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的价值应该更充分地挖掘,它绝对不光是一个文献整理,也不光是一个目录学著作,实际上最根本的,对我们当前最有用的是一个文化关系的研究史……这部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这个成果决不光是文献或目录学的,它是关于社会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都在他写书的过程中决定取舍,哪些详,哪些略,肯定都是有关系的。我们要看到绍璗所以能做出这部书来,首先是他有一个开阔的胸襟,他能够看到日本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
评分事实上《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不能单用传统版本学目录学的标准来衡量和判决。
评分沈评给严著的最后判词是:“《书录》的真正价值,只是告诉国内的学者、研究者:日本如今所藏的部分中国珍本古籍有哪些,收藏在何处,而且编著者将极小一部分的珍本,利用他所获得的日方出版的图书资料,或整段地抄录,或利用日方的著录予以汇集。如果日方没有信息可以抄录,那你也就无法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在现今,要想知道日本收藏的部分汉籍也只能靠它了”;“外行人做内行人事,难免错误多多”。照这么说,严书全是抄来的,而且竟然抄出错误多多。换言之,事情是由一个外行来写《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这样的大书,又由另一个外行来编辑并大肆吹捧。那不完全是胡闹吗,但“现今只能靠它了”。这无异于一份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书。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即使撰写中、出版前请几位肯慷慨出山救苦救难或毛遂自荐一展身手的版本学界的编目、鉴定高手来把关,又有什么用?莫非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几个穴位点一点就能起死回生?
评分正版好书。
评分此书对研究版本目录学很有价值。
评分品相好,速度快,感谢京东
评分严先生的日本汉学研究著作,多属精品。
评分乐黛云先生2007年11月在关于严著《书录》的学术座谈会上发言,其中指出:
评分此书从文化史学的立场出发,详细考察了日藏汉籍善本的版本状态、保存机构、传递轨迹、识文记事、早期日本相关文献的记载,以及汉籍文化融入日本社会生活的诸种事项。它以最基本的文本事实,论证了中日之间两千余年的文化联系,并且为东亚文化研究和“日本中国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证文本基础,也为我国古籍版本目录学在“汉籍世界传播”的层面上提供了相当丰厚的基础性材料并提升了相应的学科研究理念。它在“综合研究”的层面上显示了中国文化以“汉字”为基础,以“汉籍”为载体对日本文化与文明的生成与发展所提供的重大的与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前人关于日藏汉籍的著作大约有十几种,其中作为经典的即是杨守敬的《日本访书志》和董康的《书舶庸谭》。杨氏著录汉籍善本236种、董康著录的汉籍不到200种,前者为本《书录》的3%弱,后者为2%。清代编修《四库全书》的同时设立“四库全书馆”编撰《四库全书总目》,该《总目》收入《四库全书》“著录”的典籍3,461种,作为“存目”收入的典籍为6,793种,合计共收书10,254种,凡330万字,耗时十多年得以修成,其著录量和写作量与本《书录》约略相等。本《书录》完全为著者一人之力在20余年中独力完成。(这里比较的是“工作量”,并不是说本书要与《四库》抗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