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主体的迁变:从德国传教士到留德学人群》延续解构“西学东渐”的思路,强调传播主体在一国学术,文化场域的重大势位差别,以德田资源为中心,突出强调三个特殊视角:一是对国别资源功用区分的重视,二是对传播主体迁变的突出,三是对学术/教育制度生成的探讨。
研究思路是: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突出比较型、群体性研究;往往通过两个个案的比较研究,或是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个案为主体的群体性研究,同时呈现其活动场域的丰富场景,尽可能回到现场。
在空间维度上,选择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德文学科做研究场域;在时间维度上,既注意打点深入的可能,也考虑到历史屏幕的跨度性,尽可能从多场景、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历史的复杂图画。压在背后的,既有对个案人物的“同情之理解”、“温情之敬意”。也不乏“审视之目光”、“拷问之思量”。
作者简介
叶隽,男,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另一种西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等;编撰有《蔡元培:大学的意义》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法意哲学家圆桌》、《创新性思维》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文学史、中欧文化交流史、学术史、思想史等,发表论又多篇;同时保持对社会文化的适当关汪,发表随笔多篇。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德国意义
二、世界精神、资本时代与现代中国学术规制的生成
三、从传教士到留学生:中介者、边缘人抑或创造家?
四、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第二章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
一、西学东渐视野中的德国基督教会与传教士
二、“自西徂东”之后的“基督福音”——花之安的传教思路与中国意义
三、“中国心灵”的浮出水面:卫礼贤的“专业汉学”之路
四、近代中国期待视野里的“德国传教士意义”
第三章 帝国的消解与现代的兴起——以安治泰与卫礼贤的比较为中心
一、“世界政策”背景下的德帝国与传教会
二、圣言会的德国背景及安治泰的民族本位
三、同善会的民族色彩与卫礼贤的文化立场
四、帝国消解之成立与现代兴起之可能
第四章 平生风义师友间——以卫礼贤与蔡元培、杨丙辰的北大交谊为中心
一、北大改革背景下的德国文学系创办:卫礼贤与杨丙辰的师生同事之谊
二、中德学术因缘的另段佳话:卫礼贤与蔡元培的“惺惺相惜”及其文化史意义
三、北大一年:卫礼贤在中国学术场域的定位及其认知
第五章 科学原则的确立——以蔡元培、傅斯年等的中研院活动为中心
一、从北大校长到中研院长:蔡元培对现代学术机构建制之认知
二、社会历史潮流中的学术命脉:傅斯年对史语所学术旨趣阐发的德国背景
三、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留德一代:科学原则与学术精神之确立
第六章 学科建设的推进——以德语文学学科杨丙辰、冯至等的师生关系为例
一、先生一代的起点意义:以杨丙辰的学术认知为中心
二、留德背景、南北大学与学术承传:世纪年代作为创业者的学生一代
三、世纪年代的社科院外文所与学科建设:以作为学科领袖的冯至为例
第七章 结语
一、学科规制生成的核心内容
二、“留德学术群”研究的意义——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枢纽地位及其缺失
三、“学术互动史”命题的提出——以德国学术之世界影响为例
主要参考文献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
人名及关键词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一、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德国意义
理解德国的意义,必须放置在现代世界形成的整体框架中,才更易看得清楚。在我看来,虽然可将现代性的开端追溯到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但真正之潮流涌动、山雨欲来,仍当属18、19世纪之交。其标志有三:一日传统秩序的终结,以美国独立与法国革命为标志;二日科学话语的确立,以柏林大学的建立与费希特的《知识学》为标志;三日思考方式的呈现,以歌德的《麦斯特》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标志。将六项标志性事件中的四项归于德意志,有人或许会问是否过于偏颇?这其中可以质问的地方诸多,譬如说,怎么可以将英国遗漏?其理由在于,虽然“大不列颠既不缺乏科学伟人,也不缺乏大型机构”,但在19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时段内,英国科学仍是处于衰落过程之中。以产业革命为开端、同时执有资本主义时代领袖地位的英伦,其意义要放在19世纪进程里,通过维多利亚时代的物质极大灿烂而显示出来,但在现代学术的建立过程中,它并非领先者。当然,我们会注意到那位日耳曼血统出身、日后转到英伦的思想史家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1899—1992),他对英、德两国的思想史意义做出了特别的强调:
两百多年以来,英国的思想始终是向东传播的。曾在英国实现的自由法则似乎注定要传播全世界。至1870年左右,这些思想的流行或许已扩展到其最东端。从那时起,它开始退却,一套不同的,并不是真正新的而是很旧的思想,开始从东方西进。英国丧失了它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思想领导权,而成为思想的输入国。此后60年中德国成为一个中心,从那里,注定要支配20世纪的那些思想向东和向西传播。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李斯特还是施莫勒,桑巴特还是曼海姆,无论是比较激进形式的社会主义还是不那么激进的“组织”或“计划”,德国的思想到处畅通,德国的制度也到处被模仿。
前言/序言
一、中、德两闷在东、西方(亚欧)文化格局里的地位
华夏传统,源远流长,浩荡奔涌于历史海洋;德国文化,异军突起,慨然跃升于思想殿堂。作为西方文化、亦是欧陆南北对峙格局之重要代表的德国,其日耳曼统绪与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文化颇多血脉关联,而与华夏文明恰成一种“异体”态势,这可谓是“相反相成”之趣味。
作为欧陆南方拉丁文化代表之法国,恰与中国同类,故陈寅恪先生谓:“以法人与吾国人习性为最相近。其政治风俗之陈迹,亦多与我同者。”诚哉是言,在西方各民族文化中,法国人的传统、风俗与习惯确实与中国人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当然也不排除文化间交流的相互契合:诸如科举制的吸纳、启蒙时代诸子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接受等皆是。如此立论,并非敢淡漠东西文化的基本差别,这毕竟仍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分野;可无论是“异于中国”,还是“趋于中国”,均见钱钟书先生“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之言不虚。
null
主体的迁变:从德国传教士到留德学人群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