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
定价:45.00元
作者:O.C.麦克斯怀特(O. C. Mcswite)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3002292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在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出现的话语理论给人们思考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工具。根据话语理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是人们对公共行政的一种谈论方式,是人们在的理论与社会语境中对公共行政的一种意识形态表达,但同时,这些谈论和表达又总是要把自己说成是客观的、科学的和中立的,以保证自己的纯洁性和普遍性。O.C.麦克斯怀特的《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一书便是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这一话语的批判性分析。
本书是一部由后现代主义者撰写的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精神的著作,问世之后即声名鹊起,被认为是美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弗里德里克与芬纳之争谈起,引出本书的焦点问题——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对各个时期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缘起、发展和话语架构进行了独到的批判性分析,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话语结构,尤其是“理性人”的意识形态做了全面的检讨,并从性别理论的角度说明了合法性和异在性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以实用主义重建公共行政的可能性。
本书特色
经典著作:美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问世之后即声名鹊起。
独特视角:以独特的历史阅读视角解读美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为读者理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祛魅化的思考模型。
史论结合:将美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历史化和语境化,真正建立起解读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话语系统。
目录
章合法性问题与学术话语
1.1关于话语分析以及本书的概要
1.2对本书的写作风格的一点说明
第2章问题的构架
2.1卡尔·弗里德里克与赫尔曼·芬纳之争
2.2芬纳对弗里德里克的理解
2.3两种立场的比较、对比与融合
2.4弗里德里克与芬纳构架问题的方式产生的偏见
2.5结语
第3章问题的政治背景
3.1作为和平王国的产物的治理模式
3.2《邦联条例》
3.3联邦党人与制宪会议
3.4批准过程
3.5反联邦主义者:和平王国的理论家
3.6第二次建国的后果与遗产
3.7结语
第4章领域的根基错误
4.1经济与政治背景
4.2社会与文化变革
4.3医治趋势的出现
4.4进步主义的崛起
4.5进步主义改革的意义
4.6集体认识和实用主义态度的出现
4.7新精神的表现
4.8创立美国公共行政的隐秘代理人
4.9结语
第5章理论简史Ⅰ:西蒙的现代主义与公共行政的创立
5.1公共行政(错误地)创立时期:正统阶段
5.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传统主义
5.3西蒙的现代主义革命
5.4公共行政的组织社会学
5.5其他组织社会学:组织间关系的分支领域
5.6组织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5.7传统主义的转变
5.8新美国的新理性的人
第6章理论简史Ⅱ:明诺布鲁克会议以来
6.1明诺布鲁克会议的社会语境与学术语境
6.2明诺布鲁克会议与随后的学科发展
6.3新公共行政时期的一般学术定位
6.4新公共行政种种
6.5新公共行政的结果
6.6里根时代:社会与学术语境
6.7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前的学术语境
6.9公共行政的思想史对如何维护理性的人的意识形态的启示
6.10结语:理性的人的表现
第7章理性
7.1性、性别与理性的人的问题
7.2下一步该做什么
7.3公共行政领域当前的状况:好消息与坏消息
7.4反思性的结语
7.5结束语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O.C.麦克斯怀特(O. C. McSwite)
奥林F怀特(Orion F. White)教授和辛西娅J麦克斯万(Cynthia J. McSwain)教授的笔名。怀特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公共行政与政策教授,麦克斯万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公共行政教授。他们曾任教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南加州大学、雪城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知名高校。他们出版的著作涉及组织发展与改革、心理学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等主题。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他们密切关注现实,从事公共行政工作数十年,曾担任美国及国际上各种组织的顾问。
译者简介
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美学等。出版《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西方美学史》等著作多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译著多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挺吸引人的,"满28包邮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一看就知道内容肯定不一般。读到“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几个字,我就对它充满了好奇。在现代社会,政府的权威和权力是否正当,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公共服务和政策,比如交通管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来推行和执行。而这些行为的合法性,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规定,更涉及到公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这本书以“话语分析”作为切入点,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或者进行理论阐述,而是深入到语言和表达层面,去分析政府是如何构建其合法性的,公众又是如何理解和评价这种合法性的。这就像解剖一把手术刀,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让我们看到“合法性”是如何在日常的沟通和宣传中被塑造出来的。我尤其好奇它会如何处理中文修订版这个特点,是会在分析中加入中国特有的语境和例子吗?“满28包邮”这个副标题,虽然我明白它只是为了促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这本书可能是在学术出版的门槛之外,以一种更亲民的方式触及严肃的学术议题,这本身就很有讨论价值。这种将严肃学术议题与商业促销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话语的实践,值得在书的分析中被探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商家的促销信息,但仔细一看,“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立刻就感觉到了学术的厚重感。我一直对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话题很感兴趣,尤其关注权力是如何运作以及公众是如何看待这种权力的。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中,公共行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行为是否被认为是“合法”的,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话语分析”这个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我平时阅读的很多关于政治学的书籍,大多是理论模型或者案例分析,很少有从语言本身去解构权力关系的。这本书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关于公共行政的种种说法,其实都蕴含着塑造我们认知的力量。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如何被呈现”的问题。比如,政府在发布一项新政策时,所使用的措辞、强调的重点,甚至是省略的内容,都会影响到公众对其合法性的判断。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运用话语分析的工具,去剖析这些文本和言论,找出其中潜在的逻辑和策略。特别是“中文修订版”,这让我猜测它可能会结合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语言习惯,来探讨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这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那个有些出人意料的“满28包邮”。但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被后面的学术部分吸引了:“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这个组合本身就很有意思。我个人对政治哲学和公共政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政府权威的来源和维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讨论某项政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民意”,这些其实都与“合法性”息息相关。然而,“合法性”这个概念往往显得有些抽象和理论化,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将其理解为“符合法律规定”。这本书以“话语分析”为方法,这让我眼前一亮。这意味着它不是在宏观层面讨论法律体系或者政治制度,而是深入到微观的语言层面,去考察“合法性”是如何通过语言的建构、传播和接受来得以实现或挑战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比如政府发言、媒体报道、公众讨论等等,来揭示公共行政合法性背后的复杂机制。尤其“中文修订版”这个标注,暗示了这本书可能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研究,或许会涉及中国语境下的具体案例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对于理解中国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的书名,"满28包邮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一个充满现代商业气息的促销口号,与一个偏向学术研究的严肃议题并列,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充满了好奇。我对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一直抱有极大的关注。公共行政是国家机器运作的核心,它的权威性、正当性,即“合法性”,是我们理解社会秩序和治理模式的关键。传统的政治学研究可能侧重于制度设计、权力分配等方面,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了“话语分析”这一路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来自官方媒体的宣传,还是网民的讨论,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对公共行政行为的认知。这本书是否是在探讨,那些精心设计的语言表达,是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护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又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被公众解读、接受甚至质疑的?我尤其想知道,作为“中文修订版”,它是否会深入分析中国特有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下,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话语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独特性和挑战。这种从语言层面入手,探究抽象概念的形成过程,无疑是一种非常新颖且深刻的视角,让我对书中可能揭示的现象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满28包邮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文修订版)",组合方式十分独特。前半句的“满28包邮”颇具商业气息,而后面的“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则指向了一个严肃的学术领域。我一直对社会治理和政治学理论很感兴趣,尤其关注政府权力如何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在现代社会,一个政府的运作,如果缺乏合法性基础,将很难有效推行政策,维护稳定。而“合法性”的来源,绝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写就,更在于它能否在社会成员心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这本书以“话语分析”作为核心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点。我一直认为,语言在塑造社会现实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政府的言论、政策的文本、媒体的解读,这些“话语”是如何影响公众对公共行政合法性的判断的?这本书似乎就是要深入挖掘这个过程。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选取具体的语料,运用话语分析的理论工具,去揭示公共行政在实践中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建构其合法性的。而且,注意到“中文修订版”的字样,这让我推测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搬运,而是结合了中国社会特有的语境和语言实践,来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公共行政的运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