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龍應颱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親愛的安德烈》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龍應颱
連結的“份”/安德烈
第1封信 十八歲那一年
第2封信 為誰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國傢
第4封信 年輕卻不清狂
第5封信 對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沒有時間革命?
第8封信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兩種道德
第10封信 煩惱十九
第11封信 陽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讓豪宅裏起戰爭
第13封信 嚮左走,嚮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學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樹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鎮
第17封信 你是哪國人?
第18封信 哪裏是香格裏拉?
第19封信 問題意識
第20封信 在一個沒有咖啡的城市裏
第21封信 文化,因為逗留
第22封信 大學生哪裏去瞭?
第23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養
第24封信 裝馬鈴薯的麻布袋
第25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6封信 二十一歲的世界觀
第27封信 給河馬刷牙
第28封信 第二顆眼淚
第29封信 KITSCH
第30封信 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1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
第32封信 人和詰問
第33封信 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
第34封信 獨立宣言
第35封信 偉大的鮑布·迪倫和他媽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颱離開歐洲,返迴颱灣,就任颱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迴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颱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

於是,母子倆用瞭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颱“認識瞭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瞭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瞭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睏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瞭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彆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評分

##用“太贊瞭”來形容還是嫌蒼白。

評分

##對我來說就是看和我差5歲男生18歲時的世界觀和我現在有什麼差距,一個生活在德國的男生會和生活在北京的我在思想上有什麼差彆,他是怎樣處理和傢長的代溝的…總之對於我這是一本可以讀很多遍的書

評分

##可以用來正一下現代人粉碎的三觀。但是說到底還是一本讓人不討厭的雞湯文文集:說的都是容易,做來難。

評分

##略矯情

評分

##我實在很好奇母子之間的對話居然是關乎天下蒼生關乎人生哲學關乎嚴肅的生活態度,難道不應該是最近沒錢求打錢最近生病瞭最近談女朋友瞭最近學習不太好之類的麼?

評分

##略矯情

評分

##母子通信挺好的方式。但是全書讀起來卻是怪裏怪氣的。然後,我明白瞭,這母子倆眼界所限。睏於自己的世界,雖然處於多文化狀態中,卻並不能真正去瞭解,擁抱不熟悉的文化。尤其是剛剛讀到的關於香港沒有社區一說。其中有個讀者來信太對瞭,茶樓吃茶就是香港的社區文化。而這對母子對此視而不見,執意尋找歐洲的咖啡館文化。倒是老二菲利普懂得尊重文化。說到底,龍應颱還是個沒有根的人,沒有identity的人。她自己說她說難民的孩子,大陸難民的孩子。跟現在洪秀柱的說法一樣。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書還是不錯的。希望以後我傢娃兒們大瞭,跟我還能有很密切的交流,讀懂對方。

評分

##有生之年,活著的時候,母子能有這樣的對話,實在難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