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明] 李時珍,張鳳嬌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東宇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43347
商品編碼:3002797129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7-01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定價:12.0元

作者:(明)李時珍,張鳳嬌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347

字數:1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草綱目》是我國的醫藥學傢李時珍集畢生精力所著,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醫學集大成者。是中國醫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影響瞭無數人。
  本書以的金陵古本為藍本,本著取古人之要義、為現代人所實用的原則,刪繁就簡,精選精校,輯錄精華,保留瞭至今常見常用的本草,及切實有效的復方,原汁原味再現天典之精華,指導今人認識本草。

 

內容提要


《本草綱目》是成書於我國明代的一部傑齣的藥物學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本草學之大成的藥典,對我國近代藥物學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的聲譽,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本書以的金陵古本為藍本,本著取古人之要義、為現代人所實用的原則,刪繁就簡,精選精校,輯錄精華,保留瞭至今常見常用的本草,及切實有效的復方,原汁原味再現天典之精華,指導今人認識本草。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時珍(1518-1593)中國古代醫藥學傢,明朝人,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傢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文摘


第五捲 菜部
  韭
  【釋名】草鍾乳、起陽草。
  【集解】[時珍曰]韭叢生豐本,長葉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種。其性內生,不得外長。葉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歲不過五剪,收子者隻可一剪。八月開花成叢,收取醃藏供饌,謂之長生韭,言剪而復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須風處陰乾,勿令浥鬱。北人至鼕移根於土窖中,培以馬屎,暖則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豪貴皆珍之。韭之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有益者也。羅願《爾雅翼》雲:物久必變,故老韭為莧。
  【氣味】辛、微酸,溫,澀,無毒。
  【主治】歸心,安五髒,除胃中熱,利病患,可久食。(《彆錄》)葉:煮鯽魚酢食,斷卒下痢。根:入生發膏用。(弘景)根、葉:煮食,溫中下氣,補虛益陽,調和髒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膿,腹中冷痛。生搗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觸者,又解藥毒,療狂狗咬人數發者,亦塗諸蛇虺、蠍蠆、惡蟲毒。(藏器)煮食,充肺氣,除心腹痼冷痃癖。搗汁服,治肥白人中風失音。(《日華》)煮食,歸腎壯陽,止,暖腰膝。(寜原)炸熟,以鹽、醋空心吃十頓,治胸膈噎氣。搗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錐,即吐齣胸中惡血甚驗。又灌初生小兒,吐去惡水惡血,永無諸病。(詵)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婦人經脈逆行,打撲傷損及膈噎病。搗汁澄清,和童尿飲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震亨)飲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止消渴盜汗。熏産婦血運,洗腸痔脫肛。(時珍)
  【發明】[時珍曰]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入足厥陰經,乃肝之菜也。《素問》言心病宜食韭,《食鑒本草》言歸腎,文雖異而理則相貫。蓋心乃肝之子,腎乃肝之母,母能令子實,虛則補其母也。道傢目為五葷之一,謂其能昏人神而動虛陽也。有一貧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鹽、梅、鹵汁少許,細呷,得入漸加,忽吐稠涎數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其辛溫能散胃脘痰飲惡血之義也。
  【附方】
  夜齣盜汗:韭根四十九根,水二升,煮一升,頓服。(《韆金方》)
  消渴引飲:韭苗日用三五兩,或炒或作羹,勿入鹽,入醬無妨。吃至十斤即住,極效。過清明勿吃。有人病此,引飲無度,得此方而愈。(秦憲副方)
  喉腫難食:韭一把,搗熬傅之。冷即易。(《韆金方》)
  水榖痢疾:韭葉作羹、粥、炸、炒,任食之,良。(《食醫心鏡》)
  脫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熟,綿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為度。(《聖惠》)
  痔瘡作痛:用盆盛沸湯,以器蓋之,留一孔。用洗淨韭菜一把,泡湯中。乘熱坐孔上,先熏後洗,數次自然脫體也。(《袖珍方》)
  牙齒蟲:韭菜連根洗搗,同人傢地闆上泥和,傅痛處腮上,以紙蓋住。一時取下,有細蟲在泥上,可除根。又方:韭根十個,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許,以水桶上泥同搗,傅病牙頰上。良久有蟲齣,數次即愈也。
  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數升良。(《韆金》)
  韭子
  【氣味】辛、甘,溫,無毒。
  【主治】夢中,溺白。(《彆錄》)暖腰膝,治,甚效。(《日華》)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女人白淫、白帶。(時珍)
  【附方】
  溺白:[藏器曰]韭子,每日空心生吞一二十粒,鹽湯下。《聖惠》:治虛勞傷腎,夢中。用韭子二兩,微炒為末。食前溫酒服二錢匕。
  虛勞溺精: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後采之),好酒八閤漬一宿。以晴明日,童子嚮南搗一萬杵。平旦溫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之。(《外颱秘要》)
  夢泄遺尿:韭子二升,稻米三升,水一鬥七升,煮粥取汁六升,分三服。(《韆金方》)
  強中:強硬不痿,精流不住,時時如,捏之則痛,其病名強中,乃腎滯漏疾也。用韭子、破故紙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日三即住。(《夏子益奇方》)
  腰腳無力:韭子一升揀淨,蒸兩炊久,,簸去黑皮,炒黃搗粉。安息香二大兩,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搗為丸梧子大。如乾,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飯三五匙壓之,大佳。(崔元亮《海上方》)
  女人帶下:及男子腎虛冷,。用韭子七升,醋煮韆沸,焙研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韆金方》)
  煙熏蟲牙:用瓦片煆紅,安韭子數粒,清油數點,待煙起,以筒吸引至痛處。良久以溫水漱,吐有小蟲齣為效。未盡再熏。(《救急易方》)
  蔥
  【釋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集解】[時珍曰]鼕蔥即慈蔥,或名太官蔥。謂其莖柔細而香,可以經鼕,太官上供宜之,故有數名。漢蔥一名木蔥,其莖粗硬,故有木名。鼕蔥無子。漢蔥春末開花成叢,青白色。其子味辛色黑,有皺紋,作三瓣狀。收取陰乾,勿令浥鬱,可種可栽。
  蔥莖白
  【氣味】辛,平。葉:溫。根須:平。並無毒。
  【主治】作湯,治傷寒寒熱,中風麵目浮腫,能齣汗。(《本經》)傷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歸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髒,殺百藥毒。根:治傷寒頭痛。(《彆錄》)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霍亂轉筋,及奔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止心迷悶。(大明)通關節,止衄血,利大小便。(孟詵)治陽明下痢、下血。(李杲)達錶和裏,止血。(寜原)除風濕,身痛麻痹,蟲積心痛,止大人陽脫,陰毒腹痛,小兒盤腸內釣,婦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癰,利耳鳴,塗猘犬傷,製蚯蚓毒。(時珍)殺一切魚、肉毒。(士良)
  【發明】[時珍曰]蔥乃釋傢五葷之一。生辛散,熟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氣,外應皮毛,其閤陽明。故所治之癥多屬太陰、陽明,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氣者血之帥也,氣通則血活矣。金瘡磕損,摺傷血齣,疼痛不止者,王璆《百一選方》用蔥白、砂糖等分研封之。雲痛立止,更無痕瘢也。蔥葉亦可用。又蔥管吹鹽入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有捷效。餘常用治數人得驗。
  【附方】
  感冒風寒:初起。即用蔥白一握,淡豆豉半閤,泡湯服之,取汗。(《瀕湖集簡方》)
  傷寒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半斤,生薑二兩,水煮溫服。(《活人書》)
  時疾頭痛:發熱者。以連根蔥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許,熱食取汗即解。(《濟生秘覽》)
  數種傷寒:初起一、二日,不能分彆者,用上法取汗。
  傷寒勞復:因交接者,腹痛卵腫。用蔥白搗爛,苦酒一盞,和服之。(《韆金方》)
  風濕身痛:生蔥擂爛,入香油數點,水煎,調川芎、鬱金末一錢服,取吐。(《丹溪心法》)
  小兒禿瘡:冷泔洗淨,以羊角蔥搗泥,入蜜和塗之,神效。(楊氏)
  刺瘡金瘡:百治不效。蔥煎濃汁漬之,甚良。
  金瘡瘀血:在腹者。大蔥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頓服。當吐齣膿血而愈。未盡再服。(並《韆金方》)
  葉
  【主治】煨研,傅金瘡水入皸腫。鹽研,傅蛇、蟲傷及中射工、溪毒。(《日華》)主水病足腫。(蘇頌)利五髒,益目精,發黃疸。(思邈)
  【發明】[時珍曰]按:張氏《經驗方》雲:金創摺傷血齣,用蔥白連葉煨熱,或鍋烙炒熱,搗爛傅之,冷即再易。石城尉戴堯臣,試馬損大指,血齣淋灕。餘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麵,不見痕跡。宋推官、鮑縣尹皆得此方,每有殺傷氣未絕者,亟令用此,活人甚眾。又凡人頭目重悶疼痛,時珍每用蔥葉插入鼻內二三寸並耳內,氣通即便清爽也。
  【附方】
  水病足腫:蔥莖葉煮湯漬之,日三五次妙。(韋宙《獨行方》)
  小便不通:蔥白連葉搗爛,入蜜,閤外腎上,即通。(《永類鈐方》)
  瘡傷風水:腫疼。取蔥青葉和乾薑、黃檗等分,煮湯浸洗,立愈。(《食療》)
  蜘蛛咬瘡:遍身生瘡。青蔥葉一莖去尖,入蚯蚓一條在內,待化成水,取點咬處即愈。(李絳《兵部手集》)
  代指毒痛:取萎黃蔥葉煮汁,熱漬之。(《韆金方》)
  汁
  【氣味】辛,溫,滑,無毒。
  【主治】溺血,飲之。解藜蘆及桂毒。(《彆錄》)散瘀血,止衄止痛,治頭痛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時珍)能消桂為水,化五石,仙方所用。(弘景)
  【發明】[時珍曰]蔥汁即蔥涕,功同蔥白。古方多用蔥涎丸藥,亦取其通散上焦風氣也。《勝金方》:取汁入酒少許滴鼻中,治衄血不止,雲即覺血從腦散下也。又唐瑤《經驗方》,以蔥汁和蜜少許服之,亦佳。雲鄰媼用此甚效,老僕試之亦驗。二物同食害人,何以能治此疾?恐人脾胃不同,非甚急不可輕試也。
  【附方】
  金瘡齣血:不止。取蔥炙熱,挼汁塗之即止。(《梅師方》)
  火焰丹毒:從頭起者。生蔥汁塗之。
  痔瘻作痛:蔥涎、白蜜和塗之,先以木鱉子煎湯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間用之,午刻即安也。(《唐仲舉方》)
  解鈎吻毒:麵青口噤欲死。以蔥涕啖之,即解。(《韆金》)
  須
  【主治】通氣。(孟詵)療飽食房勞,血滲入大腸,便血腸澼成痔,日乾,研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時珍)
  【附方】
  喉中腫塞:氣不通者。蔥須陰乾為末,每用二錢,入蒲州膽礬末一錢,和勻。每用一字,吹之。(杜壬方)
  花
  【主治】心脾痛如錐刀刺,腹脹。用一升,同吳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閤,煎七閤,去滓,分三服,立效。(頌,齣崔元亮方)
  實
  【氣味】辛,大溫,無毒。
  【主治】明目,補中氣不足。(《本經》)溫中益精。(《日華》)宜肺,歸頭。(思邈)
  【附方】
  眼暗補中:蔥子半斤為末,每取一匙,水二升,煎湯一升半,去滓,入米煮粥食之。亦可為末,蜜丸梧子大,食後米湯服一二十丸,日三服。(《食醫心鏡》)
  蒜
  【釋名】小蒜、茆蒜、葷菜。
  【集解】[時珍曰]傢蒜有二種:根莖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莖俱大而瓣多,辛而帶甘者,葫也,大蒜也。按:孫炎《爾雅正義》雲:帝登蒚山,遭蕕芋毒,將死,得蒜嚙食乃解,遂收植之,能殺腥膻蟲魚之毒。又孫愐《唐韻》雲:張騫使西域,始得大蒜種歸。據此則小蒜之種,自蒚移栽,從古已有。故《爾雅》以蒚為山蒜,所以彆傢蒜也。大蒜之種,自鬍地移來,至漢始有。故《彆錄》以葫為大蒜,所以見中國之蒜小也。又王禎《農書》雲:一種澤蒜,易滋蔓,隨劚隨閤。熟時采子,漫散種之。吳人調鼎多用此根作菹,更勝蔥、韭也。按:此正《彆錄》所謂小蒜是也。其始自野澤移來,故有澤名,而寇氏誤作宅字矣。諸傢皆以野生山蒜、澤蒜解傢蒔之小蒜,皆失於詳考。小蒜雖齣於蒚,既經人力栽培,則性氣不能不移。故不得不辨。
  蒜
  【氣味】辛,溫,有小毒。
  【主治】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榖,理胃溫中,除邪痹毒氣。(《彆錄》)主溪毒。(弘景)下氣,治蠱毒,傅蛇、蟲、沙虱瘡。(《日華》)塗丁腫甚良。(孟詵)
  葉
  【主治】心煩痛,解諸毒,小兒丹疹。(思邈)
  【附方】
  陰腫如刺:汗齣者。小蒜一升,韭根一升,楊柳根二斤,酒三升,煎沸乘熱熏之。(《永類方》)
  ……

序言


前言
  早在兩韆年前,漢代人就稱藥物為本草,從此有關藥物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不僅僅包含植物,它們中有的長在田埂,有的隱身山林,有的暢遊水中,有的展翅高空,盡管“齣身”各有不同,但都遵循自傢天性,保存瞭各自獨特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保健養生、疾病防治等方麵都發揮瞭不錯的功效,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和贊許。
  在諸多知名的本草典籍裏,明代醫藥學傢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顆明珠顯得尤為璀璨。《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傾盡畢生精力和智慧,參考近韆部醫藥著作,在對古代本草進行係統整理的基礎上完成的,全書共兩百多萬字,集幾韆年的食物、藥物的種植、收采、調製及醫養功效之大成,對後世食物養療學、飲食烹飪學、醫藥學、動物學、種植學等都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並於17世紀流傳到海外,先後被譯成英、法、德、日等多種文字,對中國及世界藥學的發展都做齣瞭巨大貢獻。
  有人說,《本草綱目》是已經過時的醫學作品。理由是,其中很多物品藥材已經不閤時宜或再難找到。事實上,《本草綱目》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可貴之處在於總結瞭前人所不能概括知道的諸多中藥材常識,對現今的中醫學發展有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其所涵蓋的養生領域,如養顔、長壽及其他日常保健等,更包含著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智慧。
  在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古老的中醫智慧並未消失,人們對傳統中草藥依舊充滿著熱情。隨著中醫的復興和人們保健意識的加強,中醫藥以其獨特的療效和相比西醫藥劑更小的副作用而越來越多地被現代人所認識和接受。《本草綱目》不再隻是一部“典重奧澀”的醫用典著,中醫學傢們也開始研究如何將其運用在傢庭日常養生保健上。
  《本草綱目》捲宗分類豐富,內容太過廣博,給一般讀者的學習和使用帶來瞭諸多不便。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懷著弘揚祖國醫學的誠心,本著“取古人之要義,為現代人所實用”的原則,對《本草綱目》進行瞭選編,希望能對廣大讀者有所裨益。
  原序
  紀稱望龍光,知古劍;覘寶氣,辨明珠。故萍實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後博物稱華,辨字稱康,析寶玉稱倚頓,亦僅僅晨星耳。楚蘄陽李君東璧,一日過予弇山園謁予,留飲數日。予窺其人,晬然貌也,臒然身也,津津然談論也,真北鬥以南一人。解其裝,無長物,有《本草綱目》數十捲。謂予曰:時珍,荊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質成鈍椎;長耽典籍,若啖蔗飴。遂漁獵群書,搜羅百氏。凡子史經傳,聲韻農圃,醫蔔星相,樂府諸傢,稍有得處,輒著數言。古有《本草》一書,自炎黃及漢、梁、唐、宋,下迨國朝,注解群氏舊矣。第其中舛謬差訛遺漏,不可枚數。乃敢奮編摩之誌,僭纂述之權。歲曆三十稔,書考八百餘傢,稿凡三易。復者芟之,闕者緝之,訛者繩之。舊本一韆五百一十八種,今增藥三百七十四種,分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捲。雖非集成,亦粗大備,僭名曰《本草綱目》,願乞一言以托不朽。予開捲細玩,每藥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誤,詳其土産形狀也。次以氣味、主治、附方,著其體用也。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如入金榖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玉鑒,毛發可指數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書覯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籙,臣民之重寶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硃紫相傾,弊也久矣。故辨專車之骨,必俟魯儒;博支機之石,必訪賣蔔。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鉛卮言》後乏人也,何幸睹茲集哉。茲集也,藏之深山石室無當,盍鍥之,以共天下後世味《太玄》如子雲者。
  時萬曆歲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鳳洲王世貞拜撰。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滿58包郵 本草綱目(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醫藥養生必讀本) 9787550243347 (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