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非常梅兰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讲座为基础整理加工而成。
沉醉江南仕女心,衣襟总带梅花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翁思再,以独到资料独特视角精彩解读国剧大师的艺术人生;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梅兰芳,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中国的文化符号。从〔祖师爷不赏饭〕到〔四大名旦〕之首,其间经历哪些坎坷?他的艺术究竟好在哪里?他同孟小冬的婚恋真相如何?在他艺术高峰期,却为何停止演出?而〔移步不换形〕又为何成为他的艺术遗嘱?
《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名为《梅兰芳》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对梅兰芳的成长经历、成名原因、性格修养、国际影响、艺术成就和情感纠葛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为读者呈现出一位爱憎分明、痴迷艺术、儒雅谦和,在艺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大师的丰满形象。
全书精选梅兰芳不同历史时期精彩剧照及生活照一百多张,将梅兰芳精彩纷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位艺术大师及其创作的经典艺术形象。
作者出身票友世家,与梅兰芳及孟小冬的家人和朋友接触很多,掌握了大量不为外界所知的*手资料,以独到的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梅兰芳,资料*,视角独特,披露了有关梅孟往事的真实相关背景。《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名为《梅兰芳》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对梅兰芳的成长经历、成名原因、性格修养、国际影响、艺术成就和情感纠葛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为读者呈现出一位爱憎分明、痴迷艺术、儒雅谦和,在艺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大师的丰满形象。作者将学术的严谨与电视讲座的生动完美结合,能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全面了解梅兰芳及其代表的京剧艺术的真谛。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文化发展中心顾问、《新民晚报》高级记者、剧作家。青年时期曾在吉林驻军文工团任京剧演员和创作员。1980年代初进入《新民晚报》,是复刊初时的业务骨干之一,担任过文化部负责人、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特稿部副主任,曾获中国新闻奖和全国晚报好新闻奖。剧作有京剧《大唐贵妃》《玄奘出关》,越剧《道观琴缘》《新三笑》和舞剧《杨贵妃与谢阿蛮》等。写作或编著的学术作品有《京剧丛谈百年录》《余叔岩传》《余叔岩研究》《两口二黄》等,是《京剧大百科全书》京剧音韵系列目的撰写者。
*讲 “祖师爷不赏饭”的平庸少年
第二讲 一代名伶是这样炼成的
第三讲 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
第四讲 “东方维纳斯”的“样”
第五讲 艺术遗嘱:“移步不换形”
附录
梅兰芳:要善于辨别精粗美恶
梅兰芳:怎样保护嗓子
叶秀山:论艺术的古典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
翁思再:我所知道的梅孟往事
后记
去年夏天偶接吴俊教授电话,百家讲坛到华东师大选主讲入,中文系有人推荐我去讲京剧,近日约见云。我正在吴俊带的研究生班讲京剧史,稿子是现成的,因此大胆赴约,谁知一谈,心里就打怵了。央视要求“以人带史”,而且预判梅兰芳将会成为热点,据此,非但现成讲稿不能用,而且还要把演讲焦点集中于旦行人物,恐怕于我“不对工”吧?
此事搁置数月后,策划百家讲坛的解如光老师和栏目组长孟庆吉特地来沪现场指导,使我顿开茅塞。原来,学术、艺术、传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有所相交的三个圆圈,主讲入应该跳出固有的圈子,在三者相交的那一部分“边缘地带”耕耘和开拓,以达“文化传播”之功效。明乎此,我描绘的《梅兰芳》,力图用学术视角编织经纬脉络,以“新闻眼”遴选形象资料,以文章技巧构筑矛盾悬念,以舞台经验融入演讲过程。
梅兰芳虽是京剧史里面的一个点,可是若要做出他的全部拼图,又完全能构成一本大书。鉴于讲坛专题篇幅有限,我力图突出其主要精神和业绩,正确总结艺术和人生经验,使之更具普遍意义。节目播出后,自感报效了京剧,心情很愉快。
插图:
*讲 “祖师爷不赏饭”的平庸少年
梅兰芳,一个响亮的名字。提起他,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京剧。现在,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以梅兰芳来代表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晚清以来,无论政权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变迁,当政者无不倡导国剧。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戏曲艺术,绵延千年,发展到京剧而成为集大成者。我们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了解自己的国剧,也应该了解作为国剧代表人物的梅兰芳。
大家一定想了解,梅兰芳当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他引起了多大的轰动,又赢得了怎样的尊重?我举一个例子。
1949年6月下旬,北京,当时叫北平,已经解放了。为了参加*届文代会,梅兰芳从上海坐火车,回到他的发祥地北平。前来欢迎的主要是京剧界的同行,其中有尚小云、苟慧生、谭富英、萧长华、裘盛戎、袁世海等,他们早早来到火车站等候。当时的北平火车站在前门,属于闹市区。京城市民本来就爱凑热闹,这时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大腕,人群就越聚越多。一打听,这些大腕是来接梅兰芳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把前门车站,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使得现在的天安门南面,前门东西大街和大栅栏一带,交通堵塞了。梅兰芳一出站台,就听得四周群众的欢呼声:“欢迎梅兰芳!欢迎梅先生!”“梅先生,您终于回来了,想死我们啦!”简直是山呼海啸。围观的人群,使得梅兰芳寸步难行。这时接站的梨园界人士中,走出两位武艺高强的人,一位是著名武生演员李少春,一位是著名武丑演员叶盛章,他们挤到前面来为梅兰芳开道。梅兰芳一边频频挥手致意,一边艰难地挤出去,走向他的汽车。据京剧界的老人说,当时前门一带老百姓自发欢迎梅兰芳的热闹场面,甚至不亚于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盛况。这件事,后来有人汇报给毛主席了。过了几天,梅兰芳为*届文代会演出,毛主席上台接见时,风趣地对梅兰芳说:“梅先生,你的名气比我大呀!”
为什么梅兰芳有这么大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他,拥护他?梅兰芳是怎么造就的?我们应该怎样欣赏和理解梅兰芳的艺术?要想了解这些,我们有必要从他的家世和从艺之路讲起。
一、被师傅炒鱿鱼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籍贯是江苏泰州。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梅兰芳的曾祖父梅鸿浩于道光年间曾做过安徽怀宁县的知县,祖父梅芳,艺名梅巧玲,号慧仙,是京剧史上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名旦。梅巧玲的艺名是怎么来的呢?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过许多描绘皮黄艺术的诗句,其中有一句竹枝词很流行,叫做“天子亲呼胖巧玲”。据说,梅芳身材很胖,却不失灵巧,皇帝爱看他的戏,称赞他“胖、巧、灵”,叫得顺口了,就成了一个艺名“胖巧玲”。“胖巧玲”姓梅,后来大家就称他为梅巧玲。梅巧玲和当时京剧界其他十二位名伶,并称“同光十三绝”。
或许大家会以为,梅兰芳有梅巧玲的遗传,本人后来又是如此风靡,那么他小时候或许是个“天才少年”吧?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以演员的标准来看,梅兰芳小时候不算漂亮,也不够灵敏。甚至*初学戏时,被师傅炒了鱿鱼,差点学不下去。
这件事被梅兰芳明确记录在他的著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书中说,小时候的梅兰芳学戏条件不好,可用八个字来概括:“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梅兰芳也没有天生佳嗓。他小时候,嗓子没出来,听上去声音不亮,也不宽,条件很一般。
旦角演员的理想脸型,不能见棱见角,轮廓线条要柔和,*好是瓜子脸,或者是鹅蛋形的。可是这两条梅兰芳都挨不上,小时候他基本上是一张圆脸,或者是介乎圆脸和国字脸之间。
至于五官,作为演员来讲,眼睛是*重要的。因为五官中眼睛的表现力*强,是可以传神的。我们有时候听观众评价演员,说谁的表情好,谁的脸上不会做戏,其实这里的区别,往往就在于一双眼睛。可是梅兰芳小时候,恰恰就是眼睛不行。他是单眼皮,眼皮下垂,还是近视眼,眼珠转动不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这就更谈不上眼睛有没有神啦。要是放在今天,梅兰芳去考戏校的话,*关体检他就会因为近视眼而通不过。很可惜,像“梅兰芳考不取戏校”这一类的事情,如今还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以至于我们往往要“礼失而求诸野”。
然而,近视眼还不是梅兰芳*致命的缺点。*糟糕的是梅兰芳行事反应迟钝,比一般人慢半拍。而且他不擅言辞,笨嘴拙舌。演员吃的是“开口饭”,师傅总希望徒弟伶牙俐齿,反应灵敏,可梅兰芳不行。对梅兰芳这种性情,怎么描绘呢?有一个词叫做“木讷”,北京话里比较接近这个意思的,大概叫做“蔫儿”。
言不出众,貌不惊人,还不够灵敏,这样的孩子,学戏是比较难的。
梅兰芳八岁时,他的伯父梅雨田请一位姓朱的师傅到家里来教戏。这位朱师傅是著名小生演员朱素云的哥哥,家学渊源。他来到梅家后,看梅兰芳这副样子,这条嗓子,觉得有点失望,可他还是努力教了一段时间。学戏时,梅兰芳领会得比较慢。师傅教的是基础戏,一句一句地,教了好几遍,梅兰芳还是唱不下来。这些都是老腔老调,外面很流行,照理你出身梨园世家,熏也该熏会了呀,可是梅兰芳不行,既没有“熏”得会唱,也没能一下子学会。朱师傅着急呀,骂呀,甚至抄起戒尺打小屁股,都没什么用。时间一长,朱师傅就没有耐心了。他瞅着梅兰芳说:“裙姊呀,祖师爷不赏饭啊!”
梅兰芳当时还没有起艺名,他姓梅名澜,字畹华,小名裙姊。因此师傅叫他裙姊。中国戏曲起源干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在梨园里办戏班,自己会打鼓,后代戏班里的人都自称梨园子弟,尊奉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为祖师爷。所谓“祖师爷赏饭”,就是说你有天赋,唱戏有前途。反之,祖师爷不赏饭,就是说你没有当角儿的条件。朱师傅说了“祖师爷不赏饭”这句话后,就向梅雨田辞了工,从此再也不肯来教梅兰芳了。
那个时代,徒弟拜师,是要立下契约的,满师后若干年,三年,五年,甚至七年,演出收入全部归师傅。师傅教出角儿来,将来自己收入就高,如果孩子教不出来,长大后只能在舞台上跑龙套,那么师傅的几年工夫就白费了。因此,师傅们对于天赋好的学生,是要去发现,去争抢的。就像今天炒股票一样,要善于发掘潜力股,投资成长股,对于垃圾股呢,当然要敬而远之啦。况且梅兰芳是梅巧玲的后代,如果教不出来,师傅的牌子就会被砸掉啊。因此朱师傅辞工,情有可原。
这就是梅兰芳*次学戏的遭遇,失败了。
二、梨园宿命
或许有人会问,天无绝人之路,梅兰芳为什么非要当演员?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喽,既然不能学
非常梅兰芳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非常梅兰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