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冰鉴(图文珍藏版)中央编译出版社国学经典 文学书籍曾国潘经典常谈历代经典宝库国学普及读物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冰鉴(图文珍藏版)
开本:16开
作者:无名氏
定价:39.80
ISBN号:9787511701763
出版时间:2012-07-0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
序(1) 篇神骨
第二篇刚柔
第三篇容貌
第四篇情态
第五篇须眉
第六篇声音
第七篇气色
附录一曾国藩论勉强成才
附录二曾国藩论培养人才 篇神骨 讲神骨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
文人先观神骨
【原典】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①存。”神②之谓也。“山骞③不崩,惟石为镇④。”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⑤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⑥,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
【注释】
①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②神:与“精神”一词不完全相同,除了有精力旺盛的意思之外,更多的还包括一个人经由学识、阅历、意志等而形成的智慧性光芒,是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显现,主要从眼神中流露出来。
③骞(qiān):拔去,引申为损、亏,这里可理解为土石脱落。
④镇:用力压以维持稳定,这里指依靠岩石支撑而保持稳固。
⑤具乎:集中于,体现于。
⑥形骸:身形体态。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俗话说,“稻谷蜕皮变成糠,留下来的是精华”,这是在说“神”。俗话又说,“泥土流失山不倒,依靠岩石为支撑”,这是在说“骨”。一身精神都在眼睛里,一身骨相都在头面上。农、工、商、兵既要考察精神,也要考察形貌,文人则主要考察“神”“骨”。开门见山,此为要诀。
【点评】
本章开门见山,就说“文人先观神骨”,似乎表明了作者的某种倾向——把文人作为《冰鉴》的主要对象。
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四等人物,士列,士即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也表明,读书人地位高,代表一种身份。尤其清朝以来,科举考试是汉人谋求富贵荣华的主要途径,因而读书人越发受到尊敬。再者,穷人家的孩子很难读得起书,女孩子又不让读,读书人就更少了,当然容易受到尊重。读书人凭借他们对经、史、子、集的深入了解,从而掌握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资源。这种资源既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工具,可以帮助君王治理国家,也可以帮助人民造反打天下。这就是古代文人——“士”这个特殊阶级的生存背景。
曾国藩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快满三十六周岁(一般说三十七岁)时成为从二品高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从二品)。他以文人、文臣、文官的身份带兵打仗,书生特征显著,终其一生,手不释卷,还有典型的儒缓毛病,做什么都慢吞吞的,说自己生性鲁钝,别人顷刻间办好的事,他“沉吟数时不能了”,连好朋友都嘲笑他“儒缓不及事”。受他的书生气质影响,以他为旗帜的湘军、淮军及洋务集团,其重要成员三分之二都是书生。有学者曾列出一个曾国藩集团主要成员名单,总共240人,其中159人是书生,比例为66?25%见朱东安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附录一》。。正是这个以书生为骨干的政治、军事集团,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了。
如此一来,有人说《冰鉴》是曾国藩写的,也就有相当的理由。《冰鉴》以文人为研究重点,曾国藩以文人带兵,又多以书生为骨干投身到湘军中来的湖南书生,从一开始便表现出了心狠手辣、舍命敢拼的亡命特质,这坚定了曾国藩以书生为军事骨干的信心,也是他的人才观的具体表现——他坚持德重于才,直到晚年才有所改变。,还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些都可与“文人先观神骨”联系起来。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十六个字可谓《冰鉴》一书的精华。参透十六字,就可以说掌握了《冰鉴》的精髓。
读书到相当程度,头面上的气质与其他人有不同,仿佛若有光,这是神的一种表现。在经纶事务中成长,历经风雨变幻的考验,气质神态又有不同,这也是神的一种表现。神藏于形之内,形也就是容貌,尤其是眼睛。神与眼睛的关系就像光与太阳。神通过眼睛外现出来,犹如光出自太阳,神藏于目之中,犹如光存于太阳内。
书读进去了,是一种气功态。换句话说,读书人长期在练气功,气质与常人也有不同。但他们当中有心怀邪念的小人,也有落井下石、拐骗别人妻女财物的不义之徒,在文儒雅士、谦谦君子的面纱掩盖下,该如何识别呢?
主要察神。心有所动,眼神会流露变化。不论神光内敛、锋芒外显,神所传递的心性正邪、智慧贤愚,都是掩盖不了的,一如云层中的阳光,区别只在于会不会鉴识。
这就是《冰鉴》讲的“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门一打开,山的幽深伏藏、奇伟雄姿自然一目了然。察神,犹如推开大门,门一开,就能看到这个人的心性、才干。
要分辨一个人的能力和前程,外貌形相是靠不住的,比如王安石和文天祥。文天祥是一个很俊美的人,身材魁梧,厚背圆腰,秀目长眉,虽为状元书生,但不失英雄气概。王安石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衣服一月不洗,身上还有虱子,眼睛里白多黑少,至少算不上英俊。但他们同样流芳百世。
因此,从外表看人,主要察神。
神有余的表现是,目光清莹流转,神不斜视,眉毛清秀尾长,容色澄澈如冰泉,清泓如秋水。极目远眺时,如秋日长空里太阳照霜天,收目近观时,如春回大地和风拂过鲜花。处理事务时,果断刚毅,镇定沉稳,临危不乱,如猛虎踏步深山。与众人相处时,和和融融,却又不为众人所淹没,像凤凰飞翔在雪原。坐,稳如磐石;卧,静如栖凤;行,洋洋洒洒,平缓如江水徐流;立,敦敦昂昂,气势如孤峰树于平原。沉默静养,气定神闲,言不妄发,性不妄躁,喜怒不动心,荣辱不变节。世事纠纷错于眼前,利色诱惑纷纭身畔,而守贞如玉,心静如水。这样的人动如脱兔,静若处子,不为外物所动,既能得众人喜爱,又有做大事的才力风范,自然前程远大。
神不足的表现是,似醉非醉,头脑昏浊不清。不愁似愁,经常忧心戚苦。似睡非睡,一睡便又惊醒。不哭似哭,经常哭丧着一张脸。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惊似惊,不疑似疑,不畏似畏。神色昏乱不定,容仪浊杂不清,神情就像出现重大失误,凄惨悲厉而又痛苦不堪,甚至带着恐惧。言语瑟缩寒滞,闪烁隐藏不定,卑躬自怜,有如女子遭人凌辱。面色初时花艳,继而暗淡无光,语言初时压捷,继而吞吐木讷。这种人做事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事功前程自然可以想见。
熟知了神有余与神不足的区别,就容易判断一个人的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思考力。前面所列举的各种表现犹如病症,由症状来判断病情,再佐以验血、拍片等手段,病情就十拿九稳。以神察人,也大抵如此。
察神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除了观察眼光清莹与昏浊外,还要结合举止、言语,才不会有偏差。
曾国藩只见了江忠源一面,就说“京城没有这样的人才”,又说江忠源“当悲壮节烈而死”。他凭什么这么说,根据在哪里,结果又准不准呢?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举人出身,比曾国藩小一岁,是湘军中早办团练的人,也是湘军五大系统的创始人之一(其余四系的创建人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他一直在家乡读书,早就察觉到当地会众的秘密活动,对他们有所警觉,所以当雷再浩率众起事时,他带着乡团,一役即将其镇压。
《冰鉴 图文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完整地介绍了曾国藩相人术的实质和方法。作者认为,曾国藩没有写过《冰鉴》,后世之所以传说他是《冰鉴》的作者,跟蒋介石身边的人大有关系。于是曾国藩相人、识别人才的方法反而逐渐被世人遗忘了。本书从大量文献中收集整理出曾国藩有关相人术的记录,加以详细剖析解说,以期还原曾国藩相人术的本来面目——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这与封建迷信的相人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常峰瑞,本名常征,重庆梁平人。二十余岁,用两个月时间,独自骑车到北京,千里走单骑,行程两千四百公里。三十余岁,用六个月时间,独自开车走全国,万里看山河,行程五万二千公里。去过曾国藩家乡四次。
已经出版的图书有:
《冰鉴》,1998年3月青海人民出版社
《领导者必备:曾国藩识才秘诀全书》,1999年2月中国物资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全编》, 2000年10月中国华侨出版社
《曾国藩成就大事十三套学问》(全十六册),2001年2月中国华侨出版社
《冰鉴全录》(上下),2003年10月中国长安出版社初版,2011年1月中国商业出版社再版
《激情创业:如何从一无所有到白手创业》,2005年10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曾国藩成就大事十八讲》,2007年10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精选》,2008年6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冰鉴正解》,2008年7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大秦帝国开国谋略详解》,2010年1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曾国藩相人术》,2012年7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蛮好的
评分ok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ok
评分ok
评分蛮好的
评分ok
评分好
评分好
冰鉴(图文珍藏版)中央编译出版社国学经典 文学书籍曾国潘经典常谈历代经典宝库国学普及读物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