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瞬间的触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王瑶,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1992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 年入选荷兰乔普? 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 年—2003 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瞬间的触觉》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王瑶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王瑶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王瑶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王瑶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王瑶的摄影体会和观点。王瑶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和色彩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还谈到了摄影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作者还把摄影融入到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谈到了她对于影像的展示与传播的思考。作者还对中国摄影人提出在继承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期待。 本书值得广大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学习借鉴。
##没看文字,只看了图片,觉得很不错。
评分##十四篇随笔加上一篇前言,只是匆匆瞥过,作者的思考算不上深刻,文笔不算甚好,像是中学生作文。闲着没事做,把十五篇文章中“某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句式数了一数,共有六十五处…… 至于摄影……作者想要通过一国一集别的方式来表达家园主题太过宏大,缺少应有的融入、感悟和深刻的理解,大多数的作品像是蜻蜓点水,感情空泛,感染力实在不强。(这一点作者本人也在文中指出了)相比之下,最后一篇巴中可以明显看出要强上不少。算是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吧,是创作者的精神土壤,作家离不开,导演离不开,摄影创作者同样也离不开。
评分##【摄影随笔】 两个下班回来的晚上翻完了这部,但很难给分,有人说它文笔差照片好,也有人说它照片好文笔差, 让我说,作者的文字是可见其思考与想象的痕迹的,但是技法实在单一,隐约有几分高中应试套路文的感觉。 照片的话,不能说全部都能打动我,但是有几张实在震撼,比如说《雪地上的女人》《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风筝》等。 认知层面上来说,她提到的一个点我比较认同,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的影像,即便再精致,最终也不能打动人心。”虽然说我很讨厌这种生硬绝对的句式,但扪心自问,相比于网上各种摆拍及后期处理的艳丽精致的图片,我更喜欢拍些自然状态下的人情与风光,或者说我更倾向于拍些“真”的东西。
评分##我真心觉得还不错,辞职之前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几次,每次感觉她都像个洋娃娃被来回摆弄,却未曾去看过她的作品,有点惭愧啊!很多作品真的很棒,不光光影效果还是内容意境都很好,就是文字少许矫情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文字就不要看了。影像确实不错,至少不少图片冲击力很强。比当下某些流于俗套的图片好太多 写的比较散,有点像个人影集备忘录合集,解释了许多图片的场景和意蕴。虽然认同阐释可以给照片增色点亮人文价值,但是感觉过度附言会降低图像本身的冲击力,并且同一化各人的解读。 记录一些灵感tips(“影性”表现的是摄影师的风格,这真的很重要。“如何发力”的部分讲的太少...
瞬间的触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