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3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李杨,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光晕——文化政治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即出)等。编著有《读电影——经典艺术电影》《读电影——最新艺术电影》《深圳新文学大系》等。
本书跳出“重写文学史”的怪圈,将文学史问题置于“知识考古/谱系学”的视域,其关注重心不是“历史本身”,而是构造“历史本身”的解释、工具和方法。通过探询各种以“文学”或“文学史”为名的话语之所以产生的条件,追问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是在哪些潜在的框架中展开的。
正如作者在阐述中不仅仅借助了文学领域的知识资源,还广泛涉及文化史和当代哲学,这本书的启发意义也不限于文学专业,而是对理解普遍的人文学科的现代建制都有帮助。
##宏观框架与细部论述皆能令人心折!在“知识考古/谱系学”的视阈下处理文学史问题,可谓是雄心勃勃,具体涉及到“历史/制度/反文学史/中国性/现代性/文学性/个人性/日常生活/中国问题/中国方法”时,也创见层现。 福柯在将对象历史化的同时始终不忘记将自己历史化。他一再反对把自己变成“福柯主义”。他反复强调:“我在某一特定领域工作,我并不创造一种普遍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论。”(《权力的眼睛》页33)如果我们记住了福柯的提醒,如果我们能够将福柯历史化,并进而将我们对福柯的理解历史化,我相信我们能够理解福柯的意义,也将因此理解我们自己的工作。(390) 无论作为学术史还是个人生命史的一个部分,维持本书的原貌都比改写或“补救”更有意义,这样可以保留原有思路的运行轨迹及其所针对的问题情境。(18版后记)
评分 评分##五年前标注的时候提到了“要重读”,结果重读之后发现其时的激动已经消逝。深入历史比泛泛而谈要难
评分##编辑不仔细,错讹很多
评分 评分##编辑不仔细,错讹很多
评分 评分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