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3
亚里士多德全集(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对我非常有帮助的一本书,值得购买~推荐哦~
评分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分层比较复杂,看起来似乎混乱不堪。然而,他对善的分层不仅是清晰的,而且意义重大,但被后人所忽视。一般认为,善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伦理学被亚里士多德划人实践知识,善就成了实践智慧的对象;但是他把哲学看成是高于实践知识的理论知识,而哲学思辨的对象又是“最高的善”。这样,“善”既是理论知识中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实践知识中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似乎使我们无法确定“善”是理论智慧的对象还是实践智慧的对象。实际上,这是我们不了解亚里士多德“善”的层次理论所造成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层次划分理论是从两个视角进行的:一个是从理性和非理性的角度,另一个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评分装订好,有书签,质量没得说,内容丰富,物流快,好评。
评分在书中,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把教育视为奴隶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要求由国家创办并管理学校教育。他还把心理学引进教育学的讨论中。他首次提出的教育须依靠并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潜在能力的思想,开启了后代资产阶级"遵循自然"教育思想之先河。他最早依据儿童发展顺序作了划分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他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身心具有作人的某种特性。因而只有遵循这种特性,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期间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从7岁到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他把课程分为有用和文雅两类的"文雅教育"思想支配欧美中等和高等教育达两千年之久。
评分徐茵得拖牢笼以后,她和哥哥自然不敢再在天山派继续待下去了,深夜逃走。
评分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他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
评分享受惯了同辈仰视地目光,姜堰在人前表现得自信而骄傲,可自己的事自己清楚,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时,他心中却充满了惶恐。万一凝丹失败了。头顶上的光环褪去,那时候同伴们将怎样看自己,幸灾乐祸,嘲讽……
评分 评分亚里士多德全集(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