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黑幼龍的幸福哲學: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定价:166.80元
作者:黑幼龍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5-26
ISBN:9789862413593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裝
开本:18開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找回幸福家庭的原動力
面對孩子的日漸成長,為人父母總是既期待,又不知該如何適切的表達關心;夫婦、朋友、同儕間的互動溝通,更攸關一生的幸福成敗。對黑幼龍來說,「寫信」正是他與孩子、太太、朋友博感情的好方式。
「即使天天在一起,很多話還是想寫給你……」在一封封的書信裡,黑幼龍與孩子們分享他的人生價值、態度,很多說不出、不知該怎麼說出口的焦急與提醒,透過紙張與文字,化為柔軟的叮嚀。
本書收錄70篇黑幼龍的書信,透過一次次的心談,讓當面對話的緊張不再,彼此有了更多理解,感覺更親密。
目录
Part One 惜福父子情
01女兒長大了
02給兒子的畢業禮物
03有自信才會跟別人說「不」
04自信是給孩子的佳禮物
05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06你比爸爸好
07起而行的人是有福的
08惜福父子情
09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10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11跟孩子學習
12做自己的主人
13讓孩子按自己的節奏長大
14人都需要感動
15婚姻是一種承諾
16給長大了的兒子
17具殺傷力的嫉妒
18給孩子空間
19構圖力,溝通的關鍵
Part Two 教養,不管比管更難
20進了好學校不代表人生成功
21溝通,要說到別人想聽
22讚美真的那麼重要嗎?
23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24做女兒的朋友
25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26不管比管還難
27幫孩子一臂之力
28媽媽的十二封信
29快樂的母親
30父母該留意的是自己
31聆聽是一種偉大
32很多事沒什麼大不了
Part Three 熱愛生命,享受工作
33做你感興趣的事
34創造自己的未來
35給年輕人的十九樣人生禮物
36珍貴時刻
37父母都需要再年輕一下
38欣賞他人
39珍惜當下
40想做更好的人
41成長是一輩子的事
42孩子長大以後
43提升歸屬感,工作更美好
44享受工作
45做好的選擇
46接受心靈洗禮
47怎樣才能樂在工作?
48現在開始還不嫌晚
49今天你想感謝誰?
50美好的日子就在當下
51難忘的一次海上之旅
52年輕人與機會
53你今天的選擇是什麼?
54投入你愛的
55其實我們都熱愛生命
56富有的一刻
57性格與青少年
58更快樂的一年
Part Four 讚美的力量
59批評是掩飾的讚美
60人人都渴望讚美
61讚美是好的禮物
62得到讚美與感謝的渴望
63讚美需要釋放
64我以你為榮
65感恩的企業文化
66盤算你的福氣
Part Five 愛不是佔有
67嫉妒不近身
68男人的情婦
69愛不是佔有
70接受不的家人
作者介绍
黑幼龍
黑幼龍
現任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美國羅耀拉大學碩士。曾任職於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宏碁電腦公司副總經理、光啟社副社長。1987年引進知名企管訓練「卡內基訓練」,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
文摘
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那天接到你的電話,真是高興。每次我打電話回家要你幫我找一份資料,沒過幾天你就有回應了;我喜歡拖延的毛病,你一點都沒有遺傳到。
每次我託你幫我辦的事,無論是買書、買剔牙齒的用品,你都會把它當成重要任務,立即去辦,有時候還會發現新東西,連它們一起買了。說真的,每次的經過都會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雖然你是我女兒,但我常覺得我們有朋友的那種情誼。你說是嗎?
那天你說,在找東西的時候,發現資料袋裡我保存了很多別人寫給我的信,有的二十多年了,有的三十多年了。你說,因為你那時候還沒出生,所以看的時候有種奇妙感覺。的確,親眼看到自己出生前他人寫下的筆跡,觸摸發黃的信紙,的確會引發很多聯想。
DiXon總裁已經退休,Carlson執行長現在己經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想當年他們都是高科技的要角。有的人已去世,有些人近況不太好,他們好像都很欣賞我。你說,想不到以前有那麼多人讚賞我、嘉勉我。我覺得很高興。
那些慷慨的讚美對我是種肯定,也是種激勵,也因而我把那些信留到現在。聽你那歡喜、真誠的口吻,讓我覺得這些信更加寶貴──因為它們能夠讓我的好女兒分享到這份成功的喜悅,也使她更成熟、更熱愛生命。
好像是哥德說的,「能分擔他人憂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成就的是神。」這句話似乎刻薄了些,但也很接近事實。要是有人告訴我,他的父親得了重病,他很難過,我也會很難過。要是有人「混」得不錯,大賺大發或平步青雲,好不要來跟我講;或是,他不找我的話,我絕不找他。
但是,要能分享他人的快樂、成就,該有多好!
有些人能分享親人的成就,但朋友或同事的成就就難以「普天同慶」了。因而,當我聽到你仰慕的聲音時,我也希望有朝一能將範圍擴大,真心發掘其他人的優點,並且告訴他你是多麼欣賞這些優點。就像這次一樣,你看到那些讚美我的信,好高興,立刻打電話告訴我,對朋友、同事也要如此。
卡內基認為,人的一生需要覺得自己很重要。但不知道為什麼,重要感真的很難得到。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重要感,為了能獲得重要感;有的人要念好多年的書拿博士;有的人要賺錢再賺錢(或捐錢再捐錢);有的人要開名車,戴名表;有的人要服務,做公益活動;有的人要強暴;有的人要殺人。像尼采說的,人總會找到辦法獲得重要感。
如果我告訴你,你已經擁有給予他人重要感的本事了(多麼值得慶幸的本事),你很開心。你的這通電話讓老爸覺得自己很重要,與你交往的人們也有這種感覺,你真的好有福氣。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冒险,它完全颠覆了我对某些既定观念的看法。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偏向理论分析的心理学读物,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它充满了生活化的场景和鲜活的案例。作者的论证过程极其严谨,但又妙就妙在,他总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简直是化繁为简的高手。特别是关于自我价值构建的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是在外界的评价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本书却引导我去深入挖掘内在的驱动力和真实的渴望。阅读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拿出笔在旁边做批注,因为里面很多观点我需要花时间消化和反刍。这不是那种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互动手册,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理念立刻付诸实践。读完之后,我对自己的待人接物方式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很多困扰已久的社交难题似乎都有了清晰的破解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更具弹性和包容性的自我认知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坐标系,让我们得以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同于市面上很多强调“强大”和“征服”的励志读物,这本书更侧重于“滋养”和“连接”。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即便是描述最痛苦的经历,也能从中提炼出一种值得被尊重的价值。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意义”的探讨,他没有给出宏大叙事,而是将意义的来源细化到每一个微小的日常选择中。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深度挖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这本书的结构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因为它的每一个小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立,但将它们串联起来,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内驱力的思想体系。我发现,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中重塑了我的价值观,让我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而非外在的喧嚣。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清晰航向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代人在精神层面的某种集体焦虑,同时又许诺了一种治愈的可能性。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语言风格是那种带有南方韵味特有的细腻和温柔,即使在讨论严肃的心理议题时,也不会让人感到压抑。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扎实,引用了许多跨学科的理论支撑,但所有这些学术基石都被巧妙地包裹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使得理论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我最受触动的是关于“自我接纳”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接受自己”,而是详细地拆解了“接纳”背后的具体步骤和心理机制。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过去的决定和犯下的错误,都多了一层温柔的滤镜。这本书仿佛是一剂强效的定心丸,让我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内心多了一份沉稳的力量。我给它打五星,是因为它在提供深度思考的同时,也兼顾了极佳的可读性,是那种真正能沉淀下来的好书。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心灵鸡汤的升级版,读完之后感觉像是给自己的内心做了一次深度SPA。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放下了很多一直困扰自己的心结。我特别喜欢作者叙述事情的方式,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像是与一个非常睿智又贴心的朋友在促膝长谈。他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点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思的道理。比如关于如何看待“不完美”,他给出的视角非常新颖,让我开始欣赏那些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小瑕疵。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巧妙,不会让人觉得内容过于沉闷,每一章的过渡都自然流畅,仿佛在翻阅一本精心编排的日记。我感觉,这本书不适合一次性“读完”,更应该放在手边,在需要指引的时候,随时翻开某一页,总能找到那么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像一道光照亮前方的路。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同样在生活中感到迷茫的朋友了,相信他们也能从中汲取到巨大的力量。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去提问和感受生活。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通常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会遇到空洞的口号和陈词滥调,但这一本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诚和勇敢。作者似乎毫不避讳地剖析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坑”和挣扎,这种坦诚让人感到极度的亲近。他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导师形象,反而更像是一个走在前面,偶尔也会跌倒,但始终保持探索精神的同行者。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心理防线,让我们更容易接受那些看似尖锐的自我批评和深刻的反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界限感时所提出的见解,它不是教人变得冷漠,而是教人如何以更健康、更平衡的方式去爱与被爱。整本书的文字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激昂,时而低回,像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高潮迭起却又和谐统一。我已经开始在我的日常对话中,不自觉地运用书中学到的某些沟通技巧,效果立竿见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