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潮祖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21705
版次:5
商品编码:1014099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14
字数:12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医治法与方剂》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倾力近50年完成的专著,自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历经30余年,总印数达40余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几代中医学者必备参考书之一。本次修订是在2003年第4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分导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
  导论为中医学理释疑,是在第4版基础上新增的,将陈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医学术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确了中医学术界部分晦而不明、争论不休的问题,剖析了中医学理的特色。上篇为总论,所列3章分别论述了病机、治法、方剂三方面的有关知识,揭示了病机、治法、方剂的共性,论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下篇为各论,以五脏为核心分成五大系统,每一系统成为一章,加上两脏同病,共计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结构分节,探讨发生病变时的致病机理;再据病机探讨治法,并举成方为例,使治法成为有形可征的实体;每方均按据证析理、据理立法、依法释方的顺序阐述方义,突出理法方药问的联系。全书包括148条病机、148种治法、623首正方、190首附方(含作者晚年新制临床效验方,如五通汤),虽未囊括一切病机和展示一切治法与方剂的结构,但已大体反映了五脏生理发生病变以后的病机和治法梗概。书后另附方剂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立论新颖,条理井然,理法周详,方药实用,并附验案,广泛适用于各层次中医临床工作者、教师、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陈潮祖,男,1929年2月出生,汉族,四川宜宾人。1947年毕业于宜宾师范学校。1949年开始学医。1957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进修班,1958年留校从事方剂教学工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成都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选为学术继承人的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0余年来陈教授著述200余万字。其中《中医治法与方剂》为其代表作。该书历经35年,现已出至第5版,培养了几代中医学者,影响甚大。该书第3版已被译成韩文出版。其所著《中医病机治法学》1991年已被译成日文出版。另外,参与编写的著作还有《中药方剂临床手册》、《医学百科全书》(脏腑病机部分)等,共计7部。
在教学科研之余,他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不少医案已被收入《临证解惑》一书。

目录

导论 中医学理释疑
第一章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理的基础
一、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
二、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
三、中医理论体现医哲结合的学理

第二章 整体观孕育中医病因学说
一、外感六淫源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二、内伤七情源于人体自身和人与社会的整体观

第三章 肝系筋膜生理病理
一、肝系筋膜,本属脑系
二、筋膜挛急,当从肝治

第四章 三焦结构及其生理病理
一、脑外筋膜是其心神之主
二、少阳三焦是由膜腠组成
三、少阳三焦是津气升降出入之路
四、少阳三焦为其津气升降出入之枢
五、少阳三焦是其致病因素侵犯五系之路
六、三焦病变是其津气筋膜的综合反映

第五章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第六章 肝主疏泄溯源
一、肝主疏泄包涵哪些物质
二、为何肝能主持疏泄
三、肝主疏泄,根源从何而来

第七章 血管与三焦是营卫环流之路
一、三焦与其营卫关系
二、三焦津气与其脏腑形骸关系

第八章 五脏六腑宜通是其生理病理共性

第九章 中医学理体现五个特点
一、整体观念,贯穿始终
二、卫气论述,独树一帜
三、医理哲理,两者合用
四、辨证模式,纵横交织
五、辨证论治,环环相扣

第十章 实践是检验中医学理唯一标准

第十一章 异病同治是本书辨证模式
一、病因不同,可用一方治疗
二、病位不同,可用一方治疗
三、证象不同,可用一方治疗

第十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及其辨证纲领
一、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基础
二、五经五纬是中医辨证纲领

上篇 总论
第十三章 病机概述
第一节 病机源流
一、发展简史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方向
第二节 脏腑病机的生理依据
一、脏腑经络系统
二、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三、升降出入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四、四时与五脏相应的天人相应观
第三节 构成病机的三个要素
一、病因
二、病位
三、病性
第四节 病机分析反映的共性
一、结构系统与生理功能的整体联系
二、五脏之间的协同制约关系
三、五脏功能与基础物质之间的关系
四、基础物质之间的依存转化关系
五、脏腑功能与基础物质的升降出入
六、五脏经隧的弛张
第五节 证象是分析病机的依据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十四章 治法概述
第一节 治法源流
一、发展简史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方向
第二节 治法与病机的关系
一、根据六气病机产生的治法
二、根据八纲病机产生的治法
三、根据气血津液精病机产生的治法
四、根据卫气营血病机产生的治法
五、根据脏腑病机产生的治法
六、根据五行理论产生的治法
第三节 治疗原则
一、治病求本,谨守病机
二、病从浅治,迟则难医
三、阴阳消长,治宜详审
四、调理升降,以平为期
五、病位不同,治法有别
六、病性不同,施治自异
七、邪正盛衰,攻补异趣
八、微者逆治,甚者从治
九、宜通宜塞,斟酌其宜
十、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十一、标本缓急,有常有变
十二、筋脉弛张,施治异趣
十三、处方用药,当遵常法
第四节 治疗大法
一、解表法
二、泻下法
三、和解法
四、温里法
五、清热法
六、补益法
七、滋阴法
八、升降法
九、理气法
十、活血法
十一、止血法
十二、祛湿法
十三、祛痰法
十四、消瘸法
十五、固涩法
十六、解痉法
第五节 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一、依法立方
二、依法用方
三、依法释方
四、依法类方

第十五章 方剂概述
第一节 方剂源流
一、发展简史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方向
第二节 方剂分类
一、按病证分类
二、按治疗大法分类
三、按脏腑分类
第三节 方剂共性
……
下篇 各论
第十六章 肺系疾病机治法与方剂
第十七章 脾胃病机治法与方剂
第十八章 肝胆病机治法与方剂
第十九章 心系病机治法与方剂
第二十章 肾系病机治法与方剂
第二十一章 两脏同病病机治法与方剂
方剂笔画索引

精彩书摘

  二、少阳三焦是由膜腠组成
  足少阳胆由胆管与肝相连,有形可征,向无争议;唯手少阳三焦有无形质,《内》、《难》伊始,即开争论之端。持《内经》之说者,谓其有形;宗《难经》之说者,谓其无形。其实,手少阳三焦是由膜原和腠理组成,确有形质可征,无庸争辩。三焦之膜,大至胸腹之膜,小至细胞之膜,广阔无垠,故称膜原,是连接全身上下内外组织,膜外空隙,包括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胸腹肓膜、五脏经隧夹层、眼膜间隙、脑外腔隙,称其为腠,膜之所至,腠即随之,膜腠合称少阳三焦,成为卫气水津升降出入之路。因其随处异形,所在皆有,不似其它脏腑有其固定形态,仅居一隅,是故《难经·二十五难》才谓“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所谓有名而无形,是言有名而无一定形态。因其无处不有,漫无边际,景岳才谓三焦“际上极下,象同六合,而无所不包也”。所谓六合,乃指天地与其东南西北言也。
  或谓:三焦古人只指膜原,未言及腠,膜腠合称少阳三焦,似有蛇足之嫌。其实《素问·痹论》早将膜外间隙称为“分肉之间”;仲景《金匮要略》早就指出“腠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正韵》亦谓腠即“肤腠也,肉理分际也”,膜腠之说,有据可查,绝非杜撰。清代以来,唐容川、张锡纯、周学海诸子只言及膜,不言及腠,三焦能通津气之理,仍然晦而不彰。唯膜外空隙,才能流通津气,膜腠合称三焦,则义理明矣。不仅膜腠合称三焦才能说明津气运行之路,也能说明气血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心系脉络遍布全身,肝系膜腠亦遍布全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血相依关系亦就明矣!
  或谓:三焦形质有无,无关大局,何必喋喋不休。须知形质有无,关系非常重大。无此,则不能将五脏五腑与表里上下连成一体;无此,则不能说明少阳三焦是其全身内外气血津液精五类物质升降出入、新陈代谢、去旧呈新之所;无此,则不能说明津气是由何处通向脏腑形骸;无此,则不能说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相互关系;无此,则不能说明津气运行三焦,两者间的阴阳相济关系;无此,则对津气病变众多证象不能理解;无此,则对只据某脏病机立法之方能治他脏证象之理不能正确解释。所以,三焦形质有无,必须探讨清楚,并非无谓之争。
  或谓:《内经》所谓三焦,是将全身膜腠分为三个区域,归属三焦统领。三焦是其津气升降出入场所。如果津气仅在胸腹腔内环流,不及其余部分,有此理么?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为表里,从其结构而言,三焦筋膜都由心包筋膜延展而来。如说心区以下筋膜与其心包无关,有此理么?前言少阳三焦内连脏腑,外通皮毛,上至头顶,下至于足,表里上下,无所不包,绝非虚构,确有其理在焉。
  三、少阳三焦是津气升降出入之路
  1.三焦是卫气升降出入之路《灵枢·卫气》云:“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在此指出,肺脏吸人体外之气,分道扬镳。浮于脉外之气,称为卫气;循行脉内之气,称为营气。

前言/序言

  我从1962年开始撰写此书,作为本校方剂学教材,反复经过7次修改,才由我校送到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经过1980年再版、1995年出第3版、2003年出第4版,已11易其稿,印数多达50余万册矣!作为一本科技专著,读者面窄,在30余年之中印数能够达到50万册之多,说明我的年华没有虚度,心血没有白耗。第3版时,我将1988年在四川出版的《中医病机治法学》一书与此书合二为一,根据五系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探索病机、治法、组方、遣药这一环环相扣体系已经形成。但在标题中没有突出病机一环,读者仅将此书视为一本研究治法与方剂的专著,对于据理立法这一环节未能引起重视;对本书体现以五脏病机为纲进行辨证这一异病同治辨证模式,能与临床各科以病种为纲,病下分证,同病异治辨证模式构成的一经一纬辨证体系,也就不能很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加之没有五官七窍的病机和治法,结构亦欠完整,才又写成第4版书稿。在2003年4版问世以后,察觉其中错漏处,有之;个别古方定位归属之脏不够准确,有之;少数病机论述,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有之;个别方剂鉴别诊断不够确切,有之,须待改正。更为重要的是中医学理均由古文写成,近50多年以来,就读中医院校学子古文知识水平下降,对于中医典籍均感阅读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需要将其中医学理部分、质疑之处予以专题论述,以释其疑,使其读者明白中医学理不是无源之水,每一论述均有依据可查。第5版在原书上篇总论前面再加一导论,就是为此而设。到此为止,此书经过12次修改,从量变到质变,已经成为仿效医圣《伤寒论》以手足六经病机为纲,体现异病同治的辨证模式。因此,只有改为《中医异病同治辨证学》,才与名实相符;才能突出《伤寒论》所创的异病同治辨证模式已有新书传承,再经后来学者不断修改,使其完善,能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同病异治辨证模式构成一经一纬的辨证体系,而后再与西医学理融为一体,成为世界医学组成部分,而使中华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世界人民。
  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关键是捕捉病机,论治的关键是确定治法,依法组方,随证遣药,所以辨证论治贯穿了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本书根据五脏生理功能发生的病理改变探索病机、确定治法、阐述方义、选择药物,体现了理法方药环环相扣,一线贯穿的编写形式;形成了以病机为纲,异病同治的辨证模式;并与临床各科以中西医病名为纲,同病异治的辨证模式构成一经一纬的辨证体系。学者若能深入理解各个环节,做到据证析理,据理立法,依法组方,随证遣药,便可应付复杂的病变。
  五脏的生理功能都各具特性。肺主气,宜宣降;脾胃主纳运,宜升降;肝藏血,宜疏调;心藏神,主血脉,宜明通;肾藏精,主水,宜藏化。五脏生理功能都与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有关,反映了五脏宜通的共性。根据五脏的个性和共性去分析病机、治法、方义,可以一目了然。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详细,普通人都能看得明白,里面的方子也管用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第九章 中医学理体现五个特点

评分

很厚一本

评分

一直卖断货,赞一个

评分

好书

评分

一、病因

评分

三、证象不同,可用一方治疗

评分

不错的参考书;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