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文心雕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文心雕龙
定价:49.00元
作者: 刘勰,陈书良 整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6394697
字数:
页码:42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研究历来是学术中的显学。
已故朴学家吴林伯先生是马一浮大师的嫡传弟子,一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见解幽深而独到,他的大弟子陈书良教授于繁华纷扰中独立苍茫,以振兴朴学为己任,继承先师衣钵,将《文心雕龙》研究延续下来,发扬光大,以飨后学。
陈书良对《文心雕龙》原文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本书原文部分系文字上采用黄叔琳本,按照“三准论”将其篇次重新排列。另外,在前贤对它校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之处,略陈陋见。凡前贤鸿笔已举,概不复陈;而管见虽浅,聊作引玉之砖。另外本书译文基本采用郭晋稀先生(《白话文心雕龙》,并对其相应作了改动。
目录
序方铭
n前言
n《文心雕龙》释名
n3/凡例
n5/名目
n9/单元道
n18/第二单元才
n24/第三单元气
n30/第四单元物
n32/第五单元心
n40/第六单元象
n45/第七单元志
n51/第八单元风
n62/第九单元文
n78/第十单元体
n92/第十一单元奇
n101/第十二单元赋
n110/第十三单元隐秀
n117/第十四单元采
n127/第十五单元通变
n134/第十六单元规矩
n140/第十七单元司契
n150/第十八单元圆
n《文心雕龙》直读
n上篇
n155/原道
n160/征圣第二
n164/宗经第三
n169/正纬第四
n173/辨骚第五
n178/明诗第六
n184/乐府第七
n189/诠赋第八
n194/颂赞第九
n199/祝盟第十
n204/铭箴第十一
n209/诔碑第十二
n214/哀吊第十三
n219/杂文第十四
n224/谐隐第十五
n229/史传第十六
n239/诸子第十七
n245/论说第十八
n252/诏策第十九
n258/檄移第二十
n263/封禅第二十一
n268/章表第二十二
n274/奏启第二十三
n280/议对第二十四
n286/书记第二十五
n下篇
n295/神思第二十六
n300/体性第二十七
n304/养气第二十八
n308/风骨第二十九
n313/附会第三十
n317/通变第三十一
n322/事类第三十二
n327/定势第三十三
n333/情采第三十四
n338/镕裁第三十五
n342/声律第三十六
n347/练字第三十七
n353/章句第三十八
n358/物色第三十九
n363/丽辞第四十
n367/比兴第四十一
n372/夸饰第四十二
n376/隐秀第四十三
n380/指瑕第四十四
n385/总术第四十五
n389/时序第四十六
n398/才略第四十七
n407/知音第四十八
n412/程器第四十九
n416/序志第五十
n参考文献
n作者介绍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代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三十二岁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后出仕做官,先后做过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回到定林寺出家。虽历任多官职,但刘勰其名不以官显,而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47年,湖湘书香世家;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统,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文摘
《文心雕龙》:n
单元 道n
一、道 41处n
1.附合于天道的重文的儒道n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n
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序志》)n
按 《文心雕龙》之“道”,除下列2.3.4义明显表现为政治主张、老庄之道或一般方法门径外,其含义是争议颇大的。这场争论构成了1949年后《文心雕龙》研究热烈的争鸣特色。范文澜《注》、刘永济《校释》及吴师《义疏》认为“原道”之道纯为儒道,陆侃如认为是儒、佛、道三者的统一体(见《文史哲》1961年三期《“文心雕龙”论道》),而马宏山则认为道是“佛性”(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四期《论“文心雕龙”的纲》)。应该肯定的是,研究者都抓住了要害,即“原道”之道是弄清《文心雕龙》文论体系的关键。对此,我们的看法是:道是附合于天道的重文的儒道。n
(1)道的形式是“自然”n
《文心雕龙》之道有“自然”“神理”“太极”“道心”“天命”“神道”等别名。我们叙述这些,想说明的问题是:n
,以上名称都是“道”,这是诸家皆无异议的。n
第二,其中多数来源于儒家经典,而且严格依其本义立论。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夸饰》)引自《易 系辞上》;“道心惟微”(《原道》)引自《书 大禹谟》;“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原道》)语本《易 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道难闻”(《征圣》)语本《论语 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正纬》)语本《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和《易 观卦彖辞》“圣人以神道设教”。这就确切地证明,范、刘、吴诸家将刘勰的道释为儒道,是持之有故的,而任何不顾本义,在佛典中寻找上述词语出处的做法都是不严肃的。n
第三,道的另两个别名“神理”“自然”,范文澜等没有在儒家经籍中寻到出处,马宏山却引证《弘明集》,释为“佛性”。而这,是导致马立论的根据。n
我认为“神理”“自然”不应从佛典中寻出处,尤其是“自然”一词,是道的形式,必须深入探讨,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出处上。n
首先看“神理”。按《周易 系辞》韩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话者也。”“神”是神妙的意思。《庄子 缮性》:“道,理也。”“理”与“道”是同义词。“神理”即“神道”。这个词魏晋时用得很多,如曹植《武帝诔》:“聪镜神理”,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皆是。李善在《文选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曰:“神理犹神道也。《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n
再看“自然”。我认为这个词恰好说明了道的形式的本质。《原道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语出于《 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原意是道虚无不可视触,不便于学习;不得已,就学习天地。但天地太寥廓广大,不知从何学起,不得已,就学习天地间常见的事物(“自然”)。这样,并不是说《文心》之道出于老、庄。周秦之际,诸子各自都认为自己的“道”极妙至善,都竭力用文辞描述“道”。有趣的是,他们仿佛采用了近几十年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仿生学,一致以自然来说明“道”。例如,江河是自然的重要组成。《 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看到了柔弱,而这是他的“道”的重要特征。《韩诗外传》卷三记孔子谈“智者乐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孔子看到了“智”“礼”“勇”“知命”“德”,而这些正是他的“道”的组成内容。《文心雕龙》的“道”就展现了这种“法自然”色彩的胎记。正如认为“万物芸芸”都不过是“道之华”(现象)一样,刘勰认为,“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原道》)从这个意义出发,“自然”“道心”“神理”“太极”都是道的形式的别名。n
但是,《文心雕龙》之道,虽然采用了习惯的仿生解释,因而带有“道法自然”的色彩,然而它并非主张“因任自然”“绝圣弃智”,而是与“征圣”“宗经”联合起来,和儒道合而为一。n
……
序言
文心雕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