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7
满28包邮 颜氏家训解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颜氏家训解读
定价:19.80元
作者:张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221085047
字数:
页码:2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著作,凝聚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处处体现着一位长者对后辈的殷切希望。这部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千古名著,给我们展示了一条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遵达之路。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泰,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语言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近年在《古汉语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六项。
文摘
【当代阐释】
做好任老师
俗话说:家庭是个驿站,父母是任老师。
那么我们怎样做好任老师呢?颜之推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教育孩子要早。要在孩子一出生、对外部世界有所感觉的时候进行教育,在孩子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的时候“便加教诲”。甚至还提出了胎教的观点,这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意识。只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小的时候不给以严格的教育,一旦坏的习惯养成,长大了就无法再改变,“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之推借用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话来说明他的观点。早期教育所形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对孩子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实古人注重早期教育的还有很多,汉代的戴德在《大戴礼记·保傅》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子女要从“赤子”开始,因为孩子幼小时,“心未疑而先教谕,则化易成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早期教育的成功典范。孟子小的时候是非常调皮的孩子。起初他家住在墓地的旁边,受其影响,孟子就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学做大人祭祀时跪拜、号哭的样子,玩各种与丧事有关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知道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必须搬家!其母倪氏就带着顽皮的孟子搬到了市集的旁边。可是,到了市集以后,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子们很快混熟了,在一起模仿商人做生意的情景:迎客、待客、讨价还价。这事又被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她再次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一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的附近。在这里,孟子模仿大人行礼跪拜,揖让进退,也渐渐变得守秩序、懂礼貌了。这回孟子的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满意足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有时会拿“树大自然直”来作比,虽然有的道理,但是其中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有时候树大了未必就直。吴国时期的周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小的时候缺乏教育,长大以后被村里的人称为“三害”之一。唐代《太么家教》一书中,关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更有形象的表述:“小儿学者,如日出之光;长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日暮之光,老而不学,冥冥如夜。”在这里,作者形象地阐述了早育的好处。宋代教育家林逋也有“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的古训。而明代的姚舜牧在《药言》一书中则特别强调了对女孩的教育:“女亦须从幼教之,可令归正”,这在主张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教育孩子还要有的原则,违背了基本的原则,教育就是失败的。一是分清是非。如果对孩子“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该批评、训诫的时候反而奖励,觉得孩子的行为好笑,是非不分,那么就失去了教育孩子起码的原则,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为了说明这个道理,颜之推举了一个例子,说齐武成帝高湛的儿子琅邪王高俨,天生聪颖,武成帝和皇后都非常喜爱他,无论是吃穿都与太子相同,以至于十多岁的时候就变得骄横恣肆,任意妄为,目中无人,终招致杀身之祸。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他的父母,武成帝和皇后并没有分清楚什么是琅邪王高俨该做的,什么是他不该做的。颜之推还举了一个梁元帝时候的例子,那个可怜的学士因为父母教育的失职而被剖腹抽肠,放血祭鼓。二是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否则就会因为父母的偏爱而产生严重的家庭矛盾。作者认为,共叔段的死,实际是他母亲造成的;赵王如意的被杀,实际是他父亲造成的。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没有姜氏的偏爱,从中制造事端,郑伯也许不会杀死共叔段,如果刘邦尊重事实,让如意做太子,那么如意也许不会被吕后杀死,但是历史中没有如果。三是教育子女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品德是他为人处世的基础,无品无德的人在别人心里是没有地位的,哪怕他权高位重,家财万贯。所以齐朝的士大夫在颜之推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既有才华,又身怀技艺,以此来巴结权贵获得荣耀,颜之推却默不做声,嗤之以鼻,并告诫子孙不要像这样的人学习。学问和技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是博取虚名、讨人欢心的工具。《小学》里有这样的记载,说是在春秋时候,大夫石腊语重心长地对卫王说:“臣闻: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大意是说,一个人从小养成了坏品质、坏习惯,慢慢就滋生了骄横、、放纵和的恶习,而这种恶习又都是由于父母宠禄过度造成的。指的就是做人的正确道德品质修养,也就是说,父母要按照做人的正道去教育子女,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还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常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回顾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会有在德行方面堪称榜样的人被树立在受众面前:远的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卧冰求鲤的王祥、百里负米的子路、精忠报国的岳飞、忧国忧民的屈原、秉公执法的包拯、深明大义的蔺相如……在家庭当中,作为孩子的任老师,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共称为五大圣人。就是这么一位圣人,可以说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购物,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闹着也要去。曾子的妻子看他年纪小,怕集市上人多出现什么意外,不愿意让他去,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来说服儿子,只好对儿子撒谎说:“你先回去吧,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便乖乖地、满怀希望地待在家里。当曾子的妻子从街上回来时,曾子想把猪逮来杀了,他的妻子却阻止他说:“只是和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你还当真?”而曾子却很认真地说:“小孩是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任何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听父母的教导。如果你现在欺孩子,那么就等于教他撒谎啊!母亲欺了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哪里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呢!”于是,曾子就把猪逮住宰了,做了一大锅肉给孩子吃。宋代的太尉陈尧咨在做翰林学士的时候,家中养了一匹烈马,任何人都不能驾驭,而这匹马也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的父亲陈谏议来到马棚,他惊奇地发现那匹烈马没有了。在他的再三追问之下,养马的人战战兢兢地说:“陈尧咨把马卖给一个商人了。”陈谏议就对尧咨说:“你是大臣,是百姓的父母官,做事要为百姓考虑。你手下的人尚且不能控制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喂养好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移给他人啊!”陈尧咨立刻命令手下人把马取了回来,并且偿还了马钱。陈谏议告诫陈尧咨: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其实,孔子也是这样教育他的弟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东晋的将领陶侃,在年轻的时候担任管理河道和桥梁的官。一天,陶侃派手下的人送给母亲一个瓦罐,母亲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腌制的鱼。他的母亲二话没说,随即把罐子重新封好交给那个官员,并同时写了一封回信,信上语重心长地对陶侃说:“你担任管理桥梁的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家的东西拿来送给我,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倒是让我为你更加担心。”陶侃看后非常惭愧,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
序言
满28包邮 颜氏家训解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