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

翦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硕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代 序:我们陌生的形象 / 许宏
引 子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第二章 大禹治水真相 :稻与龙
第三章 二里头 :青铜铸造王权
第四章 异族占领二里头
第五章 商族来源之谜
第六章 早商 :仓城奇观
第七章 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第八章 武德沦丧南土 :盘龙城
第九章 3300 年前的军营 :台西
第十章 殷都王室的人祭
第十一章 商人的思维与国家
第十二章 王后的社交圈
第十三章 大学与王子
第十四章 西土拉锯战 :老牛坡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史诗与考古
第十六章 成为商朝爪牙 :去周原
第十七章 周文王地窖里的秘密
第十八章 《易经》里的猎俘与献俘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第二十章 翦商与《易经》的世界观
第二十一章 殷都民间的人祭
第二十二章 纣王的东南战争
第二十三章 姜太公与周方伯
第二十四章 西土之人
第二十五章 牧野鹰扬
第二十六章 周公新时代
第二十七章 诸神远去之后
尾声 :周公到孔子
后 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李硕中国史 开篇之作

许宏作序;罗新+许纪霖+刘苏里+杨斌一致推荐

许宏:“这书读起来就让你放不下,最后,我要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了。”

★界碑: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

本书带有界碑性质,作者攀爬到了该研究领域的顶端,还将是同类研究和写作绕不过去的作品。

同时,它还设立了一个出发点:凡对古典中国思想、信仰、伦理、风俗,以及政治、制度有兴趣的研究者或普通读者,可以先从这本书开始你的探索。

该部作品还是过往几十年社会承平和财富积累的结晶,让我们在再次进入幽暗的历史通道前,一窥我们这群人何以如此,何以至今。它将予我们鼓励,认识自己,直面未来。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办人

★数学家的逻辑,文学家的想象

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要数学家的逻辑,还要文学家的想象。由此观之,李硕的《翦商》,宏大处堂堂正正,细微处绵绵实实:详述了人祭现象在早期华夏文明的出现和消失,以及为什么“武王克商”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权更替,更是华夏文明形成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因此,我愿意以“商周变革”来归纳李硕的洞见: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这场变革比两千年后的唐宋变革的意义更深、更远!

——杨斌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作者

★用考古成果读懂玄奥文献,重构武王伐纣的历史认知

在传统的上古历史叙述中,商周易代的面目是模糊的。对于背后的细节,我们知之甚少。纣王“无道”的表现有哪些?商朝王室的贵族生活是怎样的?商朝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祭祀之间有何秘密?本书运用大量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对应甲骨文卜辞及《易经》卦象,将费解的言辞重新释义,为读者揭开了华夏上古历史中重要的一页。

王国维之后,商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而李硕则把这一重要性,形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再现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

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沿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杀人献祭的风俗,并在商朝登峰造极。周文王因受商纣王怀疑而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长子伯邑考也被纣王献祭。此后,文王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并记录了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书从人祭开始,讲述了商朝的祭祀与战争为何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及殷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掘上古时代的人文精神,追忆华夏文明的启蒙熹光

向起源回溯,商周易代正是华夏新生的起点。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周朝所开启的礼乐文明,取代了商朝的鬼神文化;周公和孔子的人本主义,战胜了武丁与纣王的“宗教神秘主义”,为中国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石。

★青年历史学家、《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重磅新作

李硕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等有影响力的历史著作;本书则深入上古史,用鲜活的叙述,深入探索了商人与周人的民族起源、信仰习俗、战争军事与日常生活,将故纸堆与遗址变成了生动的情节故事,用史料赋神话中的人物(姜太公、周文王、商纣王……)以血肉。

【内容简介】

“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好。可以接续李峰的《西周的灭亡》联读,作为夏商周三代的上下篇。

评分

##从《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铁马楼船刘寄奴》到《翦商》,部部都是拿起停不下来。绵密的文献,缜密的解析加上那种脑洞! 人祭人殉人奠基。远隔千年,未见考古现场,隔着转述的纸面,依然感到无比压抑。作者在后记里说的那种写作体验,一个律师能想到的恐怕就是大半夜看尸检报告了,但还是不及其万一吧。 历史有时候会开很血腥的玩笑。商人的血腥杀祭被掩埋,可华夏新生里的后世,零售变批发,血流漂杵白骨累累不知几何。 即便在承平时,像长城那样,修在今天路网加持下尚且难爬的工程,不知算不算另一种献祭。包括但不限于纳粹德国、军国日本以及无数冲突族群,把人民驱赶到进战壕,又是在给谁献祭? 人们似乎总是高估文明程度。 正好在国际庄,想去书中提到的藁城台西遗址,河北省博也应该挺好看。

评分

##人殉和人牲,是全球范围内超越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现象,我认为用这个作为商王朝、商文明的标签是很窄的。周也人殉,直到明,人殉还在继续。商,中国信史的开始(对不起我不赞同夏是存在的),有了妇好这样的收藏家,有了完备的礼仪,有了君权和神权的绞缠。现代人很难想象杀人祭祀的场面,又非常容易接受牺牲个把人换取一部分人的安全,“牺牲”的本意是什么来着?所以,什么是文明?2022年比牧野之战那一年更文明吗。

评分

评分

##填补知识空白的好书。夏王朝仅从二里头遗址考古不能证实其存在。以玄鸟诞世,信奉上帝,赶着水牛群游弋在北中国的商族灭掉了夏。这个王朝有秦汉气势,二百年不断拓土,早商才是中国历史第一王朝。他们掌握青铜器制造,并且拥有制造巨型仓储和殖民城堡的能力。商族认为天帝与人间同在,他们必须用人祭侍奉天上的祖先,考古中大量残暴却极有逻辑的杀戮让人瞠目。这种国家宗教在九世之乱,武丁中兴后有改革的迹象,商王自命为帝,到纣王时这种宗教叛逆导致了大规模的暴行,殷都陷入动荡。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他推算出六十四卦,奠定了万物皆在流变的哲学思想,不再认为商应该永垂不朽。文王死后,武王灭商,纣王自焚是对上苍最高的献祭。此后周公着手改造华夏文化,废除人祭,他创造了以德为核心的礼乐价值观,对世界做出了新的解释,奠定了中国人的基础性格

评分

##不要看书名这么文绉绉,这本书非常刺激,它的主题是:人祭。再展开讲讲就是,形同宗教信仰的全民性人祭现象,在早期华夏文明的出现和消失。其实,拿活人献祭利维坦,这事也依然时时发生,只是杀得更文明雅致了。算了,莫论今日事,不如读商周史吧。至少在历史的外壳下,依然拥有表达的自由。

评分

评分

##大处恢弘、小处绵密的杰作。主要讨论了商的人祭。1、早期商族是游耕族群,长期从事游牧和贸易,熟悉东方各部族,懂得利用宗教的神秘感和威慑力,善征战。2、人祭是商朝的国家宗教,也是商族的全民宗教,是商人区分异族、构建族群认同的手段,王权和神权高度复合。3、在商人眼里,世界是冷酷的,充满杀戮、暴力、掠夺,鬼神喜怒无常且干预人间事务,鬼与人事存在因果关系;而周人的易学思想则强调事物的相互关联,以及事物的可变与无常,更为理性。4、商王信仰的上帝代表了祖先的利益,周人则改良了上帝的含义,上帝成为一种普世的道德教化。5、周武王翦商后,对人祭的痴迷,以及“商化”,充满了历史的轮回与宿命感。6、强调了周公废止人祭的“隐史”。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