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成语纠错手册(学生必备 工作参考)
原 价:58.00元
作者:刘配书,高玉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50605107
字数:300000
页码: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81kg
编辑推荐
《成语纠错手册》一书体例清晰,内容详实,拾遗补阙,扬长避短,弥补了以往有关工具书的不足,采用“正”“误”实例,借用“错例”、“辨析”的体系,直观“纠错”,具有特别的开创性,为广大汉语文字爱好者、工作者查检、使用成语提供了方便,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内容提要
《成语纠错手册》一书共收录国人容易弄错的成语1146条,错例1922条。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编撰体例,遵循“通则”。该手册与现行通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体例大致相似,便于使用者查验、借鉴。
第二,紧紧抓住汉字的“形、音、义”特点,去伪存真,指点迷津。
第三,就“事”论“理”,不唯上,不畏名。
第四,语言通俗易懂。
内容讲解详细,语言简单明了,体例直观,查找方便,是汉语言爱好者、学生和文字工作者等的有益参考工具书。
目录
A
唉声叹气
皑皑白雪
爱不释手
爱屋及乌
安邦定国
安分守己
安民告示
按兵不动
按部就班
按图索骥
暗箭难防
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黯然销魂
嗷嗷待哺
B
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刀相助
拔山扛鼎
跋山涉水
白璧微瑕
白璧无瑕
白雪皑皑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辞莫辩
百废俱兴
百舸争流
百口莫辩
百炼成钢
百无聊赖
百战不殆
百折不挠
稗官野史
班门弄斧
斑驳陆离
坂上走丸
半壁江山
半途而废
暴虎冯河
暴戾恣睢
暴露无遗
暴殄天物
卑躬屈膝
背道而驰
背井离乡
本末倒置
逼上梁山
比比皆是
必经之路
毕恭毕敬
筚路蓝缕
敝帚自珍
鞭长莫及
鞭辟入里
变本加厉
变幻莫测
彪炳史册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
彬彬有礼
冰清玉洁
兵荒马乱
秉公执法
并驾齐驱
并行不悖
病入膏肓
波澜壮阔
博大精深
不辨菽麦
不耻下问
不动声色
不负众望
不共戴天
不寒而栗
不计名利
不计其数
不假思索
不骄不躁
不近情理
不近人情
不胫而走
不可理喻
不可名状
不可思议
不落窠臼
不毛之地
不能自拔
不能自已
不平则鸣
不屈不挠
不容置疑
不同凡响
不为已甚
不屑一顾
不省人事
不修边幅
不言而喻
不厌其烦
不依不饶
不翼而飞
不在话下
不知所措
不置可否
布衣蔬食
步履维艰
步入正轨
C
财迷心窍
惨不忍睹
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
沧海桑田
沧海一粟
藏污纳垢
草菅人命
草长莺飞
恻隐之心
层峦叠嶂
插科打诨
姹紫嫣红
缠绵悱恻
长此以往
长年累月
长盛不衰
长叹短吁∣长吁短叹
沉湎酒色
陈词滥调
晨钟暮鼓
瞠目结舌
惩前毖后
嗤之以鼻
叱咤风云
赤膊上阵
重蹈覆辙
崇山峻岭
宠辱不惊
抽丝剥茧
丑态毕露
踌躇满志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出谋划策
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
出人头地
出神入化
初出茅庐
初来乍到
初露锋芒
除恶务尽
川流不息
传宗接代
吹毛求疵
垂涎三尺
唇枪舌剑
刺刺不休
聪明才智
从善如登
粗制滥造
促膝谈心
猝不及防
催人奋进
催人泪下
璀璨夺目
错落有致
D
打抱不平
大步流星
大才槃槃
大材小用
大放厥词
大快朵颐
大谬不然
大器晚成
大伤元气
大声疾呼
大是大非
大庭广众
大有裨益
大张旗鼓
待价而沽
戴罪立功
丹书铁券
殚精竭虑
淡泊名利
淡妆浓抹
当机立断
当头一棒
当务之急
得陇望蜀
德高望重
灯火阑珊
颠沛流离
颠扑不破
雕虫小技
吊儿郎当
掉头不顾
喋喋不休
丁是丁,卯是卯
鼎鼎大名∣大名鼎鼎
丢人现眼
丢三落四
东跑西颠
东施效颦
豆蔻年华
独出机杼
独出心裁
独当一面
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独行其是
独占鳌头
妒贤嫉能
短小精悍
断章取义
对簿公堂
对牛弹琴
多多益善
多行不义必自毙
E
阿谀逢迎
阿谀奉承
额手称庆
扼腕叹息
饿虎扑食
饿殍遍野
耳鬓厮磨
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提面命
F
发愤图强
发扬蹈厉
发扬光大
翻来覆去
翻天覆地
翻云覆雨
繁文缛节
反唇相讥
反其道而行之
返璞归真
犯而不校
防患未然
飞扬跋扈
非分之想
蜚声遐迩
匪夷所思
斐然成章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成语纠错手册》简直是中文学习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对成语的精确用法总是心存忐忑的人来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写一份重要的报告时,差点把“罄竹难书”用成了“罄竹难收”,幸亏在提交前翻阅了这本书,才及时发现并改正了错误。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罗列出常见的错误用法,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剖析为什么会错,比如词义的细微差别、历史典故的误传,甚至是同音字或形近字的干扰。书中大量的例句都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和正式场合的应用场景,这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且实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成语时的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将这些“老祖宗的宝贝”用得地道又准确。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中文的敬畏感又加深了一层,同时也充满了自信,因为我知道,再遇到那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时,我手里有了最可靠的“武器”。强烈推荐给所有需要精确表达的文字工作者和中文爱好者。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工具书,无非就是“错:甲,对:乙”的简单罗列,没想到《成语纠错手册》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它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纠错,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语文化史。书中对一些成语演变过程的考据非常扎实,追溯到最早的出处,甚至讨论了不同朝代在特定词义上的微妙变化。比如它对“差强人意”的详细解析,让我彻底明白了它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尽如人意”,而是“尚能振奋人心”的积极含义,这种拨乱反正的价值,对于维护语言的纯洁性至关重要。书中的排版也看得出用心,小标题和图示的运用恰到好处,缓解了密集文字带来的阅读疲劳。如果你想从“会用”提升到“精用”的境界,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垫脚石。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和一种文人的匠心,随便用错,是对这份匠心的不尊重。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文字打交道的编辑,我必须说,市面上关于成语的参考书很多,但真正能称得上“手册”并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纠错”导向性。我们都知道,很多错误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一些约定俗成的误用,时间久了大家就当它是对的。但这本书敢于直面这些顽固的错误,并提供坚实的语言学依据来澄清它们。我尤其喜欢它设置的“易混淆对比专区”,将那些长相极其相似,但语义大相径庭的成语放在一起进行PK,分析它们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场。这种对比式的学习,比孤立地记忆一个成语有效率高出百倍。每当我在审稿时遇到拿不准的地方,都会立刻翻阅此书,它总能用最精炼的语言给出最权威的解释,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对文本的掌控力。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时时翻阅的案头宝典。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提高我孙子(一个正在学习中文的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没想到我自己先沉迷进去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极其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究腔调,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娓娓道来。它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高深的语言学知识,转化成了孩子们也能理解的趣味故事。比如在解释成语的褒贬色彩时,它会用生动的角色扮演来区分哪些词汇是“正面夸奖”,哪些是“委婉讽刺”。这不仅纠正了错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语言情感色彩的敏感度。虽然我主要目标是给孩子用,但很多我自以为掌握得很好的成语,在书中被指出了我过去几十年来的“盲区”。它让我意识到,语言的河流是不断向前流动的,我们必须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才能跟上它的步伐。这是一本跨越年龄界限的优秀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手册”定位,体现了它极强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个即时的“语言急救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口语化误用”的关注。很多成语在日常交流中被过度简化或曲解,导致其原意被稀释。这本书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正,提供了在不同语境下(正式写作、日常对话、媒体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成语的指导方针。比如,它会清晰地指出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某个成语是否得体,这对于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非常有帮助。此外,作者对引证的规范性也做得非常到位,所有的解释和纠错都有据可查,这为它的权威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我看来,任何希望让自己的书面表达更具力量感和准确性的人,都应该收藏这本书。它提供的价值,远超其印刷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