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先生的主要著作之一,有启发性
评分北大洪子诚先生的书,看一看,了解那一段历史。
评分价廉物美,打折时尤其合算。
评分《1956:百花时代》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一称谓,我们可以将所要评述的这个历史时间,称之为“百花时代”。
评分我买这书是想了解一下那个年代文学界都有些什么人什么想法,里面介绍得还是挺多的。确实是个无奈的年代,很多细节看着很有意思,但也很唏嘘。
评分我买这书是想了解一下那个年代文学界都有些什么人什么想法,里面介绍得还是挺多的。确实是个无奈的年代,很多细节看着很有意思,但也很唏嘘。
评分二、本書的評述,限定于“文學”的範圍內。文學變革是“百花時代”的構成內容之一,也可以說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又可以肯定地說,並不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對於其他領域,本書作者沒有能力加以討論,而且也不是這本書的任務。在文學的範圍內,希望能接觸到其間發生的重要文學事件,包括某些重要的理論主張的提出,創作上出現的變化,文學刊物和出版的狀況,文學格局中各種力量的衝突和重新組合的情形,等等。評述的角度,採取以歸納的問題作為基點的辦法。這肯定有許多重要的遺漏,特別是這個時期某些重要作家的較為完整的狀況。另外,在地域上以北京作為中心。因為從50年代起,文學隨著政治,中心已轉到北京;其他地區發生的事情,常常不過是對北京的呼應或餘波。當然,像上海、四川等地這期間的情勢,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這是本書留下的另一缺陷。
评分唯一一本用客观直面的方式写就的关于反右前后的文学界状况的好书。
评分三、從年度上說,1956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的年份,也是文學發生變革的起點。但是,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甚至1958年春天。1956年理論、創作和文學權力內部的衝突,在第二年得到展開,並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因此,嚴格地將評述的主要內容限定在1956這一年內,是不可能的,在具體操作上,也有很大困難。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事實中所要追尋的“意義”,也可能就隱藏在這一“過程”之中。也就是說,關注1956年,不僅要瞭解提出了什麼問題,出現了什麼樣的體現“新質”的作品,而且更要注意在這不長的時間裡的波動、曲折、沉浮、興衰,造成這種劇烈變動的緣由,以及由此激起的心理波動。這是本書為什麼將年份加以擴展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