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这东西
定价:15.00元
作者:渡边淳一;炳坤、郑成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9-01
ISBN:9787503918087
字数:210000
页码:28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4kg
编辑推荐
既然作为有生命的物体生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作为生物本应特有的雄与雌的生命光辉。自那本名噪一时的香艳小说《失乐园》之后,渡边淳一的又一力作。作者从研究现代男性的生命状态入手,触及到的却是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进而达到探求人类生命本原和文明进化的哲理高度。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以坦直真诚的笔触,详尽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男性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家庭中面临的压力、困惑以及其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 在本书中,笔者拟结合自身及熟人们的体验,畅谈一下男人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这就算作男人的真心话吧。
目录
作者介绍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并曾在该校整形外科担任讲师。 1965年以《死化妆》获新潮同人杂志奖;1980年以《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等。 著有50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大师级的!它采用了非线性叙事,通过不同时间线和不同角色的视角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版图。初读时,我甚至有些吃力,需要时不时地在不同章节间来回翻找,以确认人物关系和时间节点。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要求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解码的过程中。当所有的碎片最终在脑海中完美契合的那一刻,那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是看那些平铺直叙的故事所无法比拟的。更妙的是,作者在切换视角时,语气和用词也跟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得每个讲述者都有着鲜明的“声纹”。你会清晰地感觉到,站在一个角色的立场上观察事件,与站在另一个角色的立场上观察,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让我深刻反思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事实”的认知,很多时候,我们所坚持的“真相”,不过是自身观察半径内的一个固定切面而已。这种叙事技巧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思考深度。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聚焦于“男性主题”的作品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落入刻板印象和陈词滥调的窠臼。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采取那种宏大叙事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而是选择了极其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的叙事方式。情节发展虽然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转折,却处处充满了生活的“小机关”和人性的“小陷阱”。我特别喜欢它对于日常对话的处理,那些看似随意的交谈中,往往暗藏着权力博弈、情感试探或者未说出口的委屈。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就像在玩一个精密的文字解谜游戏。作者对社会背景的描绘也相当到位,那些环境细节,比如老旧的装修风格、特定年代的流行用语,都为故事增添了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仿佛能闻到书页中透出的旧木头和尘土的味道。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而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每个人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展现出的各种侧面,那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生存智慧和妥协艺术,非常值得品味。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我会选择“酣畅淋漓”——但不是那种动作场面带来的快感,而是一种智力上的充分调动和情感上的深度共鸣。这本书对复杂情感的处理,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它没有简单地把“爱”或“恨”标签化,而是将它们分解成无数细小的、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动机和行为。例如,一个人可以因为极度的爱而做出伤害对方的决定,而这种伤害行为本身又源于一种病态的责任感。这种深刻的悖论,被作者用冷静而克制的笔触描绘出来,没有过多的煽情,却比任何哭喊都更具穿透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留白”,很多关键的对话和冲突都戛然而止,把后续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这种处理方式,让故事在合上书本后依然在脑海中持续发酵,它不再是一个已经结束的故事,而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反复审视和重新解读的样本。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内敛且富有韵律感的。它大量运用了意象和隐喻,但这些修辞手法绝非为了炫技而存在,而是成为了推动情节和深化主题的必要工具。比如,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关于“潮汐”的意象,它象征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却又无法被直接控制。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精确地表达了那个瞬间的力度和状态。阅读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尽管主题严肃,但阅读过程却丝毫不觉沉闷,这得益于那种流畅、几乎带着音乐性的句式结构。对于那些追求阅读质感和文字美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场文学盛宴,它证明了严肃的主题完全可以通过优雅且充满张力的文字来呈现,绝非只有晦涩难懂这一条路可走。
评分这本《男人这东西》(暂定名,避免直接引用书名)的文笔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的叙事功力深厚,仿佛能将人瞬间拉入故事的核心场景。我特别欣赏它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使得每一个角色都显得如此真实可信,不再是扁平的符号。比如,书中对主角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内心挣扎描绘,那种矛盾、犹豫,甚至带着一丝自我欺骗的复杂情绪,被作者捕捉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味某一句精妙的对白或者一个深刻的动作细节,思考它背后蕴含的更深层意义。那种感觉,就像是跟一位智者在进行一场缓慢而深入的对话,不急不躁,但字字珠玑。全书的节奏把握得也恰到好处,张弛有度,高潮部分的情感爆发力极强,但并非单纯的喧嚣,而是积蓄已久后的水到渠成,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想再去翻阅开头,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寻常的铺垫是如何为后来的冲击力埋下伏笔的。这本书无疑是近来我读过的最能引发深度思考的文学作品之一,它挑战了我们对人性的传统认知,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维度的观察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