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大脑也有奇怪的习惯 |
| 作者: | (日)池谷裕二 著;阿修菌 译 | 开本: | 32开 |
| 定价: | 35 | 页数: | 283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ISBN号: | 9787111489856 | 印刷时间: | 2015-01-16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池谷裕二,有名脑科学家,同时兼任日本药理学会学术评议委员,北美神经科学会、日本药学会、日本神经科学会会员。1989年以**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之后又以**名的成绩进入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生院,开始了对脑的研究。1995年被录用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1998年通过对海马的研究,获得了药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东京大学药学系。2002-200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生物学客座研究员。他由记忆机制开始了“脑的可塑性”探索研究主题,2012年他发现了脑内神经细胞间的结合部(突触)形成的结构,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2004年荣获日本药学会药物研发奖,2006年荣获柯尼卡美能达画像科学奖励奖、日本药理学会学术奖励奖、日本神经会奖励奖。2008年获日本药学会鼓励奖、文部科学大臣表彰(年轻科学家奖)。 目录 前言
01大脑真奇妙,竟受IQ左右――脑越大就越好使吗
脑越大,人就越聪明吗
IQ120以上的非凡头脑的秘密
体育越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越好吗
觉得脑子不够用,那是错觉
02大脑真奇妙,竟是自恋狂――幸灾乐祸味如蜜
当不安的脑回路激活时
大脑会从别人的不幸中寻找快乐
大脑深信自己“能力非凡”
产生快感让人欲罢不能的场所
畏首畏尾的老板还真少
“プライド”与“pride”的区别
“自豪”和“喜悦”是两种不同的情绪
03大脑真奇妙,竟会信任他人――人脑如何判断“信赖度”的呢
沉浸于幸福中的人尤需提高警惕
大脑是如何判断是否值得信赖的呢
“你活该”的心理机制
整理的奥义是“把用得着的东西扔掉”
“浪费可耻”的心态是如何产生的
看了“看起来很疼的图片”会怎样
04大脑真奇妙,竟会相信命运――“今天很走运啊!”原来这不是错觉
食指短的人炒股更赚钱
赚取千万财富的操盘手受雄性激素的影响
运势天注定
“*后通牒游戏”考验决断能力
社会普遍观念和固有观念等信念也会
创造出“真实”
脑科学的发现是否了哲学
新的技术革新何所惧
05大脑真奇妙,竟不懂装懂――“当初要是那么做就好了”何谓“后见之明偏误”
没那么多“果不其然”
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不可思议的“后见之明偏误”
奇妙的禀赋效应
明知白花钱,却还会买彩票
心生动摇会怎样
06大脑真奇妙,竟迷信品牌――气场、情调、超凡魅力……被看不见的力量影响的原因
一种叫“有机栽培”的品牌
困惑音乐评论家的李帕蒂事件
人脑会对品牌做出反应吗
用汗水换来的10万日元和天上掉下来的10万日元
07大脑真奇妙,竟能自我满足――为什么人总爱往固定的那几家店跑呢
大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调整情绪
猴子也会回避自我矛盾
是买生菜,还是买新上市的圆白菜呢
横下心来解放喜欢冒险的大脑
大脑天生就有判断*价值的回路
08大脑真奇妙,竟会坠入爱河――“爱情的力量”让大脑反应更快,动力更强
借鉴“伪忽视”效果,坐在意中人的左侧
鸟类也有重视左侧的倾向
坠入爱河的人大脑处理能力更高
母亲的经验会遗传给孩子
为什么良好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呢
09大脑真奇妙,竟会沉迷于游戏――人类是特别容易被“视觉材料”说服的生物
大脑锻炼真的有效吗
能提高工作记忆的锻炼方法
MRI缩小了脑研究与心理学、哲学之间的鸿沟
只要看起来像真的,大脑就会相信
如何表达才是关键
10大脑真奇妙,竟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谁给我们设定了程序,让我们会自我牺牲呢
我们为什么不愿在人前放屁
懂得合作精神的鱼
我们为什么不偷别人的东西
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是合作,还是逃跑――“困境游戏”
为什么会有惩罚呢
“挥泪斩马谡”,二律背反的纠葛
毫无根据并扭曲的“人性”
11大脑真奇妙,竟会展颜笑――“先从形式入手”能让人变幸福吗
人际交往的*强武器是什么
先有笑容后有欢乐的反向因果关系
肉毒素带来意外效果
人为什么会笑呢
正确的姿势会让我们更自信吗
振作精神时,日语靠气势,英语靠身体
甜蜜的记忆,苦涩的回忆
达尔文提出表情具有先天性
12大脑真奇妙,都是激素惹的祸――汗会泄露你的“不安”和“性信息”
不安情绪会通过汗水传给别人吗
性激素真的存在吗
对女性的性幻想不再私密吗
香味的刺激直接入脑
闻了咖啡豆的香味会怎样呢
历时千年之久的咖啡芳香的秘密
13大脑真奇妙,竟会偏好某种学习方法――比起“输入”更重视“输出”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
限制热量摄入能提高记忆力吗
比尔·盖茨为什么热衷于SenseCam呢
14大脑真奇妙,竟会为红色倾倒――让对手胆怯、让自己抢占先手的卑鄙颜色
热咖啡比冰咖啡更有亲近感
体育成绩是靠红色提高胜算的吗
红色的电脑显示屏边框会让工作效率下降
“学习的房间严禁挂红色
系窗帘”的根据
15大脑真奇妙,竟一听就能听出区别――音乐与空间能力竟然有关系
日本人发不好“R和L”音的原因
新生儿的耳朵能分得清母语和外语
用母语文字标注英语读音,老外竟然听得懂
五音不全的人空间处理能力也低吗
交响乐团成员们的空间能力
16大脑真奇妙,竟会越来越幸福――随着年龄增长,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幸福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吗
负性偏向随年龄变化而改变
负面情绪会不断减弱
17大脑真奇妙,竟是个酒鬼――“嗜好成癖”是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喝威士忌后,第二天反应*吗
摄入酒精时的脑内机制
“酒壮怂人胆”是怎么回事
酗酒的爹妈会生下酗酒的娃
“就是不自觉地会……”的背后
18大脑真奇妙,竟是个吃货――哪些食物对大脑有好处
吃维生素片能减少犯罪吗
肠胃状态与脑的状态紧密相联吗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肠胃
能提高大脑功能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的有益/有害大脑12营养元素清单
19大脑真奇妙,竟喜欢讨论――“精气神”和“韧劲”是过时的大和魂吗
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是一起讨论吗
什么是有效的领导能力呢
想要在决战之际发挥实力该怎么做
从脑科学看“精气神”“韧劲”的有用性
20大脑真奇妙,竟会说话――“比喻”手法改变对话的主导权
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曾有关系吗
血统*纯正的现代人
人种歧视为何无法消除呢
“奇迹基因”是从哪里来
语言中所隐藏的两种功能
“闹钟是酷刑”是一种修辞手法
利用隐喻
大脑听笑话时的模样
21大脑真奇妙,竟会有直觉――大脑为什么对“数值”不敏感
无意识的自己其实还挺有两把刷子的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是什么
逻辑性思考与推论性思考
直觉偶尔也不靠谱
人脑的弱点是什么呢
22大脑真奇妙,不自由竟很舒服――人类自己肯定不清楚自己的事情
80%以上的人都按既定的习惯来行动
自由意志不是在脑内诞生的
“我的事情我做主”的错觉
无意识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脑的正确反射”来自何处呢
对脑而言,究竟什么是自由呢
意识中出现的“自由的心”其实是*迷惑性的幻觉
脑地图:不同脑区负责不同的身体部位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
23大脑真奇妙,竟喜欢睡觉――“睡眠成绩”也很重要
睡眠时间短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短睡型的遗传基因
劝君一试“懒人思维术”
就寝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勤勤恳恳的努力型”还是“提纲挈领的突击型”
记忆的整理与巩固在睡眠中交替进行
玫瑰芳香能提高记忆力吗
24脑真奇妙,竟会经历超自然体验――灵魂出窍与“俯瞰能力”之间神奇的关系
动摇生命伦理基石的人造生命的诞生
刺激“神灵”的脑回路,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用科学解剖神灵,是一种亵渎吗
有人会被催眠,而有人却*免疫
催眠是一种人工痴呆症
“自己”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灵魂出窍的脑回路是什么
25大脑真奇妙,竟懂得冥想――“梦想成真了”是怎么回事呢
冥想与大脑的亲密关系
能够集中精神就是好事吗
“连续5天冥想20分钟”,会有什么变化呢
身体的动作与“未来蓝图”之间的奇妙关系
所谓“衰老”,就是不再心怀梦想了吗
26大脑真奇妙,竟懂得一物多用――一干起来就有干劲了
“痛在身上”和“痛在心上”
人的思考能力从何而来呢
“心”是脑回路对身体性的省略
脑会对已有的东西循环再利用
脑是为何而存在的
语言是什么时候在大脑中诞生的心在何处
身体和环境对人心的支配力到底有多强
什么事都是只要开始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吗
身体运动会让神经元活跃度提高10倍
写在*后
参考文献 精彩导读
好的,这里为您提供一本关于家庭保健的图书简介,内容侧重于科学的健康管理、营养学基础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完全不涉及《大脑也有奇怪的习惯》一书的内容。 --- 《科学家庭健康指南:从日常实践到深度预防》 一本助您掌控自身健康的实用手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健康资讯,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家庭成员的健康,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修课。本书《科学家庭健康指南:从日常实践到深度预防》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循证实践,为您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家庭健康维护方案。 本书深度聚焦于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强调健康管理的三个支柱:科学营养、规律运动与高质量睡眠。我们深知,健康的基石往往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细微选择之上,而非偶尔的紧急干预。 第一部分:营养基石——吃出健康的科学配方 本部分旨在破除流言,建立起一套基于科学证据的膳食观。我们不会鼓吹任何单一的“超级食物”,而是深入解析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机制与优化策略。 1. 膳食模式的重建: 我们将详细解析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控制高血压饮食法)以及最新的植物性饮食趋势的科学依据。重点在于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活动水平和特定健康需求(如血糖管理、血脂控制)进行个性化的膳食结构调整。例如,书中会指导读者如何通过食物选择,科学地控制每日的隐形糖分摄入,并区分“好脂肪”与“坏脂肪”,理解欧米伽-3和欧米伽-6脂肪酸的最佳比例对心血管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2. 微量营养素的精准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身体功能的“润滑剂”。本书将以表格和图示清晰展示关键维生素(如维生素D、B族)和矿物质(如钙、镁、铁)在人体中的确切功能、缺乏时的早期信号,以及最有效的食物来源。特别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现象,提供了通过日常饮食快速弥补营养缺口的方法,而非单纯依赖高剂量的营养补充剂。我们强调“食物优先”的原则,并探讨在特定情况下(如素食者、孕期、更年期)何时以及如何安全地选择补充剂。 3.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健康: 近年来,肠道健康被视为“第二大脑”。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Postbiotics)的概念及其对免疫力、情绪调节的深远影响。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构建一个强大且平衡的肠道菌群环境,有效缓解腹胀、便秘等常见消化问题。 第二部分:生命律动——运动与睡眠的优化工程 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更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科学的运动生理学和睡眠科学融入忙碌的日常。 1. 运动的个性化处方: 运动不再是“流汗就好”。本书提供了一套从零基础到进阶的运动进阶路径。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我们提供了“碎片化运动”的有效策略,如工间拉伸、高效的十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入门指导。对于需要长期维持心血管健康的中老年人,则详细阐述了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的频率和强度标准(心率区间设定)。书中特别辟章节讲解了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如何安全地进行基础的抗阻训练以对抗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 2. 深度睡眠的艺术与科学: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本书深入探讨了睡眠周期(REM与非REM睡眠)对记忆巩固、激素分泌和细胞修复的关键作用。我们提供了详尽的“睡眠卫生”清单,从卧室的光线、温度控制到睡前两小时的电子设备使用禁令。对于长期失眠的读者,书中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CBT-I)的入门技巧,帮助读者从根本上重塑健康的睡眠习惯,而不是仅仅依赖褪黑素等药物。 第三部分:疾病的早期预警与生活方式干预 本部分将家庭健康管理提升到预防医学的高度,重点在于识别风险因素并主动干预,以降低罹患慢性病的概率。 1. 慢性病的风险筛查与管理: 我们将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高血脂这“三高”作为重点解析对象。书中详细解释了这些疾病的早期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范围),并指导读者如何解读年度体检报告,而不是仅仅查看“合格”与否。对于已经患有这些疾病的家庭成员,本书提供了非药物性的生活方式调整方案,作为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 2. 压力管理与情绪的生理学联系: 慢性压力是现代健康的主要隐形杀手。书中从神经内分泌学的角度解释了皮质醇(压力荷尔蒙)对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损害。我们提供的工具包包括科学的呼吸训练法(如4-7-8呼吸法)、正念练习的实际操作指南,以及如何通过环境改造(如引入绿植、调整家居色彩)来降低家庭环境中的慢性应激源。 3. 安全用药与家庭急救箱的科学配置: 本章是实用的操作指南。它指导读者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家庭成员实际需求的急救箱,区分哪些非处方药(OTC)是必备的,哪些是应该谨慎使用的。特别强调了药物的储存、有效期管理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此外,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书中提供了常见意外伤害(如轻微烫伤、扭伤)的即时处理流程,确保在专业医疗援助到来前的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反应。 《科学家庭健康指南:从日常实践到深度预防》旨在赋能每一位家庭成员,让健康管理不再是焦虑的来源,而是掌控生活质量的有力工具。我们相信,最好的医生,就是那位每天与您朝夕相处的自己。通过本书,您将获得科学的知识、实用的工具和持续的动力,构建一个更加强健、充满活力的家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