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造价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造价原理及计价方法。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电气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定额体系、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与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与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工程量清单计价、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常用参考资料等。
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造价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造价原理及计价方法。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电气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定额体系、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与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与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工程量清单计价、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常用参考资料等。《电气造价员一本通》内容翔实、实用,是广大电气工程造价员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供从事电气工程招标文件编写、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的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及相关业务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电气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第一节 工程造价概述
一、工程造价的概念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
三、工程造价的作用
四、工程造价的职能
第二节 工程造价构成
一、电气工程造价分类
二、国际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三、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的构成
第二章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一节 工程制图基础知识
一、投影图的识读
二、剖面图的识读
三、断面图的识读
四、工程制图标准简介
第二节 电气工程施工图常用图形符号
一、电气设备常用文字符号
二、常用电气图形标准符号
三、电气工程施工图标注符号及标注方法
四、常用电气材料和设备型号表示方法
第三节 电气工程施工图识读
一、电气施工图的组成内容
二、电气施工图识读的一般要求
三、动力工程施工图识读
四、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识读
五、变配电工程施工图识读
六、电气控制电路图识读
七、电气控制接线图识读
八、电气控制、接线常用电路实例
九、火灾报警系统电气图识读
第三章 工程定额体系
第一节 工程定额概述
一、定额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二、工程定额原理
第二节 投资估算指标
一、投资估算指标的概念
二、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
第三节 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一、概算定额的概念
二、概算定额的内容
三、概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四、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五、概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六、概算定额的作用
七、概算指标
第四节 预算定额
一、预算定额的概念
二、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三、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四、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五、预算定额编制方法
六、单位估价表
七、《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简介
八、全统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分册)简介
第五节 企业定额
一、企业定额概念
二、企业定额的编制
三、企业定额的作用
四、企业定额指标确定
第四章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与审查
第一节 投资估算文件组成及编制依据
一、投资估算文件的组成
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第二节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的费用构成与计算
一、投资估算的费用构成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参考计算方法
第三节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一、一般要求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
四、投资估算过程中的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
第五章 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与审查
第一节 设计概算文件的组成
一、三级设计概算编制文件组成
二、二级设计概算编制文件组成
第二节 设计概算文件式样及表格格式
一、设计概算文件式样
二、概算表格格式
三、调整概算对比表
第三节 设计概算编制
一、概算文件的编制形式
二、概算编制的依据
三、建设项目总概算及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四、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概算编制
五、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
六、概算编制的调整
第四节 设计概算的审查
一、设计概算审查的意义
二、设计概算审查的方法
三、设计概算审查的步骤
四、设计概算审查的内容
第六章 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
第一节 施工图预算编制
一、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二节 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一、施工图预算审查的作用
二、施工图预算审查的内容
三、施工图预算审查的步骤
四、施工图预算审查的方法
第七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一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概述
一、工程量清单的定义
二、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和意义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影响因素
四、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差别
第二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费用的确定
一、清单计价模式下费用构成
二、分部分项工程费
三、措施项目费用
四、其他项目费用
五、规费
六、税金
第三节 工程量清单及计价
一、工程量清单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四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表格
一、计价表格名称及适用范围
二、清单计价表格的形式
第八章 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内容
一、变配电装置工程内容
二、蓄电池安装工程内容
三、电机工程内容
四、电缆安装工程内容
五、防雷与接地工程内容
六、配管、配线工程内容
七、照明器具工程内容
第二节 电气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变配电装置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二、蓄电池安装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三、电机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四、滑触线装置安装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五、电缆安装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六、防雷与接地装置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七、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八、电气调整试验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九、配管、配线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十、照明器具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三节 电气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变配电装置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二、蓄电池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三、电机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四、滑触线装置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五、电缆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六、防雷与接地装置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七、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八、电气调整试验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九、配管、配线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十、照明器具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九章 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常用参考资料
第一节 常用材料和设备
一、电线
二、绝缘电线
第二节 电缆
一、控制电缆
二、电力电缆
第三节母 线
一、封闭母线
二、硬母线
三、扩径导线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工程造价在控制投资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工程造价是通过多次性预估,最终通过竣工决算确定下来的。每一次预估的过程就是对造价的控制过程;而每一次估算对下一次估算的限定和约束,都是对造价严格的控制,具体讲,每一次估算都不能超过前一次估算的一定幅度。这种控制是在投资者财务能力的限度内为取得既定的投资效益所必需的。建设工程造价对投资的控制也表现在利用制定各类定额、标准和参数,对建设工程造价的计算依据进行控制。在市场经济利益风险机制的作用下,造价对投资的控制作用成为投资的内部约束机制。
3.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
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项目的投资者必须有很强的筹资能力,以保证工程建设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工程造价基本决定了建设资金的需要量,从而为筹集资金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当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时,金融机构在对项目的偿贷能力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也需要依据工程造价来确定给予投资者的贷款数额。
4.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工程造价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工程造价的体系,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它既是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又包含单项工程的造价和单位工程的造价,同时也包含单位生产能力的造价,或一个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等等。所有这些,使工程造价自身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它能够为评价投资效果提供出多种评价指标,并能够形成新的价格信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投资提供参照系。
5.工程造价是合理利益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工程造价的高低,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为了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建成更多的工程项目,总是趋向于压低建设工程造价,使建设中的劳动消耗得不到完全补偿,价值不能得到完全实现。而未被实现的部分价值则被重新分配到各个投资部门,为项目投资者所占有。这种利益的再分配有利于各产业部门按照政府的投资导向加速发展,也有利于按宏观经济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但是也会严重损害建筑企业等的利益。从而使建筑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中,工程造价也无例外地受供求状况的影响,并在围绕价值的波动中实现对建设规模、产业结构和利益分配的调节。加上政府正确的宏观调控和价格政策导向,工程造价在这方面的作用会充分发挥出来。
四、工程造价的职能
工程造价的职能除一般商品价格职能以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职能。
前言/序言
安装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较大,而且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与长期正常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安装工程行业正逐步向技术标准定型化、加工过程工厂化、施工工艺机械化的目标迈进。随着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的发展和建设市场的开放,安装行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无论是在大中型工矿企业,还是现代公共建筑、民用住宅中,安装工程都展露锋芒,尽显朝晖。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造价员等是安装工程施工所必需的管理人员,他们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装工程项目能否有序、高效地完成,也关系到广大安装工程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安装工程行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安装工程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与制订,同时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有国外大量安装工程先进技术的引进,这些都对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满足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需求,我们组织安装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深入调查安装工程现状的基础上,以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为对象,编写了这套《安装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一本通系列丛书》。
《安装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一本通系列丛书》共包括以下分册:
1.电气施工员一本通
2.水暖施工员一本通
3.钢结构施工员一本通
4.电气造价员一本通
5.水暖造价员一本通
6.钢结构造价员一本通
智能制造时代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实践 本书概述: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浪潮的深入推进,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手册聚焦于当前最前沿、最具实战价值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旨在为电气工程师、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项目经理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项目实施与管理指南。本书内容涵盖了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核心设备选型、软件开发与调试,到现场集成、项目交付与后期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尤其侧重于复杂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一部分: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基础与规划 第一章: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系统集成新范式 1.1 工业4.0与智能工厂的集成需求: 详细解析物联网(IoT)、边缘计算、云计算在现代工厂架构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带来的集成挑战与机遇。 1.2 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PLM): 建立基于敏捷与瀑布混合模型的项目框架,明确各阶段的关键交付物(Deliverables)和里程碑(Milestones)。 1.3 需求获取与规格定义: 深入探讨如何从模糊的业务目标中提炼出清晰、可量化、可追溯的电气与自动化需求规格说明书(URS/SRS),强调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的平衡。 第二章:电气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方案的顶层设计 2.1 架构设计方法论: 基于ISA-95或Purdue模型,构建分层、分区、分域的控制系统架构(L0到L4层),重点讨论OT/IT融合的接口设计原则。 2.2 冗余与可靠性设计: 针对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场景,系统性介绍热备用(Hot Standby)、容错(Fault Tolerance)及故障转移(Failover)技术的应用选型与配置要点,包括双PLC、冗余网络和电源系统的设计规范。 2.3 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 深度解析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 PROFINET, Modbus TCP)的选择标准、拓扑结构优化,以及OT侧的网络安全基础防护策略(如VLAN隔离、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应用)。 第二部分:核心技术选型与深化设计 第三章:先进控制系统(DCS/PLC/PAC)的选型与配置 3.1 核心控制器选型依据: 综合考虑处理速度、I/O点数密度、通信带宽、行业标准兼容性及生命周期支持,对比主流品牌(如西门子、罗克韦尔、ABB、施耐德)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3.2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集成策略: 探讨在流程工业中,如何实现DCS与MES/ERP系统的无缝对接,尤其关注控制策略的集中管理与分布式执行。 3.3 安全仪表系统(SIS)的独立性设计: 详细讲解SIL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的确定、SIS的硬件选型(如安全PLC/ESD系统)以及与基础过程控制系统(BPCS)的隔离措施,确保功能安全。 第四章:驱动与运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实践 4.1 变频器(VFD)的选型与调试: 覆盖电机选型、负载特性分析、VFD的控制方式(V/f、矢量控制、伺服控制)选择,以及高效节能运行参数的设置。 4.2 高性能伺服与运动控制: 针对精密装配、包装和机器人应用,阐述多轴同步控制(如电子凸轮、刚性高速同步)的实现技术、总线选型(如EtherCAT)及系统响应时间优化。 4.3 制动与保护: 探讨制动电阻的选配、再生能源回馈技术,以及针对电机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的保护回路设计。 第五章:人机界面(HMI)与数据采集(SCADA/MES接口) 5.1 有效人机工程学设计: 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直观、高效的HMI画面布局,包括报警管理、趋势分析和操作权限划分。 5.2 SCADA系统的数据结构与历史记录: 设计高效的历史数据库结构,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满足合规性审计要求。 5.3 制造执行系统(MES)接口标准: 重点讲解OPC UA作为跨平台数据交换标准的应用,实现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向MES层的实时、规范化传输。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调试与交付 第六章:电气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落地执行 6.1 柜体设计与EMC/EMI防护: 详细介绍控制柜的电气布局标准、接地系统设计(单点接地、混合接地)对电磁兼容性的影响,以及屏蔽措施的应用。 6.2 现场仪表选型与接线: 针对传感器(温度、压力、流量)和执行器(阀门)的抗干扰选线材、电缆桥架的敷设规范,以及本安(本质安全)电路的设计与校验。 6.3 严格的施工检验与测试(FAT/SAT): 制定详细的出厂验收(FAT)和现场验收(SAT)清单,重点关注I/O点位的逻辑正确性、环路调试的完整性与系统联动测试的有效性。 第七章:软件开发、集成调试与故障排查 7.1 控制逻辑的标准化开发: 推行结构化编程和模块化设计,应用IEC 61131-3标准,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7.2 集成调试策略: 采用“自下而上”的调试流程,从单设备测试、I/O点验证、基础回路调试,逐步推进到复杂联锁和工艺流程验证。 7.3 常见集成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针对通信中断、数据漂移、周期性误报警等复杂集成问题,提供系统化的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和快速定位技巧。 第八章:项目收尾、知识转移与全生命周期维护 8.1 文档归档与竣工交付: 规范化竣工图纸、程序源代码、测试报告、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的编制与交付标准,确保资产移交的完整性。 8.2 客户培训与知识转移: 设计分层级的操作员培训、维护工程师培训和系统管理员培训方案,确保用户能够独立运行与初步维护。 8.3 系统健康监测与远程维护: 探讨如何利用诊断工具和远程访问技术(VPN/工业云平台)建立设备的远程健康监测体系,实现预防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 附录: 工业通信协议技术参数速查表、常用电气元件选型指南、项目管理关键工具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