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發生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不是“技術操作規範”所能夠概括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是富有生態學意義的,任何一次教學過程都具有不可重復性,而紀錄關注的是過程,是意義,其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過程中産生的。紀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觀察記錄,是一種方法,是促進教與學的方法、評價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方法。紀錄為的是能作解釋性理解,為的是提齣新的問題,紀錄是一種促進教與學的方法。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分為三篇。在第一篇走嚮“紀錄”中,闡述瞭學前教育課程改革二十幾年之後的今天教師專業發展範式的轉變使教師從“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反思性的實踐者”,也就是“研究者”,然而,“教師成為研究者”並不是要求教師去做那些專傢學者做的學術研究,而是“教師以自己的方式從事教學研究”的意義上的研究,是一種教師所擅長的、基於實踐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基於行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是培養“研究者”的途徑之一。本篇從行政管理者、教師、專傢的相互關係闡述瞭如何構建園本教研共同體。在第二篇走近“紀錄”中,從操作層麵闡述瞭怎樣做基於行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和基於案例學習的園本教研。第三篇走進“紀錄”,則通過35個園本教研紀錄的案例,具體地展示瞭在幼兒園進行基於行動的園本教研活動的情景。在這35個案例中,前33個案例的陳述和研討都隻聚焦於一個問題,這樣做不僅囿於篇幅,更在意讓讀者能關注園本教研反思的聚焦點;後2個案例則是較為完整的“研究報告”,紀錄瞭園本教研活動的全過程。這35個案例的錶述方式也都不甚相同,這樣做不僅是為較自然地反映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景中所發生的“故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瞭這些案例的可讀性。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走嚮“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1
第一章 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1
第一節 紀錄——鼓勵和創造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工具/l
第二節 情境化的教學反思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應有之義/4
第三節 教學紀錄為情境中的教學反思提供瞭一個平颱/5
第四節 此時此地如何教/7
第二章 教師專業發展範式的轉變/8
第一節 教師培養的傳統範式——“技術性執行者”/8
第二節 傳統的教師培養範式受到挑戰/9
第三節 培養“研究者”的教師專業發展範式/11
第三章 園本教研中的教師/13
第一節 從孤獨的個體反思者到共同建構的研究共同體成員/13
第二節 在“對話”過程中的共同研究/14
第四章 調整多方麵關係。構建研究共同體/16
第一節 尋求行政管理者與教師之間關係的重構
——打造園本教研共同體所需調整的關係(一)/17
第二節 尋求教師與教師之間關係的重構
一一打造園本教研共同體所需調整的關係(二)/20
第三節 尋求教師與專傢之間關係的重構
——打造園本教研共同體所需調整的關係(三)/24
第二篇 走近“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27
第一章 怎樣做基於行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27
第一節 基於行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方式/27
第二節 在同本教研過程中尋找反思的聚焦點/28
第三節 同本教研的後續/33
第四節 變“專傢講,教師聽”為“基於行動的幼兒同同本教研”
——一個發生在上海的同本教研的故事/34
第二章 基於案例學習的園本教研/36
第一節 基於案例的反思和研究/36
第二節 案例學習提升教師在情景中把握教育、教學的能力/37
第三篇 走進“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38
鍾錶店(大班)——讓活動目標有具體指嚮性
逃傢小兔(大班)——理解故事應有的價值/44
馬路上的標誌(中班)——讓幼兒在關係中學習/47
花兒送給誰(小班)——製定適宜的活動目標
春雨沙沙(中班)——製定適宜的活動目標
救生圈扔給誰(小班)——恰當地使用活動材料/54
落葉(小班)——充分挖掘活動材料的教育價值(1)/57
方臉和圓臉(中班)——充分挖掘活動材料的教育價值(2)/60
猴子學樣(中班)——處理“模仿”與“創造”的關係/65
比蛋(中班)——運用同一題材,設計不同的活動/67
名片(大班)——讓活動落到實處/69
學扮爸爸媽媽(小班)——提問要適閤幼兒的年齡特點/70
玩泥(大班)——提問的技巧/71
水果豐收瞭(中班)——準備和製作材料要注意準確性/75
光腳旅行(小班)——關注活動的細節/76
下雨時我們需要傘(小班)——從活動過程反觀活動目標/77
關愛動物(大班)——確定活動的題目/79
花瓣魚(小班)——時時處處都要體現美/80
有趣的小水滴(中班)——把握活動的“度”/83
爸爸的手(中班)——讓活動有亮點/85
怪汽車(小班)——應對幼兒提齣的“怪”問題/87
有趣的聲音:高音和低音(小班)——讓活動變得有趣(1)/88
小腳、r(小班)——讓活動變得有趣(2)/90
小老鼠奇奇(小班)一一讓活動環節層層遞進/91
五官找春天(小班)——使用世界名畫作為教學材料帶來的問題/92
春雨的色彩(中班)一一在科學性與藝術性之間/97
我是發條玩具(中班)一一適宜的音樂和玩具材料/99
我多想(大班)一一通過繪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101
雨點舞(小班)一在創編活動中應給予示範/102
小老鼠打電話(大班)…選擇有意義的材料進行教學/104
誰來瞭(小班)一…抓住主綫將提問集巾於一點/107
小鳥和大樹(小班)在活動中要體現個人的教學風格/108
小小營養師(大班)一一份完整的同本教研“研究報告”(1)/116
青蛙戲水(小班)一一份完整的同本教研“研究報告”(2)/126
精彩書摘
第一篇 走嚮“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
第一章 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
近些年來,“幼兒園園本教研”在學前教育界引人關注,與此有關的一係列詞匯,如自然主
義、教育真實情景、觀察、記錄、解釋、參與、對話、反思、意義生成、自評、紀錄、話語係統、行動研究、實踐理性、智慧型教師、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等等,也開始被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所認識和運用。這一係列詞匯的共同點是多少帶有生態取嚮的含義,其意義就在於將學前教育放置於具體的教育背景中去考察,著眼於從教育實際齣發解決教育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旨在“讓兒童的學習有意義”和“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這樣的取嚮是對學前教育界過分信奉“科學主義”取嚮的反對。
作為鼓勵和創造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重要工具,紀錄有其特定的含義。認識教學紀錄的特定含義,纔可達成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的目的。
第一節 紀錄——鼓勵和創造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工具
學前教育改革的縱深發展,要求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而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則要求教師能在教學實踐中自我反思。一個有反思精神的教師,需要有一個能與其他人員在一起進行批判性討論的空間以及能使討論得以展開的各種條件,而所有的這些空間和條件,需要有一個載體,需要有一樣工具。紀錄就是這樣的一個載體和工具。
前言/序言
近些年來,“幼兒園園本教研”在學前教育界引人關注,人們對學前教育過分強調理論到實踐的演繹,開始逐漸轉變為強調實踐理性,強調將學前教育放置於具體的教育背景中去考察,由是,人們會將思考問題的焦點放置於“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即強調教學的有效性。
學前教育改革進行瞭二十幾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範式發生瞭變化,由“技術執行者”開始逐漸轉變為“反思j}生的實踐者”。紀錄有其特定的含義,紀錄不是目的,而是一個載體和工具,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我反思的工具和載體。
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