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医方集解》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医方剂学著作,系清代名医汪昂所撰,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医方集解》博采广搜古今诸家名方,汇集众说详加注释,选方切于实用,文字通俗简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医历代名方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急救良方”及养生参考的 ”勿药元诠”。
该书广搜古今诸家名方,汇集众说详加注释,选方切于实用,文字通俗简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医方剂学专著。
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广泛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汪昂(1615-1694年),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一书,把《黄帝内经》里的《素问》、《灵枢》两部分合纂为一篇,并分类加以整理、注释,给后学者以很大的便利。又将古代医学的处方和搜集的民间验方,分门别类,逐一加注,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撰成《医方集解》3卷。他还选集中医常用剂方320余首,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200首,书名为《汤头歌决》,成于康熙三十一年。这是一部很重要的医学入门书,歌诀中包括方名、组成药物、适应症及加减法等。简单扼要,便于记忆,汪昂的医学著作,一直被学医者奉为入门的必读课本。现在的医科大学教材里,仍选用他的部分著述。
汪昂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而且自幼坚持练功,讲求养生之道,强身防病。他年过八旬,身体仍健壮,精力充沛。所著《勿药元诠》一书,载有《养生颂》、《金丹秘诀》、《保健十六宜》等功法10余种,论述精辟,至今仍被医学家和养生家沿袭应用。
汪昂(1615-约1695年),清代医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先攻举子业,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后弃儒业,潜心研究医著,虽未业医,然于医学造诣高深,其医学著述竟脍炙人口,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经络歌诀》、《药性歌赋》等等。大多为入门书,便于初学者阅读。且每书均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至今仍为初学者所乐用。
目录
补养之剂
六味地黄丸
七宝美髯丹
还少丹
黑地黄丸
虎潜丸
天真丸
三才封髓丹
大造九
补天丸
人参固本丸
参乳丸
天王补心丹
孔圣枕中丹
大补阴丸
滋肾丸
斑龙丸
龟鹿二仙膏
补火丸
唐郑相国方
二至丸
扶桑丸
参苓白术散
妙香散
玉屏风散
四君子汤
四物汤(见血门)
补中益气汤(见气门)
升阳益胃汤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归脾汤(见血门)
养心汤(见血门)]
人参养荣汤(见血门)
补肺汤
补肺阿胶散
生脉散(见暑门)
百合固金汤
紫菀汤
秦艽扶羸汤
黄芪鳖甲散
秦艽鳖甲散
益气聪明汤
羊肉汤
发表之剂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柴胡升麻汤
九味羌活汤
十神汤
神术散
葱豉汤
人参败毒散
川芎茶调散
再造散
大羌活汤
桂枝羌活汤
涌叶之剂
瓜蒂散
参芦散
栀子鼓汤
稀涎散
干霍乱吐方
攻里之剂
大承气汤
……
表里之剂
和解之剂
理气之剂
理血之剂
祛风之剂
祛寒之剂
清暑之剂
利湿之剂
润燥之剂
泻火之剂
除痰之剂
消导之剂
收涩之剂
杀虫之剂
明目之剂
痈疡之剂
经产之剂
救急良方
勿药元诠
方剂索引
精彩书摘
润肠丸 风秘血秘 东垣
治肠胃有伏火,大便秘涩,全不思食,风结血结。风结即风秘,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或素有风病者亦多秘。气秘由气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虚,津液不足。热秘由大肠热结。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非燥粪也。仲景曰: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李东垣曰:实秘、热秘,即阳结也,宜散之;虚秘、冷秘,即阴结也,宜温之。
大黄归尾羌活各五钱桃仁研大麻仁去壳,各一两蜜丸。一方有防风。风湿,加秦艽、皂角子烧存性用。
此手足阳明药也。归尾、桃仁润燥活血,羌活搜风散邪,大黄破结通幽,麻仁滑肠利窍。血和风疏,肠胃得润,则自然通利矣。朱丹溪曰:古方通大便皆用降气品剂,盖肺气不降则难传送,用枳壳、沉香、诃子、杏仁等是也。又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而秘者,宜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胶等是也。如妄以峻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必变生他证。
本方加防风、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润燥丸,治同皂角得湿则滑,湿滑则燥结自除。本方去羌活,加升麻、红花、生熟二地,名润燥汤俱东垣方,治同加升麻者,能升始能降也。又方大黄煨熟,当归酒浸,枳实炒,等分,蜜丸,亦名润肠丸,治痔病肛门燥涩。
通幽汤 噎塞便秘 东垣
治幽门不通,上攻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下脘即幽门,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门,皆下冲上也。幽门上冲吸门,吸门即会厌气喉,上掩饮食者也。冲其吸入之气,不得下归肝肾,为阴火相拒,故膈噎不通;浊阴不得下降,而大便干燥不行;胃之湿与阴火俱在其中,则腹胀作矣。治在幽门,使幽门通利,泄其阴火,润其燥血,生其新血,则幽门通,吸门亦不受邪,膈噎得开,胀满俱去矣,是浊阴得下归地也。
当归身 升麻 桃仁 研红花 甘草炙,各一钱生地黄熟地黄各五分或加槟榔末五分。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此手足阳明药也。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桃仁、红花润燥而行血,槟榔下坠而破气滞;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经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李东垣曰:肾开窍于二阴,经曰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足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反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火伏血中,耗损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伤食者以苦泄之;血燥者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风燥者以麻仁加大黄利之,气涩者郁李仁、枳实、皂角仁润之。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遂成不救。
……
前言/序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医方集解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