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的广场协议是“二战”以来国际货币合作方面最重要的范例,其直接目的是扭转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的局面。美元汇率在此前的五年间升值了一倍,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因此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美国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下降在国会中引发了规模空前的保护主义,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崩溃的威胁。因此,广场协议的最终目的,是避免一场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的贸易战。
“广场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主要的经济体,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五国集团很快达成共识:全球贸易体系处于风险之中,唯一可行的应对策略就是大幅调整汇率。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元下跌了30%以上,而日元和马克的升值幅度超过了50%。经过两年的常规时滞后,美国贸易逆差(以及关键的日本贸易盈余)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收窄了一半。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压力因此消退,没有推行任何重大的贸易壁垒政策,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得以维系。
中国是广场协议的主要受益者,其经济改革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并自80 年代非常成功地融入世界经济。五国集团国家间失衡的加剧,尤其是其他四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弹,原本可能会扰乱世界贸易体系,从而限制甚至破坏中国对世界的开放,而开放在中国飞速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外,日元的大幅升值,以及作为汇率调整一部分的韩元及新台币的后续升值,都有助于中国相对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地位。因此,广场协议纠正的这些失衡,尤其是成功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管理美元》是对广场协议的起因、谈判、实施和早期结果的权威分析。英文原版图书出版于广场协议签署三年后,《朝日新闻》前总编船桥洋一先生,基于对112位广场会议参与者的直接采访,分析展示了参与广场会议各方的实力、决策者间的意见分歧以及促进协作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对各个方面给出了详细且权威的记录。
这本书曾获得1988年吉野作造奖,对于中国应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有重要的现实和参考意义。
##历史太相似了吧。国内政策的外部效应或国家担负的区域、国际责任,应当纳入政策制定时的考量。相比三十年前,历史似乎在退步,政治家们在退化。
评分##事实部分只有时间顺序清晰,恰好还原了发达国家之间协调利益的混乱。
评分 评分##副标题纯粹是出版社张冠李戴,原文是从广场到卢浮宫,写于八十年代的作品,关心的是日美西德,日元美元马克,和人民币毫无关联。不过内容还是可看,从八十年代的往事,可以看出美国一如既往的专横跋扈,牺牲盟友利益,只是现下更为衰落。虽然作者认为广场协议不是十年失落的主因,但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中曾根政府,在美国面前如此弱势,更让人明白自主的重要。日本急于政治匹配经济,自此单方面激进的调整,不能不说是一系列问题的开端。以史为鉴,还是更要明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评分 评分##因为副标题扣一星,不要什么都往国内热点扯,这是病,得治。对于广场协议的全记录,又是30年,广场协议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言的那样,是个XX协议,这是一种多国协调的产物,这种协调,总比打起来强啊。
评分##事实部分只有时间顺序清晰,恰好还原了发达国家之间协调利益的混乱。
评分##副标题纯粹是出版社张冠李戴,原文是从广场到卢浮宫,写于八十年代的作品,关心的是日美西德,日元美元马克,和人民币毫无关联。不过内容还是可看,从八十年代的往事,可以看出美国一如既往的专横跋扈,牺牲盟友利益,只是现下更为衰落。虽然作者认为广场协议不是十年失落的主因,但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中曾根政府,在美国面前如此弱势,更让人明白自主的重要。日本急于政治匹配经济,自此单方面激进的调整,不能不说是一系列问题的开端。以史为鉴,还是更要明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评分##广场行动说白了是美国政府避免尴尬宣布里根经济学失败的方式,用国际协调掩盖执政失败,不断督促日德刺激本国经济,去解决实质上是一个美国问题的问题。另外,这书跟人民币没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