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在机械原理课程传统的板书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多媒体教学特点,注重教科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机地协调配合,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书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一些由浅入深的典型例题和较详细的解题步骤,并在各章首末辅以内容提示和学习要点,以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执教和学生自学提供方便。在机械原理传统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了机构变异创新、组合仓4新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创新、机构选型、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
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摩擦及机械的效率,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书中注有*者为选学内容。
《机械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本课程的性质与学习方法
第四节 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简述
本章学习要点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
第二节 机构运动简图
第三节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四节 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本章学习要点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一节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相对运动图解法
第四节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本章学习要点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摩擦及机械的效率
第一节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第三节 运动副中的摩擦分析
第四节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图解法
第五节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解析法
第六节 机械的效率
第七节 机械的自锁
本章学习要点
第五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第三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第五节 多杆机构简介
本章学习要点
第六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和应用
第二节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第三节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第四节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学习要点
第七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齿轮机构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 齿轮的齿廓曲线
第三节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
第四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第五节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第六节 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原理
第七节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和渐开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第八节 变位齿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第九节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十节 蜗杆蜗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十一节 锥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本章学习要点
第八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第一节 齿轮系及其分类
第二节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第三节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第四节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第五节 轮系的功用
第六节 行星轮系的效率
第七节 行星轮系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八节 其他形式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本章学习要点
第九章 其他常用机构
第一节 棘轮机构
第二节 槽轮机构
第三节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第四节 不完全齿轮机构
第五节 螺旋机构
第六节 万向联轴器
第七节 组合机构
本章学习要点
第十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第一节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与机械的运转
第二节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第三节 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规律
第四节 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调节
本章学习要点
第十一章 机械的平衡
第一节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第二节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第三节 挠性转子动平衡简述
第四节 平面机构的平衡
本章学习要点
第十二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第一节 机械系统和基本机构
第二节 机构的变异创新
第三节 机构的组合创新
第四节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本章学习要点
附录
附录A Ⅱ级机构运动分析子程序
附录B 渐开线函数表(inv“K=tanaK-dK)节录
参考文献
读者信息反馈表
精彩书摘
许多成熟、大型的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程序被普遍用于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综合、连杆曲线的绘制。函数逼近法、优化设计方法及CAD的迅速发展和推广,使得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异常迅速。
凸轮机构应用于高速机械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为此,机构学学者对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与探讨,凸轮系统质量分布、弹性变形、间隙、阻尼以及外界干扰频率、不平衡力的影响,以及表面润滑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凸轮一从动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方法、系统动力响应的分析、机构参数的选择与优化设计、凸轮廓线的动力学综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使凸轮机构的动力性能更加切合于高速、高精度机构的工程实际需要。
高速、重载大功率机械的齿轮传动机构,要求具有磨损轻、噪声小、效率高、寿命长等特性。因此,研究形成共轭齿廓曲面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啮合特性,探寻新型啮合传动齿廓曲面,仍然是机构学学者感兴趣的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齿轮传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齿轮系统的静态分析和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设备对齿轮传动所提出的高要求。因此,齿轮机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齿轮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机械正朝高速、重载、轻型、精密的方向发展。对机械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按动力性能要求进行机构的分析与综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转子动力学中,对转子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临界转速的精确计算及挠性转子的动平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对于机构动力学的研究,已经由刚性构件组成的机构扩展到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运动副间隙、含变质量、变尺度构件的机构弹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其中,平面机构惯性力(矩)平衡问题、机构的运动弹性动力学、机械动力学测量技术等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方面正在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技术成就。
计算机技术及其计算理论为机构综合及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手段。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在数秒钟之内对复杂机构作出详尽的分析。通过简单的人机对话,或由计算机自动调整参数,即能寻找出符合设计师意愿的机构。可见,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之,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内涵非常丰富。在机械原理的各个领域,每年都有大量内容新颖的文献涌现。但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原理将只研究有关机械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前言/序言
本书是依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而编写的。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为实现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这一宗旨,本书在内容的取舍及阐述方面,着重于讲述有关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论述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图形简捷、形象、直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编者特别注意在机械原理课程传统板书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多媒体教学特点,注重教科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机地协调配合,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书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一些由浅入深的典型例题和较详细的解题步骤,并在各章首末辅以内容提示和学习要点,以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执教和学生自学提供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机构分析与设计方面加强了解析法的阐述,保留了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且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图解法。为加强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以及机构的选型、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适当增加了有关机构变异创新、组合创新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
本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河南科技大学王军等编写的《机械原理作业集》配套使用。该作业集采用活页形式,方便学生做,利于教师改,并使作业规范化。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河南科技大学杨巍(第一、十、十二章)、刘红俊(第二、四章)、何晓玲(第三、五章、附录A)、田同海(第六、八章)、王军(第七章、附录B)和陈科家(第九、十一章)。本书由杨巍、何晓玲担任主编,王军、田同海担任副主编。
本书承吴鑫教授精心审阅,他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编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漏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不吝指正。
机械原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不错,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评分
☆☆☆☆☆
评分
☆☆☆☆☆
~~
评分
☆☆☆☆☆
不错,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评分
☆☆☆☆☆
书不错,挺好的。给媳妇代买
评分
☆☆☆☆☆
~~
评分
☆☆☆☆☆
哈哈
评分
☆☆☆☆☆
书不错,挺好的。给媳妇代买
评分
☆☆☆☆☆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