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5
亚里士多德全集(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装帧不错,注释太少!
评分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城邦出于自然,顺乎自然,人的自然天性便是合群性,人应该生活在社群之中,参与和享受政治生活。人类群体能够独享政治生活,而区别于其他群居群体即在于人特有的语言沟通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类可以分辨出正义、善恶和美丑。人类可以通过此种能力与禀赋使得自身追求幸福与善的城邦生活,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真正价值。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政治观,在城邦形成之前,还有诸种群体组织形态。其中人类互动合作模式的雏形是家庭,然后扩大为村落,最后达致城邦。家庭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人类组织形态,在家庭中存在着几对重要的人际关系模式,分别是主奴关系、男女关系和夫妻关系。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群居组织经过发展,又联合许多家庭组成村落。村落使各家庭间互通有无,保证了基本的物质需要。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连结便出现了正式的政治组织———城邦。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的目的不在于继续增进物质生活的水平,而是在于质的层次上的提升与突破,使人们过上一种美德实践的良善生活。”只有城邦才达于完全自足的生活,因为城邦固然是基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但它的继续存在是为了更优良美好的生活。因此,城邦是以追求最高善为目的的政治组织。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概念的认识场域是城邦,他认为城邦是家庭与村落的目的。这表明了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中,“政治”只能存在于城邦之中,不可能扩大到其他我们所能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之中。
评分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论文;主要译作有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门罗·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学》等。
评分多好的一套书啊,总是凑不齐十本,只能先买有货的看了
评分 评分 评分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评分亚里士多德全集(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