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奧秘

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奧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逸民,陳鶯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186246
版次:1
商品編碼:1011621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博古書係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在以往的有關元青花瓷器的論著中,對於元青花瓷器固有的“暈散”、“黑斑”、“鐵斑”、“下凹”、“串珠狀凝聚”、“锡光”、“冰掛”和“天坑”等現象特徵,或者廖廖數語,或者語焉不詳,或者沒有論述,或者因曆史原因和著者的文化結構,不能就這些特徵的形狀、色差和形成機理做齣較為詳盡的科學描述。
  本書的作者,一為考古碩士,一為冶金工程師。十餘年來走訪瞭國內數十傢博物館,拜訪瞭不少民間藏傢,悉心研究元青花瓷器,使該書成為以獨特視角,用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的結閤,集中解釋元青花呈色特徵的原創之作。
  本書圖文並茂,所附圖片幾百張,均為作者自攝。對元青花瓷器的鑒定,不無幫助。

作者簡介

  陳逸民,男,1948年生,冶金工程師,高級政工師,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藝術品保護技術實訓中心主任,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負責人。中國收藏傢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委員。曾閤著有《紅山玉器的收藏和鑒賞》、《紅山玉器圖鑒》和《中國唐三彩的收藏和鑒賞》。

目錄

前言
一 元青花鑒定綜述
二 青花所有的蘇來麻尼料
三 蘇料青花的“暈散”特徵
四 蘇料青花奇異的“點暈”、“滲藍”、“串珠”、“冰持”現象
五 蘇料青花的“黑斑”特徵
六 蘇料青花“鐵斑”的形成機理
七 蘇料青花“锡光”現象探索
八 蘇料青花的“下凹”和最神秘的“天坑”
九 蘇料青花瓷器的畫勢
十 蘇料青花瓷器的仿製
十一 我國鈷料的使用曆史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在以往的有關元青花瓷器的論著中,對於元青花瓷器固有的“暈散”、“黑斑”、“鐵斑”、“下凹”、“串珠狀凝聚”、“锡光”、“冰掛”和“天坑”等現象特徵,或者廖廖數語,或者語焉不詳,或者沒有論述,或者因曆史原因和著者的文化結構,不能就這些特徵的形狀、色差和形成機理做齣較為詳盡的科學描述。

評分

瞭解原理、成色機製,很強!

評分

評分

  本書的作者,一為考古碩士,一為冶金工程師。十餘年來走訪瞭國內數十傢博物館,拜訪瞭不少民間藏傢,悉心研究元青花瓷器,使該書成為以獨特視角,用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的結閤,集中解釋元青花呈色特徵的原創之作。

評分

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評分

評分

在以往的有關元青花瓷器的論著中,對於元青花瓷器固有的“暈散”、“黑斑”、“鐵斑”、“下凹”、“串珠狀凝聚”、“锡光”、“冰掛”和“天坑”等現象特徵,或者廖廖數語,或者語焉不詳,或者沒有論述,或者因曆史原因和著者的文化結構,不能就這些特徵的形狀、色差和形成機理做齣較為詳盡的科學描述。

評分

  本書圖文並茂,所附圖片幾百張,均為作者自攝。對元青花瓷器的鑒定,不無幫助。 在以往的有關元青花瓷器的論著中,對於元青花瓷器固有的“暈散”、“黑斑”、“鐵斑”、“下凹”、“串珠狀凝聚”、“锡光”、“冰掛”和“天坑”等現象特徵,或者廖廖數語,或者語焉不詳,或者沒有論述,或者因曆史原因和著者的文化結構,不能就這些特徵的形狀、色差和形成機理做齣較為詳盡的科學描述。

評分

  本書圖文並茂,所附圖片幾百張,均為作者自攝。對元青花瓷器的鑒定,不無幫助。 在以往的有關元青花瓷器的論著中,對於元青花瓷器固有的“暈散”、“黑斑”、“鐵斑”、“下凹”、“串珠狀凝聚”、“锡光”、“冰掛”和“天坑”等現象特徵,或者廖廖數語,或者語焉不詳,或者沒有論述,或者因曆史原因和著者的文化結構,不能就這些特徵的形狀、色差和形成機理做齣較為詳盡的科學描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