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藏密养生术》中10组运动,35个动作、分为“站着做的动作”和“坐着做的动作”两部分,配合3阶段的呼吸,活化人的身体。
21个结合冥想,步伐与吐纳的动作,让身体。心灵、蚪呼吸和想象力同时作用,形成呼吸与心灵的“合之道”。
有助于释放脑内啡,调节人的身心。
作用到练习者的意识深处,全面改善其身体、心灵、情绪和意志。
使练习者身体更强壮,更有弹性,心身两方面部更敏捷,专注力和耐性得到改善。
触动练习者的体能和心灵,使没恒心的人也能坚持下去。
改善睡眠,提离记忆力。
有助于治疗老年病症,如风湿性关节炎之类。
内容简介
《藏密养生术》中有源自西藏密宗大师的古老养生功法:藏密养生术,由神奇的藏密修持法和藏密气功发展而来,是种天然纯净的自我健身养生功法,其卓著的功效能全面改善练习者的身体、心灵、情绪和意志力,使练习者获得由内而外的身心调整与提高。
活化身心、调节内外,轻松的身心健康之旅!
目录
第1章 神秘的西藏养生文化
一、神奇美丽的雪域高原——西藏
二、藏医与养生
三、《四部医典》的健康理念
四、藏传密宗健身气功
五、戒律与修行的养生作用
第2章 藏密气功与养生
一、气、脉、明点
二、 三密相应与修炼养生
三、七支坐法与修炼养生
第3章 从藏密气功到藏密养生术
一、拙火定功法
二、六事体功法
三、从藏密修持法发展而来的藏密养生术——阿赖耶识
四、修习养生术的饮食秘诀
五、藏密养生术的神奇功效
第4章 活化身心的艺术
——阿赖耶识养生术(初阶部分)
第一部分站着做的运动
第二部分坐着做的运动
第5章 活化身心的艺术
——阿赖耶识养生术(进阶部分)
精彩书摘
一、拙火定功法
1.什么是拙火定
藏密所说的“拙火”,意为突然爆发的猛烈之火,是指修行者通过修炼。而在肚脐下部位产生出的一种热能。拙火定,是指通过各种修炼方法来引发体内的拙火,使自己入定的一种修炼方法。它是西藏密宗的一种重要的修持方法。
(1)引发拙火的方.去。一般来说,修行者可通辽修宝瓶气、金刚诵、观明点、观火焰等方法来引发拙火。《大乘要道密集?拙火定》还介绍了“风息归真法”和“风息归心法”等修习拙火定的方法。具体来说,风息归真法又可包括以下五种:观三脉短“阿”字、观三脉进细火星、观三脉乱进火星、观三脉进射粗火焰、观三脉进碎火焰。风息归心法则包括以下几种:观穿透明点。观将欲滴明点,观明点降火焰,观注如蛛丝之菩提心,观焰流注,反观自心,观眉间、梵穴、杵间明点,静坐息虑妄念等。
(2)拙火定的修炼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①观想拙火充满全身。修行者将体内的拙火引发出来,使之燃起后,首先应观想自己的脐轮中充满了拙火,再观想拙火逐渐上升.充满于心轮、喉轮、眉闾轮以及顶轮之中,并逐渐扩散.充满了自己的手脚四肢,直到最后甚至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中都充满了拙火。
②观想拙火照耀全身及宇宙。拙火充满全身及宇宙后,修行者应当观想拙火的光辉从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中向外放射,如同电光一样照耀着自己的全身各处,并将身体中脉、气、明点内存在的污垢、秽物等洗涤干净;并且,拙火的光辉还向外照耀着整个宇宙,使世间一切众生都感到快乐无比。最后,再逐渐将拙火收回自己的脐下。
(3)拙火定的作用。拙火定具有御严寒、轻身体、生力气、乌白发、悦颜面、乐身心、增智慧等作用。具体来说,修行拙火定入门后,就会感到全身逐步发热,体内会产生一种灵热,并有一般非常舒适的暖流灌注流淌于全身各处。等修炼到一定程度后,修行者即使只身穿一件单衣,或是赤身露体,也能抵御冰雪严寒,甚至还能使四周的冰雪融化;同时,拙火定修炼到一定程度后。还能使修行者身体变轻、力气变大、头发变黑、面目如儿童一般有光泽。如果再进一步修炼宝瓶气来鼓动体内的拙火,使之沿着中脉向上升起,并将顶轮的白菩提熔化;之后,再逐渐沿着顶轮、喉轮、心轮下降,一直降到脐轮。在拙火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能产生逆顺“四喜”,使身心都感到非常安乐。最后,当修炼到极高的阶段后,还能“俱生喜”、“俱生智”.使“心光明”显露出来,并且获得了“心光明”的智慧;同时,还能修得“火光三昧”。
2.先修金刚数息去
一般来说,在正式修拙火定之前应先修金刚数息法和宝瓶气,作为基本功和阶梯。
金刚数息法,又叫“风瑜伽”,是指修行者通过数息、随息等方法,来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入定。本法在性质上属于柔气修法,通常是修行者在刚开始修习气脉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藏窑的一种基础修炼养生方法。
(1)修炼之前应先调身。修习之前,修行者应先进行调身。调身时应注意保持脊骨的自然挺直,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静坐的时间、环境等不同的情况,采取跏跌坐、法身坐、报身坐、化身坐等不同的坐式来调身,使身心安静。一般而言,密宗最常使用的坐式是七支坐法(即勋口趺坐)。
(2)修炼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①数息。是指将全部的,心神集中在呼吸上,并以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轻微念诵声,数自己的。乎吸次数。通常可每天打坐4次,第一次数21次呼吸,第二次数30一40次,第三次可略多于第二次,第四次再适当增多,以后逐渐增多次数。数息时应当清晰有序,全部数完后能丝毫不乱。如票中闾数错了,则应从头重数。若数息过程中感到疲惫,可暂时中止,稍作休息后再接着数。(图3-1)
②随息。是指数息不乱之后,观想呼吸之气出自空中何处,入于体内何处。具体来说,吸气时,应观想空中;争洁晶亮的气息从面前1—2米处,经由鼻、口,沿着喉、心、脐等处下降到下丹田会阴部位,之后逐渐遍布全身各处;呼气时,应观想体内混浊不净之气从脐部上升到鼻处,从鼻孔排出到面前0.5米处。同时观充星两眉间、鼻端或脐内有一豌豆大小的篮灰色气点,能随气缓缓呼出和吸入。反复修习后,修行者就会感到全身十分清爽、安乐。
③止息。是指观想呼吸之气停住于身体何处。具体来说,应观想气住于脐间,并遍布全身。多次修习后。就能感到自己的心与气合而住。
④观息。是指观想遍布全身的呼吸之气具有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并且各种颜色分明。互不杂乱。藏密认为,气息分地、水、火、风、空五种,修行者将观息修到一定程度后.就能看到五气的颜色和远近。具体来说,地气为黄色,离修行者的鼻端约20厘米远;从地气向外,依次为白色的水气、红色的火气、绿色的风气;空气为蓝色,距离最远,约在鼻端外30厘米处。修行者通过观息,能知道。乎吸出入量的增减情况。
⑤还息。是指观焘星呼吸之气逐渐变成藏文中的“嗡、阿、畔”三字真言,并且,这三个藏文真言直立在空中,笔画细致且明亮发光。具体来说,每次向外呼气时,应观想白色的“嗡”字。它是佛身的代表;每次吸气时,应观想蓝色的“o牛”字,它是佛意的代表;每次气住止息时.观焘星红色的“阿”字,它是佛口的代表。还息能使全身的脉结之气通畅,促使它们逐渐进入中脉内,并能变业气为智气。
⑥净息。是指呼吸逐渐细微深长,逐渐停灭,同时心念空寂。一般来说,修习金刚数息法.能解支脉,开中脉,使修行者体内的业气完全消除,使智气和自性清净得以显现。
3.再修宝瓶气
宝瓶气,是指通过调整五气,使之进入中脉内。从而调整全身的气息和血脉的一种修炼方法。宝瓶气是藏密的一种重要修持方法,其性质属于刚气修法,但却刚中有柔、刚柔并济,适合修炼金刚数息法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修习。
(1)修炼前的准备。应将领口、袖口、腰带等束缚身体的衣物松开,并摘去帽子。在姿势上,站、坐、卧皆可。但采取坐姿时,应将两手掌心向上,握拳放于两胯上。然后入静,使自己四大皆空:同时,以左鼻孔为主(如果右鼻孔吸气过多。则可采用左侧卧的姿势来进行修炼)(图3-2),用鼻部调息,使呼吸维持缓、细、长的特点。
前言/序言
独特而神奇的藏密养生术
神秘瑰丽的西藏不仅以其天造地设的雪域高原神奇风光闻名于世,更因其悠远瑰丽的传统文化而令人神往。
西藏是当今世界对佛教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而佛教文化_向注重身心修养,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西藏文化,尤其是藏密养生文化,则是堪与儒、道两家养生文化相媲美的_朵奇葩。值得今时今日注重天然与健康的我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一般认为高海拔的地方不适台养生.但也许正因如此,藏人对于健康养生的研究,其重视程度耍更超过其他民族(西藏也因此有着极为发达的养生文化和世界上最为高寿的人群一平
《藏密养生术》是一本探讨源自雪域高原的独特身心健康智慧的著作。它不仅是对一种古老养生体系的介绍,更是对一种将物质养生与精神修行深度融合的生活哲学的呈现。本书旨在引导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领略藏传佛教文化中蕴含的深邃养生之道,并学会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这些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养生方法。 一、 雪域高原的生命智慧:藏密养生术的起源与精髓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藏密养生术的起源。这是一种在平均海拔极高、气候严酷的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独特养生体系。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与自然和谐共处、调养身心的独特方法。这种方法深受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将人的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灵的同步和谐。 藏密养生术的精髓在于其“整体观”。它不将身体视为独立的机器,也不将心灵视为抽象的概念,而是将它们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观点贯穿于养生术的各个方面,从饮食起居到体式运动,再到精神修持,无不体现着对生命全方位的关照。 二、 调和五行,通达经络:藏密养生术的理论基础 藏密养生术建立在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之上,其中,“五行”理论是理解其核心的关键。不同于中原的五行学说,藏医学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更多地与身体的五脏六腑、情绪以及自然界的相应元素相对应,并认为这五种元素在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书将详细阐述藏医学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例如,木行与肝脏相关,火行与心脏相关,土行与脾胃相关,金行与肺脏相关,水行与肾脏相关。当这五行失衡时,就会导致身体的各种不适和疾病。 在此基础上,藏密养生术还将重点关注“经络”的畅通。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连接脏腑、肢体、五官的桥梁。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状况。本书将介绍藏医学中对经络的独特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和谐运行。 三、 五业六味,四季养生:饮食与起居的智慧 在藏密养生术中,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将深入剖析“五业”和“六味”的养生原则。“五业”通常指的是饮食的种类、数量、时间、烹调方式以及进食的态度。藏医学认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业”,即对人体的影响。合理搭配食物,才能达到滋养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六味”则包括甘、酸、咸、辣、苦、涩。每种味道都对应着身体的不同脏腑和功能。例如,甘味滋补脾胃,酸味收敛肝气,咸味滋润肾水。本书将详细讲解六味的药理特性,以及如何在日常饮食中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和搭配,达到“食疗”的效果。 此外,藏密养生术还强调“四季养生”。不同的季节,人体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需求。本书将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分别介绍相应的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帮助读者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健康。例如,春季应养肝,夏季应清心,秋季应润肺,冬季应固肾。 四、 身心合一的锻炼法:动禅与观想的实践 除了饮食和起居的调养,藏密养生术还包含了一系列独特的身体锻炼和精神修持方法。本书将重点介绍“动禅”的概念。动禅并非单纯的肢体运动,而是将身、心、呼吸融为一体的动态修行。它强调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觉知,专注于当下,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书中将详细介绍一些经典的藏密动禅功法,这些功法往往动作舒缓、流畅,并结合了特定的呼吸技巧和意念引导。它们不仅能够强健筋骨,疏通经络,还能有效缓解压力,平复情绪,提升专注力。 同时,本书还将探讨“观想”在藏密养生术中的重要作用。观想,即通过在心中构建特定的图像、场景或意念,来影响身体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藏密观想多与佛教的曼陀罗、本尊形象或特定的能量流动相关。通过有效的观想练习,可以帮助人们调动内在的生命能量,净化心灵,促进身心的整体健康。 五、 精神修持的深化:慈悲喜舍与烦恼解脱 藏密养生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健康,更将精神层面的成长视为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将深入探讨佛教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养生中的应用。 “慈”即爱念众生,“悲”即拔苦与乐,“喜”即随喜功德,“舍”即平等无嗔。培养这四种积极的情感,能够帮助人们超越小我,培养宽广的胸怀,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本书还将阐述如何通过佛教的智慧来“解脱烦恼”。烦恼是导致身心疾病的重要根源。通过对无常、无我的深刻理解,以及正念的训练,人们可以逐渐摆脱贪嗔痴等烦恼的束缚,实现内心的自由与安宁。这种精神的净化,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六、 现代生活的实践指南 《藏密养生术》并非仅仅是对古代智慧的介绍,更是一本面向现代人的实践指南。本书将帮助读者将这些古老而精深的养生方法,巧妙地融入到忙碌的现代生活中。 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饮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排简便易行的动禅练习? 如何在工作之余进行有效的观想练习来缓解压力? 如何培养慈悲心,提升情绪的稳定性? 如何运用佛教的智慧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书将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指导,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藏密养生术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总结 《藏密养生术》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养生巨著。它将带领您走进神秘而古老的雪域高原,探寻那源远流长的生命智慧。通过对五行、经络、饮食、起居、动禅、观想以及精神修持的全面解读,本书将帮助您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通往内在平和与外在健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