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是作者30多年來研究中國成果的結晶。它主要從四個方麵對中國社會變革、政府管理體係、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社會目前所麵臨的挑戰等問題進行瞭分析:中華帝國的遺産及其式微。作者談到孔子和儒傢思想、清朝的衰落、共和的興起.以及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中國共産黨所走過的特殊發展道路。書中談及毛澤東思想、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時代的政府管理方式、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鄧小平時代的政府管理方式變革:1949年以後的中國管理機構設置和結構.如中央政府、縣、鄉等不同層級的管理體製.以及“條”、“塊”管理體係等;目前中國社會所麵臨的挑戰,如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環境等問題。《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是繼費正清《美國與中國》之後的又一部美國學者研究中國的重要學術著作。作者對中國的深度觀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目前美國中國學研究的水平。《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無論從方法論、資料運用,還是分析角度上看,都對我國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特彆是美國問題研究的學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和藉鑒價值。
作者簡介
(美)李侃如博士
(Kenneth l.icbcrthaI)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傢,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心主任、外交政策與全球經濟發展資深研究員。曾任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和商學院教授、威廉斯·戴維斯研究所中國項目主任。1998年8月至2000年,李侃如博士擔任美國總統國傢安全事務特彆助理、美國國傢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部資深主任,負責美國對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政策。
李侃如博士廣泛地研究中國及亞洲事務,著述頗豐,主要著作包括:《美國情報界與外交政策:做齣正確分析》、《剋服中美在氣候變化閤作中的障礙》、《中國尋求能源安全:對美國政策的啓示》、《中國的決策:領導人、結構和過程》、《中國能源部門的決策》、《後毛澤東時代的官僚政治》、《天津的革命和傳統》、《中美汽車業閤作之路》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我相信,通過將這本在美國使用最為廣泛的論述當代中國的教科書呈獻給中國讀者,李侃如博士《治理中國》一書的中文版將對中美兩國的相互理解做齣貢獻。對於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齣版該書,我感到異常欣喜。
——美國前總統 比爾·剋林頓
正如中國在全球舞颱上的作用持續增強那樣,李侃如博士對中國的政治製度及所麵臨問題的深刻和真實的分析,對於理解作為世界大國之一的中國將會産生的影響,也顯示齣持續增長的重要性。
——美國前國務卿 基辛格博士
李侃如博士的《治理中國》一書基於最新資料,對中國的決策機製、中國所麵臨的關鍵性挑戰以及這種製度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提供瞭鞭闢入裏的分析。
——美國前總統國傢安全事務助理 塞廖爾·伯傑
李侃如博士是中國政治研究領域學識最淵博的美國學者。本書凝聚瞭他對中國政治近40年的研究和作為國傢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專傢三年的經曆。它公正、客觀而且全麵,是美國使用最廣泛的介紹中國政治的教科書。它的最新修訂版著重增補瞭國際貿易和政治的新近變化,以及中國的變革。
——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 傅高義
目錄
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緻謝
第一部分遺産
第一章 中華帝國的遺産
中華帝製
作為意識形態的儒學
皇帝
官僚
中國社會
經濟
帝國的局限
帝製的崩潰
清朝的衰落
西方的挑戰
清朝的迴應與崩潰
第二章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
“五四”運動
國民黨
中國共産黨從崛起到奪權
奪取政權之路
工人運動(1921~1923)
與國民黨結成統一戰綫(1924~1927)
轉嚮農村(1929~1934)
戰略性撤退:長徵(1934~1935)
延安時期(1935~1947)
內戰(1947~1949)
中共奪取政權道路的遺産
第二部分 1949年以來的政治與政策
第三章 毛澤東體係:理論與治理
毛澤東思想的特色
意識形態掛帥
人民意誌論
群眾路綫
運動
鬥爭
平均主義
反對知識分子的做法
矛盾與統一戰綫
階級和階級鬥爭
自力更生
管理體製
第四章 毛澤東時代
行使權力:1949~1976年
從勝利、經濟恢復,到社會主義改造:1949~1956
背景
初展雄風
接管時期的政治
從成功到危機:1956~1957年
“大躍進”和大倒退:l958~1961年
在復蘇中日益增長的壓力:1962~1965年
“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時期:1966~1969年
接班部署:1969~1976年
小結:毛澤東體製
第五章 改革年代
籌劃改革
鄧小平的改革動力
駕馭改革政治
接班問題
高層的接班問題
接班戰略
體係的接班問題
迄今的變化
攻治影響
第三部分 政治體製
第六章 政權的組織及其結果:從外部觀察
正式的組織結構
中央
省
市
縣
鄉鎮
單位
矩陣混亂:條塊關係
使體製運轉的技巧
意識形態、放權與協商
信息的流通與改進
個人專斷與腐敗
國傢控製社會
轉變
第七章 政權的組織及其結果:從內部觀察
最高層的25—35人
政治權力的結構
領導小組
係統
黨務係統
組織係統
宣傳教育係統
政法係統
財經係統
軍事係統
小結
黨對政府的控製
提名任命與連鎖董事會
黨組與黨內生活
黨的作用和麵臨的挑戰
第四部分 挑戰在前
第八章 經濟發展
第九章 環境
第十章 國傢和社會
第十一章 中國麵對未來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種主張可稱為“排外主義者”(nativist),就像西方人使用來描述中國現象的很多術語一樣,這個詞在中文裏沒有恰當的譯法。排外主義者基本上認為,在與國際社會隔絕並找到一個能使人民大眾團結戰鬥的思想基礎的時候,中國過得最好。他們堅信,沒有一個國傢能夠給另一個民眾團結一緻、共禦外敵的國傢帶來徵服和統治的嚴重威脅。因此,當務之急是找到並培育一種團結一緻的意識形態基礎。他們視西方的影響為製造分裂的。因此,他們強調以統一的意識形態進行大眾和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並積極限製國傢對外來思想和影響的開放。不同的排外主義者所信奉的思想在內容上差異極大,從極“左”(20世紀60年代末教條式的毛主義)②到極右(20世紀30年代蔣介石的新生活運動)。③不過,自20世紀初以來,甚至排外主義者也普遍反對帝製,因為它未能使這個國傢抵禦住19世紀的外來侵略。
第二種主張是“有選擇的現代化論者”,其主張可歸結為19世紀70年代首次使用的一個口號,“西學為體,中學為用”。④這種主張希望在引進足夠的外國技術以使中國有力量抵禦外部壓力的同時,保存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和優越性(對於它們的內容,他們看法不一)。這種觀念編織瞭一個頗具政治魅力的計劃——它認為不必進行根本變革,即可獲得國傢的安全與繁榮。如前所述,引進技術的連鎖反應已經一再使這種主張在實踐中站不住腳,即使它一直是一種強有力的政綱。
第三種主張是“反傳統的現代化論者”,他們認為中國必須成為一個自身能夠産生技術創新的社會。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就將永遠聽命於不讓中國得到全麵安全的外國人。這類主張之所以是“反傳統的”,是因為持這一觀點的人原則上願意改革“一切事務”,以發展齣一個擁有技術活力的社會。
前言/序言
一周之前,在華盛頓到北京直飛航班的候機室裏,我同李侃如教授不期而遇。登機後,發現又恰巧彼此相鄰而坐。十幾個小時裏,除瞭休息以外,說瞭不少話,基本上沒有脫離“今日中國”這個話題。一如我們兩人以往的語言交流,大部分時間是他侃侃而談,我洗耳恭聽。臨彆,李侃如教授非常禮貌地再度提醒我,《治理中國》一書中文版的一切工作都已就緒,唯獨缺我答應給他寫的序言。
其實,要講學術,我沒有給本書作序的資格。雖然我一生一世在中國生活,而且在海外如果有講學的機會,主題也是中國政治與外交,但絕不能說自己全麵瞭解中國。本書內容之豐富,超過瞭我的學術視野。為瞭作序,我又通讀瞭一遍《治理中國》,不僅發現瞭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一些細節,還想到瞭一些值得深究的問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常常說要“從國情齣發”,但中國人瞭解自己的國情,研究自己的國傢,也因為“身在此山中”等多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真是一次超級滿意的購物經曆啊,特彆是快遞帥哥,非上班時間都知道我沒法收貨,主動聯係我安排配送,good
評分
☆☆☆☆☆
給公司買的書籍,配送還算及時,不錯
評分
☆☆☆☆☆
封麵有點難看哈哈哈(⁄ ⁄•⁄ω⁄•⁄ ⁄)
評分
☆☆☆☆☆
京東的東西太棒瞭!服務也很贊!
評分
☆☆☆☆☆
對中國的" 昨天,今天,明天" 的一次概括梳理, 比較精煉, 最後一部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前瞻是亮點, 很符閤當下天朝. 權利與資本的定嚮流動,階層日趨固化, 初期的活力正消耗殆盡,改革陷入攻堅,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如何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值得深思。 總之還是DP那句話" 對未來持謹慎樂觀態度" , 中南海的那批智囊畢竟不是等閑之輩
評分
☆☆☆☆☆
産品真心不錯,非常實用!
評分
☆☆☆☆☆
彆人推薦買來看的,以美國的視角遠遠的分析中國,不失為另一種觀點
評分
☆☆☆☆☆
貪汙腐敗、物欲橫流,如何治理中國......
評分
☆☆☆☆☆
第三種主張是“反傳統h的現代化論者”,他們認為中k國必須成為一個自身能夠産生技術創新的社會。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就將永遠u聽命t於不讓中國得到全麵安全的外x國人。這類主張之所以是“反傳統的”,是因為持這一觀點的人原則上願意改革“一切事務”,F以發展齣一個擁有技術活力的社會J。 我相信,通過將這本L在使用最為廣泛的論述當代中國的教科書呈獻給中國讀者,李侃如博士《治理中國》一書的中文版W將W對中美兩國的相互理解做齣貢獻。對於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齣版該書,我感d到異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