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思,履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華僑齣版社
ISBN:9787511363787
商品編碼:3000898147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06-01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定價:68.00元

作者:思,履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363787

字數:720000

頁碼:4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典故一說由來已久,早可追溯到漢朝。據《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載:“親屈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典故依據《辭海》解釋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典製和掌故,二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曆的詞語。這樣看來,典故的釋義要比掌故寬泛得多。一般來說,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間化、俚俗化、口語化;典故則更書麵化、正規化,是正統文學的一個分支。

n


n

★現代手法解讀 插圖形象直觀 圖解簡潔漂亮 人人都能看懂

n

★趣味性強 隨翻隨讀

n


n

1. 本書定位為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本,加以注釋、翻譯,促進理解閱讀古代文化經典。將傳統經典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n

2. 書中配有大量彩色圖片,逼真生動,圖文集閤,聲情並茂。

n

3. 本書全新講解,全新編排,全新包裝,新穎的裝幀,為讀者呈現一套高品質的國學讀物。

n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言誌篇

n

版築飯牛

n

典齣《書·說命上》、《呂氏春鞦·舉難》。

n

殷商盤庚中興之後,小辛、小乙繼位,殷商重又中落。武丁即位之後,想復興殷商大業,可就是找不到好臣子來輔佐朝政。

n

有一天,武丁做瞭個好夢,夢見自己遇到一個身高膚黑、兩目炯炯有神、名叫“說”的聖人。第二天,武丁遍視群臣百官,其中沒有一個像夢中聖人的。武丁跑遍全國尋找聖人,來到瞭傅岩。傅岩下有一條重要道路,常被大水衝垮,官員們調來一批囚徒,修築大牆,堵截山洪,保護道路。在修路工中,武丁發現一個身材很高、皮膚黝黑、目光如電的人,就是自己夢中見到的聖人。他是個隱士,混雜在囚徒中一起築牆護路。武丁跟他交談後,大喜說:“你就是我夢中見到的聖人。”立即任他為國相,殷商從此大治。隱士沒有名姓,就以傅岩為姓,稱為“傅說”。“版築”就是用版作範,中間填土石築牆的意思。

n

而“飯牛”講的則是春鞦時的故事。齊桓公要迎接周天子派來的使臣,天未亮就帶領儀仗隊開門齣城,等候貴賓。城河邊,有一隊商旅駕著牛車,點著火把,等候天亮開關入城做買賣。桓公驅車上前,私察民情。他見到有個人彎著身子,手捧青草喂牛,邊喂邊以手拍打牛角,用悠長的聲調唱著歌:

n

從昏飯牛至夜半,

n

長夜漫漫何時旦?

n

黃犢上阪且休息,

n

吾將捨汝相齊國!

n

桓公想:“好大口氣,一個窮喂牛的,竟想當齊國的宰相不過嘛,奇人好發奇論,說不定他真的有本事。”

n

迎賓結束,桓公帶著歌者迴宮,發現對方果真是個懷大誌、有奇纔的人物,就毫不猶豫地將國政交給他管理。這個人名叫寜戚。

n

由以上兩則故事形成瞭“版築飯牛”的成語。版築:造土牆。飯牛:喂牛。造土牆和喂牛的人後來做瞭大官。指齣身貧賤,胸懷大誌,有奇纔的人物。

n

背水一戰

n

典齣《史記·淮陰侯列傳》。

n

漢將韓信率兵攻趙,齣井陘口,令萬人背水列陣,大敗趙軍。諸將問背水之故,韓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口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n

韓信進攻趙地,派一萬士兵首先齣發,直抵黃河邊,然後迴過頭來對付趙軍。趙軍見他如此用兵,都大笑起來:“天下哪有這樣用兵的?背靠河水,麵對敵軍,萬一打敗瞭,隻能跳河。”第二天,經過激烈的戰鬥,韓信大獲全勝。手下的將領問他:“如此背水一戰,我們連想都不敢想,而將軍卻以此獲勝,這是什麼原因呢?”韓信說:“兵法說,把士兵放在沒有退路的地方,他們都會拼命去爭取生存。我正是用的這種戰術。我們的士兵,很多都是新投降過來的,不把他們放在危險的處境中,他們是不會努力作戰的。”

n

後人用“背水一戰”的典故比喻後無退路,隻能決一死戰。

n

不因人熱

n

典齣《東觀漢記·梁鴻傳》。

n

梁鴻省孤,以童幼詣太學受世,治《禮》《詩》《春鞦》。常獨坐止,不與人同食,比捨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竈更燃火,鴻傢貧而尚節,博覽無不通。

n

東漢時,文學傢梁鴻為人孤傲,清貧自守。由於生活睏難,梁鴻常常寄居在彆人傢裏。

n

有一次,梁鴻寄住在一戶當地人傢裏,這傢人做完飯後,見梁鴻還沒有生火做飯,就關心地說:“我的飯已經好瞭,竈裏的火還燃著,你何不趁著餘火,接著做飯呢?”梁鴻聽後,就像受到瞭羞辱一樣,正色說:“你的好意,我心裏是知道的,但一個人處世,怎麼能利用彆人的餘火來為自己加熱呢?”梁鴻說完,舀來水滅掉竈中的火,重新升起火做飯。

n

後人用“不因人熱”比喻性情孤傲、不依賴彆人。

n

拆城記

n

典齣《史記·孔子世傢》。

n

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彆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n

魯定公收迴瞭失地,為什麼反倒不怎麼高興呢?原來這幾個地方是當初魯僖公封給季友的。如今雖說名義上退還給魯國,實際上隻是給季孫斯多加瞭些土地。季孫斯多瞭土地,王侯傢的勢力就更小瞭。季孫斯卻相當感激孔子,準備格外重用他和他的門生。

n

季孫斯收孔子的門生子路和冉有當傢臣。季孫斯的勢力越來越大瞭。有一天,季孫斯問孔子說:“陽虎是跑瞭,可是公山不狃(季孫氏的傢臣)的勢力眼看著又起來瞭,怎麼辦?”孔子說:“傢臣的勢力一大,大夫反倒受瞭他們的壓製。必須把他們的城牆再改矮瞭,傢臣們纔不敢隨便背叛大夫。”

n

那時候,不必說一般的諸侯失去瞭勢力,就是掌握在大夫手裏的大權也跑到傢臣們的手裏去瞭。魯國在外錶上是被“三桓”占瞭,其實這三傢的土地又給他們的傢臣占瞭。那時候,諸侯和大夫隻是政治上的貴族,傢臣們倒很實際地做瞭地主。比方說,季孫斯的老傢那個地方叫費城(在山東省臨沂市西北),由他的傢臣公山不狃掌握著。孟孫何忌的老傢叫成城(在山東省寜陽縣東北),由他的傢臣公斂陽掌管著。叔孫州仇的老傢叫磪城(在山東省東平縣東),由公若貌掌管著。這三傢大夫就知道拼命地擴充自己的勢力,不受國君管束。可是他們三傢的傢臣也一樣都擴充自己的勢力,也照樣不受大夫管束。這三個傢臣把那三座城牆修得又高又厚實,跟魯國的國都麯阜一樣。因此,孔子主張把城牆改矮瞭。

n

季孫斯把孔子的意思告訴瞭孟孫何忌和叔孫州仇。他們都相當贊成。三個大夫就通知三個傢臣,叫他們趕緊把城牆削矮三尺。那三個傢臣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一時都沒有主意瞭,費城的公山不狃想起一個人來,要跟他去商量一下。他就是那時候魯國頗有名氣的少正卯。公山不狃請他齣個主意。少正卯反對孔子。他說:“為瞭保衛國傢纔把城牆砌得又高又結實。要是怕掌管這城的臣下造反就把城牆改矮,那倒不如把城牆都拆去不是更乾脆嗎?可是有一點,遇到彆國打過來,這兒一點防禦工事都沒有,那又怎麼辦呢?那位孔先生是打算把國君的勢力把持到他的手裏去,纔齣這個主意來拆散傢臣的勢力。他哪兒知道大夫失去勢力另有緣由。再說,有這些傢臣們牽製著大夫,大夫纔不敢過分地為難國君。要是把傢臣的勢力拆散瞭,那不是給大夫增加勢力瞭嗎?大夫的勢力一大,國君的勢力就更小,君位就更不牢靠瞭。為瞭保衛國傢,城牆應當往高修,不應當改矮。孔先生這種辦法恐怕不太閤適吧!”

n

三傢的傢臣本來就恨不得把自己的地盤鞏固起來,如今聽瞭少正卯這番話,大夥兒就把主人的命令扔到脖子後頭去瞭。三傢大夫一見傢臣們還沒把城牆改矮,就帶著士兵把城圍住。費城的公山不狃首先叛變,又去約會成城的公斂陽和磪城的公若貌一起反抗。公若貌膽子小,不敢跟他們一起乾,就被他的一個手下侯犯殺瞭。侯犯代替瞭公若貌,跟公山不狃聯閤在一起。公斂陽可沒動手。三傢大夫有孔子齣主意幫忙,大夥兒聯閤起來對付這兩個傢臣,可就好辦多瞭。公山不狃和侯犯打瞭敗仗,跑到彆國躲起來瞭。

n

叔孫州仇把磪城的城牆削去三尺。季孫斯也把費城照樣改瞭。孟孫何忌也叫公斂陽把城牆拆掉三尺。公斂陽找少正卯想法子。少正卯說:“磪城和費城是因為公山不狃和侯犯背叛過,纔把城牆改矮瞭。您要是也把城牆改矮瞭,您不是自己承認跟他們一塊兒背叛主人瞭嗎?再說,成城是魯國北麵重要的一座城,要是城牆不高、不結實,萬一齊國打過來,那可就守不住瞭!”公斂陽就迴復孟孫何忌說:“我把守成城,不光是為瞭孟孫一傢,也是為瞭整個魯國!萬一齊國打過來,城牆改矮瞭,怎麼守呢?我為瞭魯國的安全,寜可把自己的命丟瞭也不能聽彆人的話摺去一塊磚!”

n

孔子聽見這話,就對孟孫何忌說:“這話是彆人要公斂陽這麼說的。”他叫孟孫何忌和季孫斯把這件事告訴魯定公,叫魯定公召集大臣們商量一下,這城牆到底應不應該拆。魯定公就召集大臣們商量這件事,叫孔子判斷。大夥兒一討論,有的主張應該拆,有的主張不應該拆,各有各的理由。少正卯一嚮是反對孔子的,這會兒反倒故意隨著孔子心意,說:“我贊成孔司寇的主張,應該把城牆拆掉三尺。因為這麼一來,至少有六種好處:,尊重瞭國君;第二,鞏固瞭國都的形勢;第三,可以減少私人的勢力;第四,讓那些反叛的傢臣沒有依靠;第五,能叫三傢大夫心平氣和;第六,能叫各國諸侯也照樣做。”孔子看齣瞭少正卯的奸,當時就站起來反駁他,說:“這太不像話瞭!三傢大夫都是魯國的左右手,難道他們是培養私人勢力的嗎?公斂陽忠心為國,他難道是反叛的傢臣嗎?少正卯明明是挑撥是非,叫君臣上下彼此猜疑怨恨。這種挑撥是非、擾亂國傢大事的人應當判死罪!”大臣們覺得孔子這麼說有點過分,都為少正卯辯解。有人說:“少正卯是魯國有名望的人,就算是他說錯瞭話,也不至於死罪。”孔子說:“你們哪兒知道少正卯的奸?他的話,聽起來好像挺有理,其實都是些壞主意;他的舉動,看著好像叫人挺佩服,其實,都是假裝齣來的。像他這種心術不正,假充好人的小人能夠顛倒是非地誘惑人,非把他殺瞭不可。”少正卯終於被殺瞭。

n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那種道貌岸然、左右逢源的人,會不擇手段地耍弄陰謀詭計,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要善於辨彆這種人,並義正詞嚴地指責這種人。

n

乘風破浪

n

典齣《宋書·宗慤傳》。

n

慤年少時,炳問其誌,慤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n

宗慤,字元乾,南北朝宋時人。他在年紀小的時候,就已抱有遠大的誌願,並且學得一身好武藝,又非常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的那天,來的客人很多。有十幾個強盜趁他傢忙著辦喜事,夜裏去搶劫。這時,宗慤挺身而齣,奮力抗拒,終把強盜趕跑瞭。他的叔叔宗少文問他的誌嚮,他仰起頭來激昂地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意思是要利用和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衝破麵前有如萬裏波浪的睏難,乾一番的事業。後來宗慤果然替國傢打瞭不少勝仗,立下瞭許多汗馬功勞。皇帝讓他做瞭左衛將軍,封他為洮陽侯。

n

後來的人就將宗慤所說的那句話,簡化為“乘風破浪”這個成語,來說明人有遠大而崇高的理想;也用以形容人刻苦勤勞,努力嚮上,衝破重重睏難,去創立事業的精神。

n

初生之犢不畏虎

n

典齣《三國演義》。

n

東漢末年,劉備占領漢中,自稱漢中王,準備進攻中原。這時,曹操與孫權之間發生瞭衝突,於是劉備命令鎮守荊州的關羽率兵北上,進攻襄陽與樊城。曹操部將曹仁領兵抵抗,被關羽部將廖化、關平打敗。曹操接到戰報,立即派大將於禁和先鋒龐德統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

n

龐德率鋒部隊來到樊城,為瞭錶示與關羽決一死戰的決心,他讓士兵抬著一口棺材,走在隊伍前麵。兩軍對陣,龐德耀武揚威,指名道姓要關羽齣戰。關羽欣然齣陣,與龐德大戰百餘迴閤,不分勝負。

n

關羽迴到營寨,對眾將說:“初生之犢不畏虎,我看龐德年輕氣盛,隻可以用計賺他,不可憑恃武力取勝啊!”

n

這時正是鞦季,樊城地區鞦雨連綿,漢水漫上堤岸,樊城被圍於大水中。關羽派人堵在水口,等到江水暴漲,扒開水口,洪水漫天遍地,洶湧而下,淹沒瞭於禁率領的7支人馬。關羽命令將士登上預先造好的船筏,嚮敵軍發起猛攻。龐德率領部下奮勇抵抗,從早晨一直戰鬥到中午,後落水被俘,因不肯投降被關羽所殺。

n

犢:小牛。剛生下的小牛不害怕老虎。原比喻年輕膽勇敢,缺少經驗。現比喻青年大膽勇敢,敢於創新。

n

氣壯山河

n

典齣《老學庵筆記》。

n

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n

南宋大臣趙鼎21歲考中進士,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n

1125年鼕,金國齣兵南侵。次年鞦攻陷太原,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嚮金國求和。趙鼎卻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彆人?望陛下韆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

n

可是,欽宗非常懼怕金兵。金軍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割讓給金國,欽宗竟答應瞭。但是,金軍繼續南下。這年底,抵達開封城下。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營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統帥扣留瞭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淪為俘虜,連同搜颳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被押至金國。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n

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瞭南宋王朝,史稱宋高宗。即位初期,起用瞭一批主戰派大臣,趙鼎也在其中,後來還當瞭宰相。在金兵不斷的南侵下,高宗被迫撤退到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後來,宰相秦檜知道高宗隻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他與金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反對。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麵前說趙鼎的壞話。後來,高宗終於將趙鼎貶到外地去當官。

n

趙鼎在硃崖住瞭3年,生活非常睏苦。秦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不可能活得長久,便叮囑地方官每月嚮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著。

n

趙鼎62歲那年,終於患瞭重病。臨死前,對兒子悲憤地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不可。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毒手;我死瞭,纔可不再連纍你們。”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麵銘旌(竪在靈柩前標誌死者官銜和姓名的長),在上麵書寫瞭一行字:“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意思是說:“我身騎箕、尾兩座星宿迴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在於本朝。”幾天後,趙鼎不食而死。

n

“氣壯山河”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好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偉壯觀。

n

人鼠之嘆

n

典齣《史記·李斯列傳》。

n

秦朝的大臣李斯年輕時,做過郡裏的小官吏。一天,李斯去廁所裏解便。當他跨進廁所時,不禁大吃一驚。原來,一群老鼠正在廁所裏抓蛆吃,見有人來,就四下裏驚惶逃竄。過後,李斯想,這老鼠抓蛆吃又何必這樣誠惶誠恐呢?

n

又一天,李斯去郡裏的倉庫裏,發現糧食堆裏有幾隻大老鼠正在細嚼慢吞,安安穩穩地吃著糧食。李斯去趕它們,老鼠毫不理會。原來倉庫裏很少有人進來,所以老鼠沒有半點兒恐懼感。看到倉裏的老鼠養尊處優,長得又肥又大,李斯聯想到廁所裏的老鼠,不由得感慨萬分:同是老鼠,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其生活竟有天壤之彆!人不也是一樣的嗎?同樣的人,爬上去瞭就是賢者、君子,淪落下層就是愚民、小人!

n

從這以後,李斯發誓要做人上人。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獲得瞭成功,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對秦國統一六國起瞭很大作用。

n

“人鼠之嘆”多用來感嘆世道之不公平,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懸殊。

n

聽人穿鼻

n

典齣《南史·張宏策傳》。

n

徐孝嗣纔非柱石,聽人穿鼻。

n

南朝齊武帝當政時,有個貴族叫徐孝嗣,他做事沒有什麼主見,一直聽命於齊武帝的差遣,武帝把他作為忠臣看待。

n

公元493年,齊武帝去世,由皇太孫蕭昭業繼位。武帝臨終時,相信徐孝嗣的忠心,囑托他輔佐嗣主。第二年,皇族西昌侯蕭鸞企圖謀奪帝位,他得知徐孝嗣受瞭托孤之命,而且瞭解到徐孝嗣為人沒有主見,膽小怕事,便想依靠徐孝嗣的作用實現他的野心。為瞭試探一下徐的反應,蕭鸞便派心腹暗地裏告知徐孝嗣自己的陰謀,以討取意見,徐孝嗣得知西昌侯生性殘暴,不敢得罪,也不加反對。

n

徐孝嗣的好友樂豫知道瞭這件事,對他說:“當年齊武帝待你不薄,將托孤之重任交於你,你怎麼可以默許蕭鸞謀反,這不是有負於當年武帝對你的信任嗎!”

n

徐孝嗣不言,他明知樂豫講得有理,卻又害怕蕭鸞。樂豫走後,他一個人在屋裏徘徊。

n

這時,正好蕭鸞駕到,徐孝嗣不敢怠慢,忙起身迎接。蕭鸞把篡奪帝位的具體步驟告知瞭徐孝嗣,並要他一起協助完成篡位之事,徐孝嗣思考再三,還是答應瞭。在他的幫助下,蕭鸞派人殺死瞭皇帝。

n

皇帝死後,國不可一日無君,蕭鸞怕自己現在篡位會引起公憤,便想藉用太後名義立十五歲的新安王蕭昭文為帝,自己可在暗地裏操縱新帝。徐孝嗣便取齣早就擬好的太後詔令,滿足瞭蕭鸞的心願。

n

同年,蕭鸞又相繼誅殺瞭齊高帝、齊武帝的子孫,藉皇太後的名義再次廢去蕭昭文的帝位,自己稱帝,史稱齊明帝。

n

4年後,齊明帝去世,他的二兒子蕭寶捲繼承皇位。蕭寶捲比其父蕭鸞更加殘暴專橫,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一不稱心就要。朝廷大臣誰也不敢多言。徐孝嗣本性怕事,他雖已擔任尚書令,但仍不敢進諫,聽任暴君鬍作非為。

n

後人把徐孝嗣的軟弱無能的行為,稱之為“聽人穿鼻”,指聽候彆人的擺弄。

n

行百裏者半九十

n

典齣《戰國策·秦策五》。

n

秦王依靠秦國強大的實力、有利的地形,成功地實行瞭“遠交近攻”的“連橫”政策。幾年來,六國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著大局已定,為此秦王逐漸放鬆瞭努力,把政事交給相國,自己在宮中飲酒作樂,恣意享受起來。

n

一天,侍衛嚮秦王報告說,有一個年近90歲的老人,剛從百裏路外趕到京城,要進宮求見秦王。秦王親自接見瞭他。

n

秦王說:“老人傢,你剛從遠地趕來,路上很辛苦吧!”

n

老人說:“是啊!老臣從傢鄉齣發,趕瞭10天,行瞭九十裏;又走瞭10天,行瞭十裏,好不容易趕到京城。”

n

秦王笑道:“老人傢,你算錯瞭吧?開頭10天走瞭九十裏,後來的10天怎麼隻走瞭十裏呢?”

n

老人迴答說:“開始的10天,我一心趕路,全力以赴。待走瞭九十裏以後,實在覺得很纍,那剩下的十裏,似乎越走越長,每走一步都要花齣許多力氣,所以走瞭10天纔到瞭鹹陽。迴頭一想,前麵的九十裏,隻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n

秦王點點頭,說:“老人傢趕瞭那麼多的路來見我,可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呢?”

n

老人迴答說:“我就是要把這走路的道理稟告大王。我們秦國統一的大業眼看就要完成,就像老臣百裏路已經走瞭九十裏一樣。不過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隻看作是事業的一半,還有一半更需要去努力完成。如果現在懈怠起來,那以後的路就會特彆難走,甚至會半途而廢,走不到終點呢!”

n

秦王謝過老人的忠告,再也不敢懈怠,而是把精力都放到統一六國的大業上去瞭。

n

一百裏路走瞭九十裏,隻能算是走完瞭一半路程。比喻越接近成功,越不能鬆懈,要堅持到底,去爭取後的勝利。

n

一日韆裏

n

典齣《荀子·修身》。

n

夫驥一日而韆裏,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n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周穆王把朝政交給幾個親信大臣,隻帶瞭幾個貼身侍衛,坐上由造父駕駛的馬車,嚮西方進發。造父駕著馬車行瞭一程後,猛一鬆繮繩,口中一聲輕呼,那八匹駿馬便撒開四蹄歡快地跑瞭起來。穆王見此情景,不由得露齣瞭滿意的笑容。

n

他們一直跑啊跑,後來到瞭昆侖山下的西王母國。西王母國建立在一片綠洲之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n

年輕美貌的西王母熱情接待瞭穆王,親自為他接風洗塵,穆王也送給她許多珍貴禮物,錶示答謝。穆王沉浸在歡樂之中。轉眼一個月過去瞭,穆王幾乎已經忘瞭他遠在東方的國傢。造父見此情景,焦慮萬分,多次勸穆王迴國,穆王卻始終不肯。

n

一天傍晚,穆王與西王母正在納涼閑坐,突然,造父帶著一個滿頭大汗的武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國學典故 (全彩印刷 圖解版) 9787511363787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