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1
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霍安治,1976年生人,从商多年,对抗战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兵器》杂志发表相关论著多篇。
冯杰,1977年生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革中央《团结报》文史专栏作者,著有《漓江烽火:桂柳会战》等书,并在《军事历史》《国际展望》《兵器》《世界军事》等刊物上发表过几十篇相关文章。
进入20世纪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一)制约中国野战炮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合金钢技术与骡马,前者导致无法自制炮管和批量化生产,后者致使火炮机动能力严重受限,乃至不适于中国战场的使用。(二)德国军事顾问团队对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军的战力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炮兵层面,其结果就是中国野战炮兵在技战术层面与日军相比并不落后,并打出了不少光辉的战例。(三)技术兵种在任何时期都是奢侈品,其时世界各国的主要兵工厂对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趋之若鹜、竟相伸出橄榄枝,但先进野战炮的价格近乎天文数字,积贫积弱的财力不足以大规模购置。最后,要想形成可靠的作战能力,必须全面实现自立自强,兵器、训练、人才,一项也不能缺。
评分##展卷虽偶然,读来发现原是相当着功夫之作。从合金钢革命、铸炮设计、炮兵用具、拖曳条件等,论及各国炮兵理论,射测观通炮之实践,技术分析与档案解读皆备,所涉面虽广,却能不流于泛泛之论。作者谦逊,以此作品为引玉之砖,然非深耕火炮专业多年者,想来必不能成此佳作。可惜主体论述迄于37年,即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伊始,予人意犹未尽之感算是本书的一大遗憾。
评分 评分##有些台湾解说腔。
评分##给作者的专业和认真打五星,强烈推荐。 读了这书后,就能分别军事书籍中,什么是精品,什么是垃圾了。
评分##不喜欢作者说书式戏谑浮夸的文风和部分主观臆测,但这本书的综合质量还是不错的。
评分 评分##抗战前中国炮兵发展不顺的主因有二:缺好钢、好马,也就是特种合金钢冶炼与马政的落后。晚清时西方尚未掀起合金钢革命,故清廷还可以勉强制造符合世界标准的火炮,但北洋时期各路大帅们出于实用主义考虑,纷纷走“洋行建军”的道路,依赖进口外国武器,结果进口的野战炮不是性能良莠不齐,就是没有骡马能驮得动。等到国民政府接手政局时,中国的军工、炮术、马政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主流水平。很多人说国民政府的军工建设还不如晚清,却没有看到正是北洋的爱国大帅们在世界军事突飞猛进的间战期将中国军工业糟蹋得一地鸡毛,而国民政府在几年内做的实事比之前十几年都要多,可惜这个烂摊子实在来不及收拾。研究历史需要宏大叙事,也要看到精密复杂的技术细节,至少要有意识去了解一些。没有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不要轻易断言为好。
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