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球面离散格网下的数字高程建模
定价:29.00元
售价:20.3元,便宜8.7元,折扣70
作者:白建军,侯妙乐,孙文彬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030272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球面离散格网下的数字高程建模》由白建军、侯妙乐、孙文彬编著,本书针对顾及地形的椭球面离散格网多级划分及其变形分析、多分辨率连续地表模型建立、全球DEM的层次存储结构和快速索引机制、基于球面三角格网的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的融合与压缩策略、多分辨率地形可视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将全球离散格网与数字高程建模相结合,试图为DEM数据的全球一致性表达建立一种数学与信息模型。
《球面离散格网下的数字高程建模》适合于测绘、地理信息、计算机、资源环境及相关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及科研院所人员使用。
章 绪论
1.1 引 言
1.2 全球地形表达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全球离散格网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本书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WGS 84椭球面的QTM层次剖分
2.1 DEM与剖分的关系
2.2 基于正多面体的球面剖分方法及其特点分析
2.3 基于WGS 84椭球面的层次剖分方法
2.4 WGS 84椭球面QTM剖分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椭球面三角格网点高程数据获取及表面建模
3.1 椭球面格网点DEM的高程内插
3.2 基于椭球面三角网DEM的表面建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菱形块的格网数据层次组织
4.1 椭球面三角格网DEM的数据库结构
4.2 基于菱形块的椭球面格网DEM数据索引
4.3 菱形块及QTM三角格网的邻域搜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球面三角格网DEM数据和影像数据的融合与压缩
5.1 平面影像数据到QTM像元的转换
5.2 球面三角格网影像数据压缩
5.3 基于三角格网的多分辨率地形数据压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球面三角格网DEM的多分辨率可视化
6.1 地形模型简化及相关研究现状
6.2 基于椭球面QTM的LOD模型
6.3 椭球面三角格网DEM的快速显示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球面三角网的全球陆地水淹分析模型
7.1 水淹模型基本概念
7.2 基于三角格网陆地水淹模型基本思路
7.3 陆地的提取与分层细化
7.4 全球三角格网陆地水淹模型算法
7.5 全球三角格网陆地水淹模型算法的优化与改进
7.6 实验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球面三角格网的地形可视化
8.1 实验系统设计
8.2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标题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光是“球面离散格网”这几个字就充满了科学的神秘感。我平时对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基础理论和方法,总是想深入了解一下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听起来就属于那种能够带你钻研到最核心的学术著作。我猜想,它应该会从非常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DEM),它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样的应用,为什么需要构建DEM。然后,重点应该会放在“球面离散格网”这个独特的概念上。我很好奇,在球面坐标系下进行离散化处理,会带来哪些与平面坐标系截然不同的挑战和优势。比如,如何有效地表示地形的起伏,如何避免在曲面上产生数据失真,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处理球面几何带来的复杂性。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构建球面离散格网的具体算法和技术细节,也许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读完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对DEM的构建过程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其在地球科学、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也能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如果能解答我对于“球面”和“离散格网”结合的疑问,那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最近我一直被一些关于高精度地形数据处理的问题困扰,尤其是在处理大范围的全球地形数据时,传统的平面坐标系方法似乎总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灯塔。我猜想,它一定在探讨如何突破平面坐标系的局限,转而利用球面坐标系下的离散格网来构建更加精确和完善的数字高程模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解析球面坐标系在DEM建模中的优势,比如它如何更自然地契合地球的真实形状,从而减少数据在投影和转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这本书可能还会涉及到一系列创新的算法,用来解决在球面曲面上进行数据采样、插值和存储的技术难题。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离散化方法,如何优化格网的密度和分辨率,以及如何处理球面上可能出现的奇异点或不规则区域。如果书中还能讨论一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DEM精度评估方法,那就更完美了。作为一名从业者,我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非常严谨的学术气息,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深入探讨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的著作。我从事的是与空间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日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地理信息,而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对DEM的构建方法论和背后的数学基础很感兴趣,特别是当它涉及到“球面”这个概念时,就意味着它可能在处理全球尺度的地形数据或者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下有着独特的优势。我猜测这本书会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在球面坐标系下构建离散格网的数学模型,可能会涉及一些微分几何、拓扑学等相关的知识,并且详细介绍如何在曲面上进行格网的划分和数据点的组织。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这些球面离散格网进行 DEM 插值、分析以及与现有地图投影体系进行转换的算法和技术。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如何更有效地处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信息,并提升 DEM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精度和可靠性,那将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标题《球面离散格网下的数字高程建模》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一个技术领域。在过去,我们习惯于在平面坐标系下进行DEM的建模,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尤其是在处理全球性或区域性大尺度地形数据时,平面投影带来的畸变问题开始显现。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如何克服这些限制,利用球面坐标系下的离散格网来构建更精确、更自然的DEM。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球面离散格网”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它与传统的平面格网在数据表示、存储和计算上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书中可能还会探讨一些适合在球面曲面上进行数据采样、插值和网格优化的算法,也许会用到一些比较先进的数学工具和计算方法。我对它能否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球面DEM建模流程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先进技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地形数据。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球面离散格网下的数字高程建模》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生,我一直对DEM的理论和技术前沿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过各种DEM的构建方法,但“球面离散格网”这个提法,听起来就充满了革新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在球面坐标系下进行DEM建模的必要性与优势,例如它如何更准确地反映地球的真实曲率,从而避免了传统平面投影在处理大范围区域时产生的误差。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构建球面离散格网的具体算法和数学模型,也许会涉及一些非均匀采样、自适应网格生成等技术。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如何利用这些球面离散格网进行高精度地形数据插值、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的方法。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DEM数据,并且能够指导我在研究中应用这些新的技术,那它将是我的学术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