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
60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70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90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
约翰·列侬、鲍毂·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园、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总总不公时的呐喊?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看不下去 整个一怨妇~
评分##是很像仅仅罗列没错,但可能这是一本时间越久越会觉得可贵的书。当眼下在发生的事让你觉得青年人有骨气无出口,你会多么怀念从前,怀念又愤怒。
评分##一定要还原到当时当地的语境下才能懂得摇滚乐那些愤怒和痛苦的所指,别让反叛只是一种标榜的姿态和消费的方式。稀里糊涂听过的很多歌现在才明白它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点醒自己的书,应该给五颗星。
评分##从第一开始的热血沸腾到现在的怀疑丛生,读这本书的经历让我开始正视到底所谓的反抗,或者具化来讲摇滚乐的反抗到底是什么样的。
评分##到底是大野洋子还是小野洋子
评分##从第一开始的热血沸腾到现在的怀疑丛生,读这本书的经历让我开始正视到底所谓的反抗,或者具化来讲摇滚乐的反抗到底是什么样的。
评分##我们的愤怒里不要说音乐,连清楚明白的说话都没有——还不是被气急了。
评分##我也相信有时候一首三分钟的歌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甚至改变世界
评分##並沒有構成系統且深刻的歷史體系的寫法,有不少廣義上的知識,深刻的見解差之。為寫而寫為例而例。歷史固然重要,改變歷史的那些樂手毫無疑問是主體,卻非全部。聲音是媒介是傳遞此間憤怒的介質,看此書來看,只剩下空洞的搖滾,朋克,金屬這些無形的詞語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