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眾傳播媒介》(第七版)為美國“教科書與學院作者優秀奬”(Text and Academic Authors Award for Excellence)獲奬作品。這個被昵稱為“課本奬”(Texty)的奬項被認為是教科書領域的奧斯卡奬,其奬勵的優秀大學教材涉及的學科範圍很廣,包括傳播、教育、錶演和視覺藝術。
該奬的評審成員都是富有經驗的教科書作者,他們從以下四個方麵來評審參評課本:趣味性和信息量、結構和錶述方式、內容的即時性和吸引力、教學上的適用性。
評審成員在這四個方麵都給瞭《大眾傳播媒介》滿分。其中一個評審員說:“無論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它都是優秀的。”維維安對獲得這個奬格外高興,因為評審成員都是同行的教科書作者。他說:“沒有比來自同行的認可更有意義的瞭。”
《大眾傳播媒介》初版於1991年,之後很快成為被廣泛采用的教材。
作者簡介
約翰·維維安是明尼蘇達州威諾娜州立大學(Winona State University in Minnesota)新聞學教授,他講授大眾媒體概論課程已近二十年。他曾任教於馬凱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北達科他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新墨西哥州立大學(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以及威斯康辛大學沃剋莎和西部彎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enters in Waukesha and West Bend)。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本書案例豐富、引人入勝,融知識性、思辨性和時代性於一體,極具啓發意義。近二十年來關於新聞學與傳播學是分還是閤的爭執從未停歇,而這裏卻將其融閤得不著痕跡。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陳昌鳳
目錄
前言
關於作者
本書獲奬情況
第一部分 大眾媒體
第一章 大眾媒體
插圖故事:薩姆納·雷石東/1
大眾媒體的重要性/2
無處不在/2
信息來源/3
娛樂來源/4
說服機製/4
凝聚影響力/5
主要的大眾媒體/5
印刷媒體/6
電子媒體/7
化學媒體/7
大眾媒體模型/7
熱一冷模型/7
娛樂-信息模型/8
內容-發行模型/9
成熟模型/10
精英-平民模型/11
大眾媒體經濟學/12
經濟基礎/12
經濟法則/17
正麵影響和負麵影響/18
媒體分眾化/18
技術和分眾化/18
分眾化的影響/18
媒體集聚/20
媒體所有權的集中/20
媒體所有者之間的協作/20
媒體集聚的模糊效應/24
媒體集聚的正麵效果/28
媒體融閤/28
數字化/28
企業內的協同作用/29
媒體未來:大眾媒體/29
本章總結/29
復習問題/30
思考習題/30
知識鏈接/31
媒體數據庫:媒體消費量/2
國外媒體:大眾媒體和國傢發展/3
媒體年錶:媒體技術/6
媒體數據庫:媒體成本/12
國外媒體:湯姆森集團/21
媒體人物:羅伊·湯姆森/22
媒體數據庫:美國最大的媒體公司/23
媒體人物:維旺迪的策劃者/27
第二章 圖書
插圖故事:喬安妮·羅琳/33
文化中的圖書/34
人類曆史上的圖書/34
國傢發展中的圖書/36
圖書的分類/38
大眾圖書/38
教科書/38
圖書齣版商/39
大型齣版社/39
圖書行業的閤並/40
政府齣版辦公室/40
小型齣版社/41
圖書生産/42
圖書的作者/42
寫作過程/42
作者和齣版商的關係/43
圖書發行/44
暢銷書/44
大眾營銷/46
圖書審查製度/47
圖書評價標準/47
大眾尺度/47
質量尺度/48
圖書的發展趨勢/49
平裝書/49
圖書的零售/49
電子圖書/51
圖書和媒體融閤/52
媒體未來:圖書/54
本章總結/54
復習問題/55
思考習題/55
知識鏈接/55
媒體人物:約翰尼斯·古登堡/35
媒體年錶:書籍的發展過程/36
媒體人物:威廉·福爾摩斯·麥加菲/37
媒體人物:喬伊·哈金/39
媒體數據庫:大型圖書齣版商/40
媒體人物:麥剋斯威爾·柏金斯/45
媒體數據庫:圖書定價/50
媒體人物:傑夫·貝佐斯/51
第三章 雜誌
插圖故事:寶妮·富勒/57
雜誌的影響/58
對國傢的貢獻/58
全國性廣告媒體/59
廣泛的雜誌受眾/59
作為媒體革新派的雜誌/60
調查性報道/60
人物報道/60
攝影新聞/62
消費型雜誌/63
發行量最大的雜誌/63
新聞類雜誌/63
報紙的增刊/66
女性雜誌/66
男性雜誌/66
漫畫書/68
不在報刊架上銷售的雜誌/69
機構雜誌/69
行業雜誌/70
對行業雜誌的批判/70
時事通訊/71
雜誌分眾化/71
大眾雜誌的全盛時期/71
電視帶來的衝擊/72
專業雜誌/73
對分眾化的批評/75
新的競爭/75
網絡雜誌/76
雜誌評價標準/76
大眾尺度/77
質量尺度/77
讀者使用測量/79
媒體未來:雜誌/80
本章總結/81
復習問題/81
思考習題/81
知識鏈接/81
媒體年錶:雜誌/59
媒體人物:瑪格麗特·伯剋-懷特/61
媒體人物:迪懷特·華萊士和莉拉·華萊士/64
媒體數據庫:雜誌發行量/65
媒體人物:薩拉·約瑟法-黑爾/67
媒體數據庫:雜誌廣告收入/73
媒體人物:鮑勃·彼得森/74
媒體數據庫:RUM:讀者體驗/79
第四章 報紙
插圖故事:瑪麗·蔣剋/83
報紙的重要性/84
報業的規模/84
內容的多樣性與深度/84
報業集團所有製/86
集團化趨勢/86
評判集團所有製/87
全國性日報/89
《今日美國》/89
《華爾街日報》/91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93
《紐約時報》/94
權威大報/95
《紐約時報》傳統/95
全國版/97
地方性報紙/98
大都市日報/98
本地日報/99
日報麵臨的挑戰/100
發行量/100
星期日版/100
廣告/101
網絡趨嚮/102
集群/102
周報/102
社區周報/103
商品信息報/103
另類型和小眾型報紙/104
反主流文化報紙/104
同性戀報紙/105
黑人報紙/105
外文報紙/106
報紙評價標準/108
發行量和滲透度/108
質量指標/109
媒體未來:報紙/111
本章總結/112
復習問題/112
思考習題/112
知識鏈接/113
媒體數據庫:美國最大的報紙/85
媒體數據庫:報業集團/87
媒體數據庫:編輯部的薪酬/88
媒體人物:凱倫·尤爾根森/9l
媒體年錶:著名的華爾街日報/92
媒體數據庫:美國最好的報紙/109
媒體人物:喬治·吉爾德/111
第五章 唱片
插圖故事:肖恩·範寜/115
音樂唱片的社會力量/116
集聚力量/116
引導和反映變化/118
錄音技術/118
機械時代/118
電子時代/121
數字時代/121
唱片業/122
行業領域/122
行業巨頭/123
獨立製片公司/124
音樂行業的變化/124
音樂分眾化/125
新媒體帶來的危機/126
史蒂夫·喬布斯和iPod/127
唱片公司評價標準/128
平民尺度/128
質量尺度/129
唱片業難題/130
盜版/130
音樂交換/131
唱片播放/131
內容審查與音樂唱片/132
令人反感的音樂/132
唱片內容標注/134
歌詞與青少年/136
媒體未來:唱片/136
本章總結/138
復習問題/138
思考習題/138
知識鏈接/139
媒體人物:貓王艾爾維斯·普萊斯利/1
媒體年錶:唱片業/120
媒體數據庫:格式/121
媒體數據庫:唱片銷售/123
媒體人物:白瑞·哥迪/125
媒體人物:艾倫·弗裏德/133
國外媒體:冰島搖滾/135
媒體人物:剋萊夫·戴維斯/137
第六章 電影
插圖故事:凱文·柯斯特納/141
電影的重要性/142
顛覆性體驗/142
好萊塢的文化影響力/142
電影業/145
製作/145
上映/148
輔業/148
行業所有權/151
主要製作公司/151
獨立製片人/155
電影技術/156
源於攝影技術/156
聲音/157
媒體競爭/157
來自電視的挑戰/158
內容革新/158
數字化/160
混閤媒體/161
電影審查製度/164
道德問題/164
電影與變化的道德觀/165
現行電影分級製度/165
電影評價標準/168
票房與收入/168
影評/169
媒體未來:電影/170
本章總結/172
復習問題/172
思考習題/172
知識鏈接/173
媒體人物:羅伯特·弗拉哈迪/143
國外媒體:非洲電影援助組織/144
媒體數據庫:票房最高電影榜/145
媒體人物:阿道夫·硃剋/146
媒體年錶:電影上映/149
媒體數據庫:主要連鎖電影院/151
媒體數據庫:主要電影製片廠/152
媒體人物: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53
媒體人物:艾摩瑞特·瓊斯/154
媒體年錶:電影技術/157
國外媒體:外語片/159
國外媒體:印度電影/162
媒體人物:好萊塢十人/166
媒體人物:傑剋·瓦倫蒂/167
國外媒體:加拿大的好萊塢難題/169
媒體人物:邁剋爾·埃斯納/171
第七章 廣播
插圖故事:勞瑞·梅斯/175
廣播的重要性/176
作為激勵手段的廣播/176
廣播的普遍性/177
廣播業規模/177
技術的發展/178
電磁頻譜/178
……
第八章 電視
第九章 萬維網
第二部分 大眾訊息
第十章 新聞
第十一章 公共關係
第十二章 廣告
第十三章 娛樂
第十四章 媒體研究
第三部分 大眾媒體問題
第十五章 大眾傳播
第十六章 大眾媒體的效果
第十七章 大眾媒體與社會
第十八章 全球大眾媒體
第十九章 大眾媒體與政府管理
第二十章 大眾傳媒法
第二十一章 倫理與大眾媒體
圖片來源
精彩書摘
該節目最初每集成本為250萬美元,它在默多剋的福剋斯電視網中錶現很好,掙瞭最高的廣告費;福剋斯擁有的地方電視颱在播齣時插入地方性廣告也産生瞭利潤;在默多剋的FX有綫電視網中播放時又獲得瞭額外的廣告收入。當它在黃金時間播放的鼎盛時期,它的商品也被捆綁銷售,加上重播和齣售國外播映權,在今後的8年中每集期望能夠掙到6250萬美元,是最早投資的25倍!
沒有人會嫉妒一個公司掙錢,問題是大眾媒體市場上被再利用的東西取代瞭有創意的新作品。國傢廣播公司高管唐·奧米爾(Don Ohlmeyer)承認,垂直整閤後的電視網“甚至都不願意考慮它不占一定擁有權的項目”。原來曾經競標為電視網製作節目的好萊塢獨立製片人如今發現自己根本進不瞭圈子。美國廣播公司的《政界小人物》(Spin City)的創作者加裏·古德伯格(Gary Goldberg)說,這樣的結果是“節目枯燥乏味並且雷同,受損害的是消費者”。
媒體集聚的一個負麵結果是,母公司隻指望子公司不擇手段地盡快來填充自己的金庫,而不管它們製作的産品的質量如何。當媒體集團擁有諸如小機械工廠、櫻桃園、殯儀館和一些齣版社時,這種問題就尤其嚴重。這樣的媒體集團的最高管理層傾嚮“切模餅乾”的做法,不強調甚至忽略圖書齣版的重要傳統,比如社會責任感。許多這樣的媒體集團隻專注於利潤,一個結果就是許多文藝評論傢所指齣的質量的下降。
質量總部督促子公司降低成本增加利潤,這種趨嚮破壞瞭寫作和編輯的質量。比原來少的人要乾比原來多的工作,比如在報社,記者的報道原來要經過好幾個人審核——編輯、文字編輯、標題撰稿人、排版員、校對員。在每一個環節,報道都可能被改進。但在今天流水綫式的新聞編輯部裏,校對員已經被拼寫檢查軟件替代瞭,這類軟件不但有自身的缺陷,而且缺乏一個優秀校對員的纔智和判斷力。記者和排版員的工作也閤並瞭。在許多編輯部裏,文字編輯和標題撰稿的工作也閤二為一瞭。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記者湯姆·羅森斯蒂爾(Tom Rosentiel)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上發錶文章講述記者在提高效率的壓力下,是如何選擇捷徑來寫齣更多文章的:“今天報紙和雜誌的采訪越來越多地通過電話進行,記者們搜集來的故事差不多和自己親自采訪的一樣多。從電子文稿、數據庫和電視資料中收集素材,記者們承認,越來越多重要事件的報道他們都不在現場,這些報道……自然缺少現場可以意外捕捉的亮點和真實感。”
在圖書行業,媒體評論傢雅各布·韋斯伯格(Jacob Weisberg)記錄瞭幾個主要齣版商包括西濛一舒斯特齣版社和蘭登書屋(Random House)是如何經常性地取消編輯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來匆忙印刷新書,從而更快地賺錢的。在《新共和》(New Republic)上發錶的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中,韋斯伯格列舉瞭搶進度的惡果:
·大大小小的事實錯誤。韋斯伯格說,如果在以前,這些錯誤是可以被仔細的編輯工作發現的。
·由於截止期限的壓力,作者寫齣的東西鬆散、不紮實。而這些東西以前是可以由編輯來收緊的。韋斯伯格說,有些書比應該有的長度多齣100多頁。
質量下降的問題甚至蔓延到瞭課本。1998年,得剋薩斯州(Texas)教育委員會從準備采納的曆史課本中發現瞭幾百個錯誤,有些十分離譜。這些錯誤印證瞭之前的結論。
前言/序言
可供教授們選擇的大眾傳播導論之類的書越來越多,但還沒有一本比《大眾傳播媒介》第七版更新的。在大眾傳播領域中,變化是永恒的。對教科書作者來說,要跟得上媒體事件的進展確實是一個挑戰,而在這一版中,我們就挑戰瞭一下齣版周期的極限,呈現給同學們一個最新的版本。這裏有2004年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的內容,有簡尼特·傑剋遜(Janet Jackson)在橄欖球超級杯大賽(Super Bowl)上的噱頭新聞,有美國在綫(AOL)被從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名字中刪去的事件以及魯珀特·默多剋(Rupert Murdoch)收購美國直播電視公司(DirecTV)的背景。你們還能在本書中找到最新的學術成果,從而增加對大眾傳播媒介運作的認識。
本書英文版的這一版本是超大尺寸的,正如1930年《生活》(Life)雜誌以擴展的版麵重寫瞭攝影新聞的規則,使照片藉助大尺寸增強的衝擊力從版麵中脫穎而齣一樣,本書也將其素有的運用富有感染力的照片的傳統發揚光大,以此來使本書的基本內容更加明晰。
同時我們將本書英文版控製在大約500頁左右。你們會發現,這樣的安排使本書既緊湊又全麵,正好適閤一個學期的課程。當然,由於篇幅有限,作者自然會有言之不盡的感覺。
大眾傳播媒介(第7版) [The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