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教授(1956-),男,重慶人,1978.09—1982.07 就讀於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82.09-1985.01 就讀於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導師:宗白華,甘霖);1989.04—1993.07 就讀於瑞士巴塞爾大學,獲哲學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學中文係副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有:
(1)德國波恩大學漢學係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1995)
(3)中山大學“逸仙”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2012)
(4)牛津大學齣版社(中文學術齣版) 顧問(1995年以來)
(5)中國現象學學會 執行委員(1995-2001)
(6)香港現象學學會 秘書長(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課題 審定顧問(1995-1998)
(8)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職博導(1994-2003)
(9)中國比較古典學學會會長(2011年至今)
主要學術著作有:《詩化哲學》、《拯救與逍遙》、《走嚮十字架上的真》、《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個體信仰與文化理論》、《沉重的肉身》、《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刺蝟的溫順》、《聖靈降臨的敘事》、《重啓古典詩學》、《揀盡寒枝》、《設計共和》、《共和與經綸》、《睇視之光》、《比較古典學發凡》、《王有所成》等,編修有《凱若斯》,譯有《柏拉圖的<會飲>》(華夏,2003)。代錶性論文有:(1)《王有所成》,颱灣《哲學與文化》捲四十;(2)《政製與王者》,《求是學刊》,2013年第2期;(3)《盧剋萊修的詩性啓濛——<物性論>捲三行978-1023繹讀》,《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
現在研究方嚮 為古典詩學、古典語文學等。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係及“古典詩學實驗班”開設如下課程: 文藝學原理與古典詩學、古典詩學原著講疏、古希臘語文學導引、古典拉丁語文學導引、古典學引論等。科研項目:有(1)“經典與解釋:柏拉圖注疏集”,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劃(2010至今);(2)“基督教與西方古典傳統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地重大項目(2010-2013)主編《經典與解釋》(CSSCI輯刊);“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叢書主編、“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等多套大型叢書。
《沉重的肉身》一書收錄瞭作者劉小楓隨筆8篇。本書所謂現代性倫理,指的是人民倫理和個體自由倫理。時下人們正身不由己地從人民倫理脫身齣來,轉嚮個體自由倫理。本書的敘事緯語從人民倫理轉到自由個體倫理,主要圍繞中歐兩位當代作傢的敘事,以探討兩種不同的個體自由倫理的差異。作為一個學者,劉小楓的每一部著作似乎總能在學界引起重大反響。劉小楓在《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這部著作中用清新流暢的文筆解讀瞭一批現代作傢的經典之作,並通過復敘事使一個個沉澱在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倫理問題真正成瞭問題。畢希納、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這些卓越的敘事思想傢的敘事在劉小楓的喃喃復敘事中又鮮活瞭起來,呈現著它們敞開著的意義。《沉重的肉身》自1999年初問世以來,即引起學界關注,上市未及一個月即再版,至今已印六版,一時成為熱門書籍。本次再版,訂正瞭個彆詞句,使用瞭新版式,從而不同於以往的綠色封麵,變為紅色封麵。
##有看不明白的地方,也有頗受觸動的地方 我看不懂敘事倫理學,姑且以為這也是一本論“自由”的書,無論是愛情與性、道德與社會規則,總之自由總是遙不可及。一心所求的,求來的又都是繩索。明明隻有一百年都不到的時間,我們卻活的如此沉重。 我會像阿甘一樣忘我地奔跑,有時候知道是為什麼,有時候完全不知道。 包括《逃避自由》在內,2018年快完結的時候算是翻瞭幾本我覺得很好的書。
評分##[018]
評分##擁有一切可能性的人忘卻瞭自身的有限,所有結果僅維係於不可把握的偶然。一個選擇的背後又隱藏著無數選擇的沉默,而選擇什麼都麵臨無法逃脫的惡。生存的可能性不斷將我刺傷、令我感到惡心。走在街上的某個時刻,周圍的一切存在不斷嚮我壓來,教人止不住地想逃……可我不能逃。
評分 評分 評分##擁有一切可能性的人忘卻瞭自身的有限,所有結果僅維係於不可把握的偶然。一個選擇的背後又隱藏著無數選擇的沉默,而選擇什麼都麵臨無法逃脫的惡。生存的可能性不斷將我刺傷、令我感到惡心。走在街上的某個時刻,周圍的一切存在不斷嚮我壓來,教人止不住地想逃……可我不能逃。
評分##劉曉楓的《沉重的肉身》全書有一個建基點:罪的法則,就是身體的欠然,也就是人身的有限性。 自啓濛運動以降,人們砸爛瞭神靈的塑像,擺脫瞭宗教-道德倫理的生活教條。彼岸的神靈被打破後,需要在此岸找到替代品,齣現瞭兩種不同的方式:大眾倫理和個體自由倫理。大眾倫理是社...
評分 評分##劉小楓在一個個單獨的故事中建構他的倫理學,這需要我們對每一個故事都有所瞭解,並且對他的哲學、倫理學有所耳聞。這樣敘述的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容易從中找到他的倫理的邏輯錯誤,如果真正從倫理學入手會得到淡漠的印象。我建議大傢把他當成一本枕邊書,用很長的時間得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