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
定价:30.00元
作者:孙尔康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096024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将体育、艺术、科学、哲学、军事等融为一体的高尚智力游戏,千余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推崇。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国兴棋盛,象棋迎来了新生,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棋赛频繁,新人辈出,佳局无数,棋艺丰收。象棋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笔者长期从事象棋资料的收集、各种素材的积累工作,从事棋艺理论的研究和写作,40余年发表各类棋评文章1500条篇,各类专著棋谱22部,工作和生活已经融入到整个象棋事业之中。
《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是《中国象棋经典丛书》中的一部,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07年经过精选的经典名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战术技巧精致,可读性强。
目录
一、当头炮对屏风马(38局,1~38)
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和)香港地区徐耀荣
第2局 新加坡沈云清(红先负)新加坡王英才
第3局 中地王嘉良(红先胜)香港地区李旭英
第4局 中地朱永康(红先和)香港地区徐耀荣
第5局 中国柳大华(红先负)泰国刘伯良
第6局 泰国谢盖洲(红先负)中国李来群
第7局 中地胡荣华(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
第8局 澳门地区郭裕隆(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
第9局 泰国谢盖洲(红先胜)澳门地区徐宝坤
0局 新加坡郑祥福(红先胜)泰国陈思飞
1局 中地刘星(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
2局 西马黄运兴(红先负)泰国谢盖洲
3局 新加坡沈云清(红先胜)印尼尤泽标
4局 东马詹敏珠(红先胜)西马杨宛珠
5局 东马许光明(红先负)西马黄运兴
6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香港地区黄福
7局 台湾地区吴贵临(红先胜)香港地区黄福
8局 西马黎金福(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
9局 中国赵国荣(红先和)泰国谢盖洲
第20局 澳门地区徐宝坤(红先负)香港地区杨俊华
第21局 中国大陆卜凤波(红先和)台湾地区吴贵临
第22局 中地蒋全胜(红先胜)香港地区曾益谦
第23局 美国甄达新(红先胜)中国蒋全胜
第24局 台湾地区吴贵临(红先胜)台湾地区苏文生
第25局 泰国郑永清(红先负)新加坡陈有福
第26局 中国谢思明(红先负)新加坡张心欢
第27局 香港地区杜永光(红先负)中地王嘉良
第28局 新加坡方建明(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
第29局 新加坡郑祥福(红先胜)中国王嘉良
第30局 台湾地区梁金义(红先负)印尼余仲明
第31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中地陶汉明
第32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中地柳大华
第33局 中国大陆陶汉明(红先负)台湾地区吴贵临
第34局 中国大陆金松(红先胜)台湾地区刘安生
第35局 越南蒙世行(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
第36局 香港地区梁达民(红先胜)越南陶科高
第37局 中地许银川(红先胜)澳门地区刘永德
第38局 香港地区林嘉龙(红先负)香港地区黄学谦
二、当头炮对反宫马(24局,39~62)
第39局 中国蒋志梁(红先负)泰国刘伯良
第40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和)中地徐天利
第41局 西马何荣耀(红先负)香港地区黎少坡
第42局 泰国刘伯良(红先胜)中国柳大华
第43局 泰国刘伯良(红先负)中国李来群
……
三、顺手炮(24局,63-86)
四、列手炮(16局,87-102)
五、仙人指路(18局,103-120)
六、飞相局 (16局,121-136)
七、当头炮对三步虎(11局,137-147)
八、起马炮(6局,148-153)
九、仕角炮(5局,154-158)
十、过宫炮(4局,159-162)
十一、其他类(6局,163-16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内容所吸引。我一直认为,想要真正理解一门艺术,就必须了解它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中国象棋,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国粹,其海外发展历程同样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精心挑选了那些在海外棋坛享有盛誉的经典对局,让我得以一窥中国象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书中对每一局棋的分析都极其透彻,作者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棋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对棋局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讲解了棋手们当时的思路以及可能的变招。这种详实的分析,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运用上的考究,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棋局变得易于理解,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娓娓道来那些精彩绝伦的故事。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棋艺,更像是一次跨文化的精神对话,让我对中国象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让我看到,象棋的智慧和魅力,是能够跨越国界、超越文化的,真正达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装帧和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书名《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光是这几个字就让人心生敬意,仿佛能闻到墨香中夹杂着岁月沉淀的味道。迫不及待地翻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精美的棋局谱,配以详细的解说和棋谱分析。我并非棋艺高超之人,但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博弈的魅力。书中选取的这些“海外经典”,想必都是经过时间洗礼、被无数棋手所津津乐道的对局。每一局棋,都是一次思想的较量,一次策略的碰撞。作者在解说中,不仅仅是罗列棋步,更是深入剖析了双方的思路,点出了关键的转折点,以及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妙手。有时,一个看似平常的落子,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向胜利的曙光。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棋局背景的介绍,例如对弈双方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甚至是对战时的心境揣摩,这些都让棋局变得更加鲜活,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棋盘之上,与大师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胜负的跌宕起伏。对于我这样热爱中国象棋,但又缺乏系统学习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以一种温和而充满启发的方式,引领我领略象棋的深邃与艺术。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中国象棋的经典,似乎都集中在那些熟悉的国内大师身上。直到我无意间发现了《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这本书,才意识到自己之前认知的局限性。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中国象棋在海外同样有着深厚的根基和精彩的篇章。书中收录的这些“海外经典”,每一局都堪称是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棋艺,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印记。作者在对局的解说中,没有落入俗套,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棋局剖析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关键性落子的解读,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这么走”,更会解释“为什么这么走”,以及这样走会带来怎样的后续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棋手的思路,仿佛置身于对局之中,与他们一同博弈。书中选取的案例,覆盖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棋风,让我看到了中国象棋的包容性和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成为职业棋手,而在于它能让你对中国象棋有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认识,它让你看到,即使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象棋的魅力依然能够跨越国界,征服人心。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象棋爱好者,我阅读过的象棋书籍不计其数,从基础的入门教程到高深的理论研究,几乎都涉猎过。然而,《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这本书,依然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一直认为,中国象棋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而这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这本身就充满了新意。我很好奇,在与中国本土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象棋是如何生根发芽,又孕育出了怎样的独特风格?打开书页,我发现我的好奇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书中挑选的对局,很多都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技战术特点,有些甚至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他们对中国象棋的理解,虽然可能与我们传统的“杀气”、“厚势”等概念有所不同,但其精妙之处,同样令人折服。作者在分析时,格外注重对棋局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以及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捕捉。这种写法的确让我受益良多,它拓宽了我对象棋全局观的理解。有时候,读到棋局的转折处,作者的分析会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思路可以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棋谱集,更像是一次跨文化的象棋交流,让我看到了象棋这门古老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多元魅力。
评分当我收到这本《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时,说实话,我有点犹豫。我一直认为,象棋的精髓在于实战,在于与人对弈时的临场应变和心理博弈。书本上的棋谱,总觉得少了一点“味道”。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特别是那些被冠以“海外经典”之名的对局时,我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棋局,很多都出自我们不甚熟悉的海外棋手之手,但它们的精彩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大师对局。书中对于每一步棋的逻辑分析,都显得格外严谨且富有洞察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最优解,而是尝试去揣摩棋手当时的思考过程,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走,以及其他可能的走法以及其后果。这种“追根溯源”式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理解,原来“出奇制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底和对棋局的精准判断之上。书中收录的一些残局,更是将艺术性发挥到了极致,那些巧妙的弃子、刁钻的陷阱,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读完一本棋局,就像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堆棋谱,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象棋、欣赏象棋的全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