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主编的这本《中国旅游地理(高职高专旅 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结合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新型 人才培养目标,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比较全面地介绍 了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重点突出实 用性和可读性。本书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篇为旅 游地理总论,主要概述了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 是后面各具体章节内容的统9巾和理论方法指导;下 篇为中国分区旅游地理,依次介绍了11个旅游分区的 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 区点等内容。
本教材是由高职高专一线教师结合多年旅游教学 实践编写而成的,在内容的选取及编排上,十分注重 将适度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相结合,以期为 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 能,提高旅游素养,综合、全面地认识中国旅游行业 ,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本书既可以作为高 职高专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 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的旅游参考资料。
王丽娟,200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2004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管理,长期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旅行社经营管理E化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北京**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人才培养项目一通州属地服务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期刊论文十余篇。
上篇 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项目一 中国旅游地理认知
任务1 旅游与地理环境认知
任务2 概说旅游地理学
任务3 初识中国旅游地理
项目二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任务1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
任务2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任务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项目三 中国旅游客流与交通地理
任务1 旅游客流与旅游交通基础知识
任务2 中国旅游客流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
任务3 中国旅游交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任务4 中国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项目四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任务1 旅游地理区划概况
任务2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任务3 旅游地图和旅游信息
下篇 中国旅游地理分论
项目五 中央旅游区(京津冀)——皇城首都奧运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六 东北旅游区 (黑吉辽)——冰雪森林火山地貌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七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豫陕晋鲁)——古都古迹名山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八 长江中上游旅游区 (川渝鄂湘)一叫峡谷巨川生态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九 华东旅游区 (沪苏浙皖赣)叫林水乡都市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 岭南旅游区 (闽粵琼)一椰林海岛侨乡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一 西南旅游区 (滇黔桂)——石林溶洞民族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二 塞北旅游区 (蒙)——蓝天白云草原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三 西北旅游区 (新甘宁)——沙漠绿洲丝路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四 青藏旅游区 (青藏)——草原雪域宗教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项目十五 港澳台旅游区——中西文化游
任务1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任务2 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参考文献
从内容丰富性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广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努力想覆盖旅游地理学的方方面面,从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到人文历史遗迹的分布,再到不同区域旅游发展的特点分析,几乎都有涉猎。看得出来编者在资料搜集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汇集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数据。这种全面的覆盖,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应试教材,更像是一部可以随时翻阅的旅游地理百科全书。尤其是在对一些新兴旅游业态的讨论部分,也紧跟时代步伐,展现了作者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力,而不是抱残守旧。
评分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检验其价值的最终标准。我很欣喜地发现,这本书在理论阐述之后,总会紧跟着一些非常贴近高职高专学生需求的“实战提示”或“案例剖析”。这些部分不是空泛的讨论,而是直接指向如何运用这些地理知识去规划线路、设计产品、解决实际运营中的问题。例如,它对不同气候带旅游产品的季节性调整建议,就非常具体和可操作。这种“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见效”的编排思路,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工具属性,避免了纯学术研究的空洞感,真正服务于培养一线旅游管理人才的目标。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略带学术严谨性又不失亲和力的姿态。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行话来故作高深,而是力求用精准、清晰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复杂的概念,同时辅以大量的白话解释和形象的比喻来辅助理解。行文节奏张弛有度,该详细展开的地方绝不敷衍,该简明扼要的地方也从不拖沓冗长。这种成熟稳重的文字功底,使得阅读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享受,它既满足了专业学习对准确性的要求,又避免了教科书常见的死板和枯燥,读起来令人倍感信服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布局简直是一绝,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堆砌知识点的老套路,而是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的讲解穿插得恰到好处。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得像是水到渠成,前一章铺垫的知识点,在后一章总能找到实际应用的影子,让人感觉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而不是零散信息的堆砌。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所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那种直击痛点的叙述方式,一下子就把抽象的地理学概念拉到了我们日常接触的旅游活动中,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读完一个单元,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知识点清晰地串联成了一张完整的网,而不是孤立的珍珠。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做旧的复古感,配上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上去有一种细腻的质感,翻阅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印刷的清晰度更是没得说,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地图,色彩过渡自然,细节刻画入木三分,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实地的风光。特别是那些彩页部分的图像处理,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完全超越了我对一本专业教材的期待。装订上也看得出是下足了功夫,书脊结实,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有松散的迹象,看得出来是想做成长久使用的参考书。整体来看,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给人一种“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好书”的强烈印象,光是这份对品质的坚持,就值得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