土地買賣與地權分配
(一)1927-1937年的地價變動與土地買賣
(二)地權的集中趨勢和全國土地的階級分配
二、租佃製度與地租剝削
(一)租佃範圍和租佃習慣及其變化
(二)地租剝削及其加重
第三節 農村階級結構與農戶經濟及其變化
一、農村階級結構及其變化
二、農戶傢庭收支和經濟狀況
三、封建租稅剝削與自耕農及佃農經濟
(一)封建賦稅剝削與自耕農經濟
(二)封建地租剝削與佃農經濟
第四節 農業生産與農業經營
一、農業生産條件與農業裝備
(一)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和生産條件
(二)耕畜和農業裝備
(三)鴉片種植的擴大及其對農業資源的破壞
二、農業經營和耕作製度及其變化
(一)農業經營及其退化
(二)耕作製度及其發展演變
三、農業收成與土地産量
上冊錶格索引
中冊
第三章 手工業的興替嬗變
第一節 手工棉紡織業的興衰和結構變化
一、手工紡紗業的持續衰萎和部分存留
二、手工織布業的興衰和産銷狀況
(一)興衰並存與結構變化
(二)生産組織與生産經營
第二節 手工繅絲業、絲織業和麻紡織業
一、手工繅絲業
(一)地區分布與興衰存廢
(二)生産經營與銷售市場
二、手工絲織業
(一)利害並存的外部環境和興衰互見的發展趨勢
(二)多種多樣的經營模式和彼消此長的産品市場
三、麻織業與夏布生産
……
第四章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第五章 對外貿易、外國投資和國際收支
下冊
第六章 商業流通和輛市場
第七章 金融業的發展和變化
第八章 財政和內債
第九章 革命根據地經濟
精彩書摘
變在國內外引起瞭強烈反響,各種政治勢力都想利用它達到自己的目的:日本帝國主義想乘機挑起中國內戰,以便趁火打劫;以汪精衛、何應欽為首領的親日投降派立即通電,主張對張、楊“大加撻伐,迅予圍剿”,並企圖乘機取代蔣介石的統治地位;美國、英國以及親英、美派的宋子文、孔祥熙等則主張和平解決,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地位和美、英在華權益。中國共産黨堅決支持張、楊的愛國行動,在全麵分析瞭國內外錯綜復雜的政治局勢後,決定齣麵調停,和平解決事件,並派周恩來等赴西安協助張學良、楊虎城處理事件。由於中國共産黨的努力和全國各界人民的鬥爭,蔣介石於24日接受改組政府、停止“剿共”、聯閤紅軍抗日等條件,次日獲釋,並由張學良護送返迴南京,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這次事變成為國民黨政府由“安內攘外”、妥協投降到停止內戰、聯閤抗日的重大轉摺點。
蔣介石抵達南京後發錶聲明①,錶示“言必信,行必果”,願意實行允諾的條件。1937年2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三中全會。會前,中國共産黨緻電國民黨,提齣停止一切內戰,一緻對外;保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釋放政治犯;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代錶會議,集中全國人纔,共同救國;迅速完成對日抗戰之一切準備;改善人民生活等五項重大國策。②該次全會基本上接受瞭國共兩黨共同抗日的主張,確定瞭和平統一、修改選舉法、擴大民主、釋放政治犯等原則,終於放棄瞭“安內攘外”的政策。
前言/序言
本書是“九五”哲學社會科學國傢重點研究項目,是《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嚴中平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827》(汪敬虞主編)的後續,全麵考察和探討1927-1937年,即國民黨政府成立最初10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特點。汪敬虞教授早先提齣的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是其中心綫索,嚴中平教授生前反復強調的“三新”(新觀點、新資料、新方法)是本書力求達到的重要目標。
中國近代經濟史涉及領域廣泛,行業興替頻繁,情況復雜,舊中國政府又未能留下係統和完整的資料,統計數據尤為缺乏。掛一漏萬、畸輕畸重、以論代史、以偏代全、以偏概全、重生産關係輕生産力、重質的論述輕數量分析,等等,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常見的毛病和缺陷。有鑒於此,課題組在充分吸收現有研究成果、全力挖掘和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個案分析與綜閤考察相結閤,微觀、中觀、宏觀結閤,縱橫結閤,史論結閤,生産關係和生産力相結閤、質的論述和量的分析相結閤的“六結閤”研究方法,保證和提高瞭成果質量。
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套裝共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曆史研究的必備書籍,特彆對梳理近代經濟發展有特彆大的好處
評分
☆☆☆☆☆
曆史研究的必備書籍,特彆對梳理近代經濟發展有特彆大的好處
評分
☆☆☆☆☆
評分
☆☆☆☆☆
很好,價格比書店便宜很多,質量是一樣的。
評分
☆☆☆☆☆
4.有助於經濟史本身的進步。
評分
☆☆☆☆☆
非常好的一套書,權威的研究。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目前,經濟史和經濟學理論越來越難以交流,並且不能彼此學習藉鑒。這種交流障礙源自經濟學和經濟史的分析範式的差距較大,關注的對象也不盡相同。這是一種不樂觀的現象。方法論意義上的經濟史或許能改善與經濟學的交流,從而給經濟學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