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谢桃坊)
卷上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玉女摇仙佩(飞琼伴侣)
雪梅香(景萧索)
尾犯(夜雨滴空阶)
早梅芳(海霞红)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又(煦色韶光明媚)
又(满搦宫腰纤细)
甘草子(秋暮)
又(秋尽)
送征衣(过韶阳)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又(秀香家住桃花径)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倾杯乐(禁漏花深)
笛家弄(花发西园)
倾杯乐(皓月初圆)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曲玉管(陇酋云飞)
满朝欢(花隔铜壶)
梦还京(夜来匆匆饮散)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又(追悔当初孤深愿)
鹤冲天(闲窗漏永)
受恩深(雅致装庭宇)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又(玉城金阶舞舜干)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两同心(嫩脸修蛾)
又(伫立东风)
女冠子(断云残雨)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又(凤楼郁郁成嘉瑞)
又(皇都今夕知何夕)
又(星闱上笏金章贵)
又(阆风歧路连银阙)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惜舂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传花枝(平生自负)
卷中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定风波(伫立长堤)
尉迟杯(宠佳丽)
慢卷紬(闲窗烛暗)
征部乐(雅欢幽会)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迷仙引(才过笄年)
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
又(前时小饮春庭院)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双)
采莲令(月华收)
秋夜月(当初聚散)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又(琪树罗三殿)
叉(清旦朝金母)
叉(阆苑年华永)
叉(萧氏贤夫妇)
婆罗门令(昨宵里)
法曲献仙音(追想秦楼心事)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叉(独倚危楼风细细)
叉(蜀锦地衣丝步障)
法曲第二(青翼传情)
秋蕊香引(留不得)
一寸金(井络天开)
永遇乐(薰风解愠)
又(天阁英游)
卜算子(江枫渐老)
鹊桥仙(届征途)
浪淘沙(梦觉)
夏云峰(宴堂深)
浪淘沙令(有个人人)
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
古倾杯(冻水消痕)
倾杯(离宴殷勤)
破阵乐(露花倒影)
双声子(晚天萧索)
阳台路(楚天晚)
内家娇(煦景朝升)
二郎神(炎光谢)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宣清(残月朦胧)
锦堂春(坠髻慵梳)
定风波(自春来)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叉(幽闰昼永)
留客住(偶登眺)
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
隔帘听(咫尺凤衾鸳帐)
凤归云(恋帝里)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歹帶>人娇(当日相逢)
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
应天长(残蝉渐绝)
合欢带(身材儿)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又(参差烟树灞陵桥)
又(层波潋滟远山横)
又(世间尤物意中人)
又(淡黄衫子郁金裙)
又(铃斋无讼宴游频)
又(帘垂深院冷萧萧)
……
卷下
柳永词辑佚
尉迟杯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慢卷纳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此乃别后追念旧欢之情。上半阕从独处无寐引起回忆,觉从前共处之时,总算起来,还是未尽相爱之情,今日追悔,但使人消瘦,即遇良好时光,也皱眉不乐。下半阕先言旧时欢事,今日思之皆生悲感,怎得如从前之共同欢乐,因而想对方之人,亦必多所苦恼。像这样,倒不如从前淡淡相看,免得如此牵挂。前言旧日,不够尽情,后又言不如淡淡相看者,凡情到极深时,必然会有此矛盾心理也。五代闺情词皆写女性相思之苦,柳词换写男性,却也能委婉曲折如此,可称抒情能手。还有当注意者,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子玩弄女性,况妓女之社会地位甚低,根本是供男子寻乐之用者,而柳词中之男性对女性却无此种痕迹。即如此词表情极为真挚而深厚,绝无轻薄之语,故不可以浮艳目之也。(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征部乐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佳人醉
暮景尔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迷仙引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葬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
初识柳永,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捧着一本纸页泛黄的《柳永词集》。当时的我,对宋词不过是皮毛的了解,只知道李清照的婉约,辛弃疾的豪放。然而,当我沉浸在这本词集之中,才发现柳永的词,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他的词,不似李清照那般细腻入微,也不如辛弃疾那般激昂慷慨,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缠绵和无可奈何的伤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凄凉的送别图。我仿佛能看到岸边杨柳低垂,晓风拂面,残月高挂,而那个远行的人,正一步步消失在暮色之中。这种离愁别绪,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只有淡淡的忧伤,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又如“雨霖霖,细雨霏霏,湿行人”。每一次的离别,都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天地都在为离人哭泣,为他们的前路担忧。柳永的词,便是这样,将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情感,那些难以言说的孤独,那些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都化作了音韵,流淌在字里行间。 他的词,多描摹市井生活,触及人间百态。那些烟花巷陌,那些酒楼茶肆,那些匆匆而过的行人,在他的笔下都活了起来。他写男女情爱,写得缠绵悱恻,直白而动人,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他写仕途失意,写得慷慨悲凉,却又带着一丝超脱。我尤其喜欢他描写女性的词,那些闺中女子的寂寞,那些等待爱人的愁绪,都写得细腻入微,仿佛她们就站在我的眼前,向我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读柳永的词,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微苦,回味甘甜。他的词,虽然常常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但却不是消极的颓废,而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他的词,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脆弱,也看到自己的坚强。 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翻开这本《柳永词集》,让那些熟悉的旋律在脑海中回荡。它们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晚,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慰藉。柳永的词,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打动人心,这便是文字的力量,也是艺术的魅力。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柳永词集》,刚翻了几页,就被他词里的那种“都市感”给吸引住了。不像那些书斋里的文人墨客,柳永的词,更多的是写那些街头巷尾,市井里的热闹,还有酒楼茶肆里的声色犬马。他笔下的杭州,不是什么山水画卷,而是活生生的、有声有色的繁华景象。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身着华服的公子,独自站在高楼之上,凭栏远眺。风吹过,衣袂飘飘,他的眼神里,却是化不开的愁绪,仿佛整个春天的愁苦都积聚在那遥远的天际。这种描绘,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他写那些风尘女子,写她们的美丽,写她们的哀愁,写她们在时代的洪流中飘零的身世,写得那么真实,那么有同情心。 他的词,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充满了对人世的洞察。那些离别的场景,那些相思的苦楚,都被他写得那么具体,那么有画面感。读他的词,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宋朝的繁华都市,看到了他笔下的人物,听到了他笔下的声音,感受到了他笔下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我每次读到,都会觉得一股凉意从心底升起。仿佛能闻到雨后的泥土气息,听到寒蝉的哀鸣,看到离别的人儿站在长亭,依依不舍。这种场景的渲染,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对情感的精准捕捉。他的词,就像一幅幅动态的写意画,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画面,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 《柳永词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诗词集,更是一扇了解宋朝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户。他用他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宋朝,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评分最近,我沉浸在《柳永词集》的世界里,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雨。柳永的词,给我的感觉,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悲凉,一种“不动声色”的洒脱。他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悲情,也不是那种愤世嫉俗的控诉,而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一种淡淡的无奈,却能深入骨髓。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句现代的话,用在柳永的词里,却也贴切。他的词,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写那些曾经的繁华,写那些曾经的欢聚,但最终都化作了“过眼云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这种对过往的怀念,带着一丝淡淡的遗憾,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对人生际遇的豁达。虽然他的仕途并不顺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的词里,有着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有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他能够从悲伤中看到希望,从失意中看到生活的美好。这种“不动声色”的坚韧,才是最可贵的。 《柳永词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人生的启迪。他让我们明白,人生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都是常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感受。他的词,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抚慰我们内心的创伤,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坦然地面对未来。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词人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是人生的感悟。
评分翻开这本《柳永词集》,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市井气息的宋朝。柳永的词,没有王维的空灵,没有白居易的叙事,却有一种独特的“烟火味”,一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他笔下的杭州,不是高不可攀的文人山水,而是充满人情味、市井气的繁华之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能感受到那种离别的痛苦,那种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的悲伤。他写送别,写得如此细腻,如此动人,仿佛亲历其境。他笔下的男女情爱,也充满了真实的情感,没有矫揉造作,直白而深情。 我尤其喜欢他描写女性的词,那些闺中女子的寂寞,那些等待爱人的思念,都被他写得入木三分。他能够捕捉到女性内心最细微的情感变化,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读他的词,仿佛能看到那些女性的身影,听到她们的叹息。 《柳永词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扇了解那个时代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窗口。他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宋朝,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刻思考。 他的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洞察。读他的词,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微苦,回味甘甜。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脆弱,也看到自己的坚强。这本书,让我对宋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拿到这本《柳永词集》,起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以为不过是又一本宋词的精选集。然而,翻开之后,我便被一股股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深深吸引。柳永的词,没有李白那般飘逸,没有杜甫那般沉郁,但他有着一种近乎市井的亲切感,一种对普通人情感的深刻描摹。 他写送别,写得情真意切,不是那种宏大的家国情怀,而是细致入微的个人情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句词,我每次读到,都能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伤感。不仅仅是离别本身,更是离别时节的清冷,加剧了内心的孤寂。他将这种普遍的情感,提炼得如此鲜明,让我们这些后人,也能体会到古人的离愁别绪。 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女性情感的描绘。那些闺中思妇的幽怨,那些等待情人归来的焦灼,都被他写得淋漓尽致。他写她们“掩银屏,独倚斜栏”,写她们“乍咽凉风悲画扇”,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女性的柔弱和内心的孤独。这些描写,没有矫揉造作,充满了真实的人性。 《柳永词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记录普通人情感的账本。他记录了无数的离别、相思、遗憾,但也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他的词,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情感共鸣。他让我们看到,即使在那个时代的市井之中,也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 读他的词,就像是在和一位老友聊天,他娓娓道来,讲述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宋词,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嗯,买了很多次了正品。
评分价格公道,非常完美
评分杨慎认为词体起源于六朝乐府,因此他的记述从六朝乐府歌词始。《词品》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书中尽可能搜罗考证历代词人词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评之语。本书除了摘录、引述他人的词话外,共评论唐五代、宋、元词人八十余人,涉及到词体的特性、风格、用韵、创作等诸多方面,在词学目前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理论价值。很高兴在京东买到这本书。
评分孩子最近迷上历史了,而我能做的就是帮他选书囤书。这书是凑单买的,但粗看还不错
评分杨升庵的品词集,喜欢诗词的可以一读。
评分2、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评分装订美观,印刷清晰,注解详细准确
评分送货快。比较厚实的一本。相信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信誉。有空好好读读书。好评了。
评分在美好的六六一一八八的日子里 趁着618。活动价格蛮优惠的。实实在在的价格。然后再乘活动时间。精挑细选。细选精挑。挑挑选选。想想挑挑。终于挑出了这个好宝贝。不错不错很好看。很好很好。很不错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