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汉魏洛阳故城》以时代为序,详细论述了汉魏洛阳城的发展、变迁,对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20世纪相关重要发现和学术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中配彩图7幅,插图34幅。《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
(一)洛阳盆地地理概貌
(二)古洛河河道不同于今洛河
(三)城址区域古地貌管窥
二汉魏洛阳城的历史沿革
(一)有关文献记载
(二)西周一北魏历代城址的发现
1.60年代的大规模考古勘探
2.现存诸城垣解剖
3.北魏洛阳外郭城考察
4.金墉城诸城垣试掘
(三)与城址沿革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1.关于西周城选址
2.关于“秦时已有南、北宫”
3.关于汉至晋代洛阳城大城形制
4.关于北魏修建外郭城
三汉魏洛阳帝都的城市概貌
(一)东汉洛阳城城市布局
1.城门、道路及城内交通状况
2.宫殿区研究
3.城内外宫殿区以外的建筑
(二)魏晋洛阳城城市布局
(三)北魏洛阳城城市布局
1.宫城
2.内城
3.外郭城
四汉魏洛阳城各类建筑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一)城门遗址
(二)宫门和宫殿基址
1.北魏宫门阊阖门遗址发掘
2.北魏太极殿基址试掘
3.北魏圆形建筑遗址清理
(三)礼制建筑遗址
1.灵台遗址
2.明堂遗址
3.辟雍遗址¨
(四)学校遗址
1.汉魏太学、国子学概述
2.汉魏太学和国子学遗址
3.汉魏石经的发现和研究
(五)官府建筑遗址
1.城南官府建筑遗址
2.城内官府建筑遗址
(六)寺院遗址
1.汉魏洛阳佛寺的发现
2.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
(七)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新发现
1.有关建筑技术的一些问题
2.关于建筑材料
五手工业和商市遗址
(一)砖瓦窑址
1.分散形式存在的窑址
2.群体形式存在的窑址
3.北魏官营砖瓦窑场的物证
(二)商市遗址
六汉魏洛阳的水道网络及漕运
(一)汉魏时期开发利用自然河流的
主要活动
(二)引谷、通漕工程梗概及有关
考古发现
(三)实施引谷溉洛、堰洛通漕工程的
意义
七与东汉营建洛阳、东晋收复洛阳
相关的墓葬
(一)东汉刑徒墓
(二)“西人墓
八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察工作展望
(一)考察汉魏洛阳城遗址的意义
(二)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 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
说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西汉初年发生在洛阳的一场关于定都洛阳还是长安的争论。
《汉书?高帝纪》记载,在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初,尚未正式建都,直到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始“西都洛阳”。但不久,“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日:‘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是日车驾西都长安”。娄敬因有此议而建大功,被封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对此事,同书《张良传》也有具体记述。原来,在娄敬建议定都关中时,刘邦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持反对意见。他们劝刘邦定都洛阳,理由是:“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背河乡雒,其固亦恃。”刘邦犹豫不决,于是征求张良的意见。张以为:“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是也。”张良这一番切合时宜的至理宏论,帮助刘邦最终坚定了西都关中的决心。
前言/序言
俗称“锄头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鉴玩观赏著录向科学的文物学的转变,是20世纪中国学术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与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不断地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不少学者热衷于青铜铭文、碑刻、陶文、印章等古文字的考释。
汉魏洛阳故城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