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24277
商品编码:300117542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传习录

定价:36.00元

作者: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48424277

字数: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传习录》是研究修习阳明心学的重要的著作,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及其重要主张,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阳明的弟子后学,大都通过《传习录》而成为阳明心学的信奉者或拥护者。钱穆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做学术演讲时,曾把《论语》《孟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七部书称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称《传习录》为其终生喜爱之书,曾自述:“我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都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于是他后来就把王阳明“当作导师崇拜”,将《传习录》作为其“终生的精神食粮”。

目录


卷 上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卷 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钱德洪跋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 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序
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作者介绍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五百年来,影响了中国及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服了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毛、、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  钱明,男,195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儒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学术成果有《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儒学正脉:王守仁传》《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浙中王学研究》等,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孙佳立,女,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现留学德国。

文摘


徐爱录
  徐爱引言
  先生①于《大学》“格物” ②诸说,悉以旧本③为正,盖先儒④所谓误本者也。爱⑤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⑥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⑦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⑧,处困养静,精一之功⑨,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⑩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 注释
  ① 先生:即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因曾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卒谥文成。明代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以对抗程朱理学的“反传统”姿态出现,创立了阳明心学,成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明中后期,阳明学派影响日甚,并流传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以《传习录》和《大学问》为。
  ②《大学》“格物”:《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后朱熹将《大学》重新编排整理,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为《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包括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经传十一章中有些是从程颐改本,有些是从古本,有些则是朱熹自定。特别是第五章,系朱熹补作,而非《大学》原文。其曰:“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这段所谓“补传”共134字,是程朱学派“格物穷理”说的精髓。如此一来,朱熹不仅改变了《大学》原来的次序,而且使“格物”成了“八条目”之首。自元代起,朱子章句本风靡学界,古本几乎悬而不用。明永乐后,古本更疏见于世。
  ③ 旧本:指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由汉代郑玄注,唐代孔颖达疏解的《礼记·大学》。程朱认为《礼记·大学》有讹误,均改易了章句。明代后,科举考试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后称郑注、孔疏本为旧本,收录于《十三经注疏》,此即古本《大学》。
  ④ 先儒:指程颢、程颐和朱熹。
  (a)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著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
  (b)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由于其与程颢是同胞兄弟,遂合称“二程”。“二程”生于洛阳(今属河南),同学于周敦颐门下,是“洛学”的创始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学说为朱熹继承发展,后称程朱学派,后人所编《二程遗书》《二程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c)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世称朱子,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继承发展北宋 “二程”学说,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以及后人编辑的《朱子语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
  ⑤ 爱:即徐爱(1487—1517),字曰仁,号横山,余姚(今属浙江)人。举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徐爱为阳明弟子、妹婿,从王阳明游,阳明十分器重他。
  ⑥ 俟圣人而不惑:语出《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意为即使百代之后,圣人再出现,先生的真理也不会遭到怀疑。
  ⑦ 二氏:释、道,即佛家与道家。
  ⑧ 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掌政,王阳明因上书抗辩,获罪下狱。其于正德二年(1507年)被贬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治)驿丞,正德五年(1510年)获升庐陵县知县,返江西,前后居贵州三年。龙场位于贵州西北万山荆棘中,当地居民尚未开化,故称为“夷”。
  ⑨ 精一之功: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精纯专一的功夫。 从本体论看,指心与理一的“心即理”;从工夫论看,指“知行合一”的“致良知”。
  ⑩ 炙:近也。此处意为亲自。
  謦欬:即咳嗽。借指谈笑。
  牝牡骊黄:语出《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及《列子·说符》。牝牡,即雌雄。骊,黑色。喻人只见其外而不见其内,见其粗而不见其精。
  心即是理——徐爱录
  【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 ①。后章② ‘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③;‘如保赤子’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⑤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如《孟子》‘亲亲仁民’ ⑥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⑦’,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⑧,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⑨,‘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 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 注释
  ① 新民:古本《大学》(《十三经》本)作“在亲民”。 程颢、王阳明主张忠实于古本,作“在亲民”。 程颐、朱熹改正《大学》时,为“亲”下注为“新”,主张“亲民”当作“新民”。
  ② 后章:此为朱熹章句《大学》的第二章,古本章句与朱熹章句不同。
  ③“君子”二句:语出《大学》第三章。
  ④ 如保赤子:语出《大学》第九章。《尚书·康诰》作“若保赤子”。
  ⑤“民之”三句:语出《大学》第十章。
  ⑥ 亲亲仁民:语出《孟子·尽心上》第四十六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⑦ 五教:语见《尚书·舜典》:“帝曰: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契,帝喾之子,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
  ⑧“克明峻德”二句:参见《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克:能。俊:大。九族:《诗·王风·葛藟》《诗毛氏传疏》云高祖至玄孙,《尚书》欧阳氏云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百官族姓。协:合。万邦:诸侯国。
  ⑨“修己” 句:语出《论语·宪问》第四十二章。
  【2】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①,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②,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③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④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⑤者得之。”
  ▲ 注释
  ① 知止而后有定:语出《大学》。
  ②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语出朱熹《大学或问》:“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是朱熹对“知止而后有定”的解释。
  ③ 义外: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反对告子的“仁内义外”的观点。
  ④ 至精至一:参见【徐爱引言】注⑨。
  ⑤ “尽夫”二句:出自朱熹《大学章句》,注云:“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

序言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9787548424277 传习录 哈尔滨出版社 [明] 王阳明,钱明,孙佳立 注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