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考古學概說
導論
一、什麼是考古學
二、曆史學還是人類學
三、考古學的目標
四、發展梗概
第二部分 考古學簡史
第一章 瞭解人類的過去
一、認識人類的古老性
二、古物學與金石學
三、三期論
四、類型學與地層學
第二章 發現人類的過去
一、埃及
二、美索不達米亞
三、愛琴海地區
四、美洲
五、中國
第三章 學科的進步
一、進化論與進化考古學
二、曆史編年與文化曆史考古學
三、文化適應與新考古學
四、思想意識與後過程考古學
五、反決定論的“能動性研究”
小結
第三部分 考古技術
第四章 發現與勘探
一、發現考古遺址
二、遺址的記錄
小結
第五章 考古發掘
一、發掘的組織
二、研究設計
三、發掘的類型
四、發掘的過程
五、發掘記錄
六、特殊發掘問題
小結
第六章 斷代與年代學
一、相對斷代
二、絕對年代測定
小結
第四部分 考古學研究
導言
第七章 技術與器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金屬
四、骨器
五、木器
六、玉器
七、貝殼
小結
第八章 生態與經濟
一、植物考古
二、動物考古
三、食譜
四、古病理
五、農業起源
第九章 聚落形態與社會分析
一、聚落考古
二、遺址域分析
三、人口
四、分子人類學
五、社會結構
六、貿易
七、宗教與信仰
小結
第十章 探索與闡釋
一、文化曆史學的途徑
二、文化過程研究
三、後過程研究
四、能動性研究
小結
第十一章 公共考古學
一、考古學的危機
二、考古學的公共意識
三、保存理念
四、考古學的專業標準
五、考古與公眾
小結
附錄一 學術資源
一、工具書及圖錄
二、目錄索引
三、考古文物辭典
四、學術期刊
五、叢書
附錄二 關鍵詞
一、術語
二、概念
三、流派
推薦閱讀文獻
後記
序言
現在,考古學仍被一些人認為是在尋找古董、挖寶、發現記載和傳說中失落的古代民族和文明。確實,早期考古不是為瞭尋找珍寶就是為瞭好奇和興趣,比如埃及的早期發掘就是為瞭搜尋值錢的文物,為歐洲的貴族和博物館提供藏品,而英國早期的發掘則是齣於上層貴族的閑情逸緻。1844年,一次對八座古墓的發掘,就是以豪華的宴會和嚮來賓展示齣土文物及主人的古董收藏而達到高潮。墨西哥和危地馬拉的瑪雅文明最早也是由一位美國旅行作傢發現的,他們的調查也以遊記而非考古報告的形式流傳於世。
今天,重大的考古發現也常是新聞媒體的頭條。中國猿人頭骨、殷墟、滿城漢墓、馬王堆漢墓、秦始皇兵馬俑發現的傳奇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這些重要遺址已成為世界各地來訪者的必遊之地。因此,考古學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對於這門學科的目標、研究方法和麵臨的問題卻鮮為人知,考古學基本上還是少數專業人員從事的象牙塔裏的學問。然而,社會發展和這門學科的前景卻存在不協調之處。因為,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使得人類社會正麵臨自然資源和地下文物資源日趨枯竭的危機。在達到現代文明的發展階段後,我們既會對遠古人類的生活産生好奇,也會懷念以前那種簡樸的生活,提倡返璞歸真的理念。因此,考古學不隻是瞭解我們遙遠過去的一門學科,它也和我們目前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旅遊成為國民的一種主要休閑方式的時候,造訪國內外名勝古跡和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考古學也應從專傢的象牙塔裏走齣來,嚮民眾普及考古知識,培養他們理解、欣賞和保護文化遺産的水平,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和修養。
後記
在筆者已經齣版瞭一本教材《當代考古學》,且另有兩本歐美考古學教科書《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及《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已被引進、翻譯和齣版的情況下,再寫一本《考古學研究入門》顯然具有一定的壓力。何況,這套入門叢書有一定的寫作體例和要求。因此,我隻能采取取長補短的方法,根據中國讀者和學術背景,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參考中外各類考古學教科書的優點,來撰寫這本《考古學研究入門》。
在《當代考古學》中,我曾提到我國以前的考古學通論教材,都以斷代分期框架來介紹不同時代的物質文化特點,是一種教授知識而非訓練方法的指導理念。這樣的教材和課程無疑隻能讓學生識彆齣土文物的時代特徵和時空分布,在方法方麵也局限於一些概念和原理。與此同時,訓練田野發掘技術被視為考古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至於如何對考古發現進行分析、思考以及闡釋一般並未引起關注,它認為考古發現自己就能夠提供答案。
現在我們認識到,考古不隻是一種田野的操作技術,也不僅局限於分辨文物的特點和時空分布。它已發展成為一個探索範圍極為寬泛、分析手段極為多樣、幾乎涉及人類經驗所有方麵的研究領域。長期以來,類型學和地層學被視為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於是類型學研究從方法變成瞭目的。現在考古學絕不隻用一種方法,考古學傢為解決和探索不同問題,在不斷創造和發明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在高新科技的幫助下,考古學已經從物質文化的器物研究擴展到其他各個方麵,已經使我們能夠瞭解人類曆史上的許多細節,並在理論指導下解決曆史學和其他人文科學關注的問題。
文摘
一、什麼是考古學
在中國,考古學與許多自然科學一樣,是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一門學科。經過80餘年的發展,與歐美的考古學有瞭相當大的差異,這既是由於中西國情的不同,也有長期以來缺乏持續學術交流的原因。本書想從學科整體發展的角度對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做一個簡介,作為對瞭解這門學科的入門指南,也希望對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考古學水準有所助益。
“考古學”一詞對應英語的archaeology,其詞根arche源自希臘文pxot,意思是“開始、來源、起源”,它與古希臘哲學傢對萬物本源的探究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如亞裏士多德所言:“追求的最佳途徑就是從開始追隨事物,觀察它們如何産生以及它們如何發展。”但是在歐洲中世紀,archaeology用得很少,而其探索的領域是在其他方麵而非專指人類的曆史,這是因為《聖經》為人類和世界的來曆提供瞭經典和權威的描述和結論,所以無需人們加以深究。然而,中文“考古學”的詞意卻有著傳統國學考證的意味。這是因為19世紀末,日本早在中國之前引入瞭考古學,為瞭替archaeology找到閤適的對譯,日本學者從中國宋代呂大臨《考古圖》的書名得到啓發,將其譯為“考古學”。
· · · · · · (
收起)
作為介紹考古學科的入門手冊,《考古學研究入門》主要是對這門學科的概念、發展簡史、研究目的和範圍,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的領域,這門學科麵臨的問題以及與公眾的關係做一個約略的介紹。
附錄關鍵術語(漢英對照)和閱讀文獻,可以讓大傢瞭解國內外學界對這些術語的準確錶達,並且讓對某些內容感興趣的讀者瞭解進一步擴大閱讀的路徑。
《考古學研究入門》的內容和格式參照瞭多本英美齣版的考古學教材,追蹤國際學術前沿,麵對中國讀者,針對國內學科特點,取長補短進行編寫。《考古學研究入門》設想的讀者對象,是大學考古學、博物館學及曆史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時也適閤於在第一綫從事考古研究的專業人員,以及對考古文物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閱讀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