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罗生门》、《精神病患者》、《邦尼与克莱德》、《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上帝也疯狂》、《死亡诗社》、《阿甘正传》、《毕业生》、《低俗小说》、《大话西游》、《毒太阳》、《花火》、《地下》、《无人地带》、《春去春又来》等二十余部电影进行了有关解读与分析。
电影经典解读,解读影片与导演、解读自己;解读主题、人物、形式,风格、镜头、技巧;解读社会、人生、宇宙。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电影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不过,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仅仅一百余年时间,它已享有了自己的辉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创造了许多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已成为我们人类绚丽多彩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对世界经典电影的分析、解读。
作者简介
周文,四川人,中了传媒大学电视系剐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士。出版仃《电视专题》、《电视艺术概论》(与人合作),创作舞台剧《上帝之死》、《和氏璧》,编导电视片及晚会多部集,发表戏剧影视、文化传播论义多篇。任期刊杂志《电视艺术》责任编辑。
内页插图
目录
罗生门
精神病患者
毕业生
邦尼与克莱德
上帝也疯狂
卡 门
美国往事
死亡诗社
天堂电影院
阿甘正传
低俗小说
杀手莱昂
大话西游
毒太阳
地下
《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
花火
《我的父亲母亲》与《一个都不能少》
无人地带
春去春又来
精彩书摘
罗生门
一、剧情梗概
日本平安朝时期,大雨滂沱,古老破败的罗生门下,在此避雨的樵夫、行脚僧与打杂的正谈论着一桩离奇的凶杀案及其审判。
武士武弘与妻子真砂在森林里碰到强盗多襄丸,真砂被强暴,武士被杀。后来,多襄丸被抓。在纠察使署,证人樵夫与当事人多襄丸、真砂,借女巫还魂的武士一起交代这件案子。
多襄丸说,他一看见美貌的真砂就打起了主意,将武士骗到山上设陷阱将其捆绑,之后当着武士的面占有了他的妻子。真砂迷恋他的男性魅力,要求多襄丸与丈夫决斗,谁赢就跟谁。双方大战二十多回合,武士被杀。
真砂说,她被多襄丸强暴后,丈夫对她极为蔑视,在悲愤与恍惚中,她扑向武士,结果误杀了丈夫,自己自杀未遂。
借女巫之口的武士却说,强暴发生后,多襄丸要带真砂走,真砂让多襄丸先杀死武士,多襄丸大为惊讶,认为这女人太狠毒,就问武士如何处置她,真砂害怕而逃走,多襄丸追她而去。之后,武士羞辱、悲愤交集,于是自杀。
作为旁观者,樵夫说,多襄丸占有了真砂后要带她走,真砂要求两人决斗,开始,武士和多襄丸不愿意为一个女人决斗,真砂调唆、刺激,两人终于厮打起来,武士最终被杀死。
三人正在罗生门谈论,这时传来弃婴的哭声,打杂的当着樵夫和行脚僧的面剥去了婴儿的衣服。此事触动了樵夫,他承认自己偷走了插在武士胸口上的短刀,然后收养了弃婴。罗生门的雨渐渐停了,雨过天晴。
二、影片结构
本片导演黑泽明(1910—1998)出生于日本东京,是家中的第8个孩子,父亲是一名严厉的军人。黑泽明自幼就在严格的家教下学习剑道、书法、绘画,一窿曾立志当一名画家。1936年以助理导演和剧本撰稿人的身份进入东宝电影公司的前身PCL电影公司,投身名导演山本嘉次郎门下学习导演和编剧。1943年执导处女作《姿三四郎》,在日本一举成名。1950年,《罗生门》问世,接连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成为日本与亚洲第一部走向世界的电影,它奠定了黑泽明在世界影坛大师级导演的显赫地位。以后的几十年里,他执导的《七武士》(1954),《蜘蛛巢城》(1957)、《影子武士》(1980)、《乱》(1985)等都是世界电影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黑泽明的影片大多蕴涵着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影像风格极具特色,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影响深远。1990黑泽明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98年,这位世界电影界的天皇病逝于日本,享年88岁。
半个世纪来,《罗生门》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电影之一,哺育和影响了无数后代电影大师。影片深刻的思想、丰富而有创意的影像结构与形式,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难以比肩的典范。
本片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下午时分,大雨中的罗生门,樵夫、行脚僧与打杂的谈论林中杀人案,这是影片的现实时空,是影片的大框架,三人在此回忆、评论事件,可称之为第一叙述时空。第二,同一天上午,纠察使署,见证人樵夫、行脚僧与当事人强盗多襄丸、武士妻子真砂、武士的代表女巫对武士被杀事件提供呈词,可称为第二叙述时空。第三,三天前,丛林中,武士被杀案件的具体呈现,纯粹的故事时空。
罗生门下的谈论,作为现实时空,它包含了已经过去的纠察使署与丛林两个时空;作为第一叙述时空,由它的叙述带出纠察使署与丛林故事。因此,它对整个影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既是影片最外围的最大的结构框架,也是影片的轴心,是影片的意义层。它的收放范围决定着影片其他部分的布局,在整体上,它由现实回到过去,又从过去回到现实,唯有它可以在三个时空之间自由往返,但是,就在几进几出、来回穿梭之间,影片的意义已经生成。最关键的是这层时空相对于其他两个时空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是一个超然的审判与评论场所。这在后面还将讨论。
纠察使署部分既是罗生门部分的回忆,同时,它又担负着对三天前的叙述与回忆,是影片的中间层。起着承接的作用。如果说罗生门部分是对叙述的叙述,即樵夫与行脚僧对三位当事人叙述的转叙述,那么,纠察使署部分则是当事人直接的陈述。丛林部分是故事的展示,是对前面叙述层的再现,与第二叙述时空密切关联,二者共同完成每一个当事人的叙述,这部分处于结构的最内层。
抛开时空观念,换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影片的结构,即一个故事与它的四个版本。
在茂密的丛林,炎热的季节,一名武士的妻子遭遇强暴,武士被杀,现在的任务是追查杀人凶手。这样一件事,完全可以拍一个精彩的福尔摩斯探案,但是编导去Ⅱ选择了一个“复杂”的叙事,将这一简单的事件讲了四遍,而且每一遍都不一样。
派克?泰勒在其论文《(罗生门>作为现代艺术》中曾说,《罗生门》配得上作为现代艺术的主要人工制品这一地位,因为它与现代性的典范毕加索的艺术有共通之处。他指出,影片的性质是立体的——它那时间上的多透视类似未来主义绘画的多空间透视,尤其是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镜子前的姑娘”以及杜尚的“下楼梯的裸体女人”这样一些现代艺术的标本。而这些画的多面性在于把一个单一的现实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即辩证的、共鸣的、竞争的、对立的局部。这个现实归根结底是一个,但是透视是分离的。
泰勒其实只说对了一部分,即《罗生门》的多样性,但是,却与毕加索、杜尚等人的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完全不一样,因为《罗生门》并不是“把一个单一的现实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即辩证的、共鸣的、竞争的、对立的局部”。影片故事的四个版本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关系,不是一个故事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部分,也就是说,四个版本不是一个完整故事的某一个局部,而是彻头彻尾完全不同的四个故事。四个故事彼此独立、封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联,它们合起来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故事,更何况它们根本无法融合为一体。这也正是《罗生门》与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结构上的区别。
一个故事与它的四个不同版本,这显然是使影片真正有价值有创意的结构形式。而它的原型就是影片的来源,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剧作家桥本忍在改编剧本时,原样保留了小说《筱竹丛中》的这种结构。正是通过这种结构,内容的多义性、模糊性才真正得到体现,一个形式就是内容甚至决定内容的绝好范例。
当然,后来,黑泽明在桥本忍的改编本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不仅增加了大雨滂沱中的罗生门与门里的讨论,而且使它成为整个影片的连接线索;同时,不是叙事上简单的串联,在影片的意义上,它还是对四个故事的超越。这一点在后面的影片主题上还将详细谈到。
三、影片主题
影片问世几十年来,有关其主题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是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证明。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三方面的观点:一、认为影片表达了人的不可相信与对人性的绝望;二、认为影片表达了对客观真理存在的怀疑;三、影片抨击了人的自私、堕落,同时肯定了人道主义。可以说,由于影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属正常。但是,比较而言,第三种观点更加全面。不过,看完影片的第一感觉,包括之后长久留在人们心里的印记,或者说,影片给我们的真正冲击与震撼,确实又是片中展现与揭示的有关人性的恐怖。因此,本片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有着立体的、多方面的丰富内涵。
(一)真相的迷宫
在我们的常识里,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只应该有一个客观存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罗生门》却让观众坠入了真相的迷宫,真理的客观性发生了动摇。
影片里,武士妻子真砂遭强奸与武士被杀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关于武士被杀的经过,几位当事人与目击者的说法完全不一致,矛盾重重,甚至南辕北辙,一派扑朔迷离。
强盗多襄丸说是他杀死了武士。在他的陈述中,他强调了这么几点:第一,他垂涎武士妻子真砂的美貌,心旌摇动,称之为女神,不惜代价一定要弄到手,第二,并不想杀害武士,但在占有真砂准备离去时,真砂叫住了他,说他与她的丈夫必须有一人得死,她不愿自己的耻辱让两个男人知道,二人必须决斗,这样,多襄丸才与武士打斗起来;第三,他与武士的决斗十分激烈,大战23回合才得出胜负,他是堂堂正正比武杀死了武士。
武士妻子真砂说是自己杀了丈夫。她遭强暴后,极为悲愤,但是,丈夫的眼神却让她绝望,她说:“即使是现在,当我想起他那双眼睛的时候,我全身的血液也会变得冰凉,从他的双眼我所看到的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冰冷的目光,憎恶的表情。”这双冷酷的眼睛使她宁愿死去,她神志错乱,恍恍惚惚中误杀了丈夫。
借女巫之口的武士承认是自杀,因为妻子真砂在遭强暴之后,不仅没有痛苦,反而在强盗多襄丸面前显出从未有过的美丽;不仅答应跟随多襄丸走,还叫多襄丸杀死自己。天地沉寂,树叶摇曳,武士听见自己在哭泣,在极度的屈辱与绝望中自杀。
在旁观者樵夫的版本里,强盗多襄丸占有真砂后,跪在地上请求真砂跟他走,真砂将捆绑丈夫的绳子解开,意为两人决斗。武士骂真砂是妓女,不愿为之拼命,可以奉送给多襄丸。多襄丸听后很尴尬,也犹豫起来。真砂于是狂笑,讽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刺激之下,二人打斗,水平都很差,歪歪倒倒,胆战心惊,气喘吁吁。最终,武士卡在树丛中被杀。
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影片里却有四个关于真相的版本,三个当事人都称自己是杀人者,关于杀人的原因与过程都不一样。具体的杀人工具,强盗多襄丸与樵夫说是剑,武士与真砂则称用的是匕首。樵夫作为目击者,理应客观公正,但他的叙述也前后自相矛盾,一方面说被剑所杀,最后却又承认自己确实顺手拿了插在武士胸口的匕首。于是,一件本应简单的案件在众说纷纭之中变得离奇、复杂,迷雾重重,最终失去了客观的本来面目。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历史是非叙述的、非再现的,不过,我们又可以附带一句,除了以文本的形式,历史是无法企及的,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先文本化的形式,我们才能够接触历史。”
前言/序言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电影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不过,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仅仅一百余年时间,它已享有了自己的辉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创造了许多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已成为我们人类绚丽多彩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对世界经典电影的分析、解读。对经典的分析、解读,自古便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不同观念,与现代的阐释学相对应。即所谓还原文本与创造性“误读”的区别。笔者以为,两者各有千秋,各擅其长。
首先,”我注六经”式的还原文本是基础,通过对原作品rh容、形式、风格、技巧等的分析,充分地了解、回溯原作者的创作心理轨迹,从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与借鉴。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电影创作与此同理。所以。将一部经典电影从主题、人物形象、结构形式、镜头语言等方面进行分解、探讨,从而抵达导演的创作原旨,对电影的学习、鉴赏来说是一条极好的途径,这是此书的主要目的。基于这个前提,对电影原文本、对导演创作初衷的还原式解读也就成为本书内容的主要部分。
其次,事实上,笔者更喜欢也更推崇“六经注我”式的创造性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既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经典作品具有无限丰富性的体现,也是我们阅读经典的真正乐趣所在。不管专业人员还是业余人员,在观看电影时,不仅愿意探知、理解导演等主创的意图。
世界电影经典解读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