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8
定价: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63717392
字数:
页码:3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8》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一,坚持党和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是“研究基地”建设根本指导思想。
二,坚持问题意识导向,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是“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路线。
三,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共同建设好思想库,是“研究基地”建设的组织原则。
四,坚持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重点培育研究团队和学术梯队,是“研究基地”建设的人才保障。
部分 特稿
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2部分 北京市旅游经济运行与市场研究
2006~2008年北京市旅游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发展建议
2007年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2007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形势分析
2007年北京市出境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2007年北京市居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
第3部分 北京市族游产业研究
北京市旅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002~20060)
当前饭店企业运作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
奥运会后北京饭店业发展展望
2007年北京市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2007年北京市展览业运行态势分析
北京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
第4部分 北京市区县旅游研究
2007年北京市朝阳区旅游发展报告
延庆县旅游业发展报告
第5部分 北京市旅游专题研究
北京市旅游业的法制环境研究
北京市旅游立法和司法专题研究
建设导游语言料库,研究导游活语,促进导游业的发展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与北京的对策
部分 特稿
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课题组
“十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456.8万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1%;旅游外汇收入累计147.3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21%;……
我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种考古学家的心态去审视的。2008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世界目光聚焦北京,旅游业作为城市名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然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压力测试。我非常好奇报告是如何处理那些突发性事件对旅游数据带来的干扰和修正的。例如,如何剥离掉奥运会带来的短期效应,去探寻北京旅游业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增长曲线?如果报告能展示出细致的游客画像分析,比如不同客源市场的偏好变化、消费习惯的升级,那就太棒了。我尤其关注那些非传统旅游产品,比如商务会展、教育旅游(研学)在当时的占比和发展趋势。如果报告能用扎实的数据对比出“后奥运时代”旅游业可能面临的结构性调整,并提出相应的政策预案,那么这份报告就拥有了令人敬佩的洞察力,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挑战的未雨绸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纸张的厚度适中,文字排版疏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在学术报告中是相当难得的,很多报告为了追求速度和成本,往往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份报告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我特别留意了图表部分的呈现,色彩运用得非常专业,既保证了清晰度,又没有过于花哨。我希望报告中关于旅游资源评估的部分,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传统景点打卡模式的新视角。比如,它会不会探讨老城区的胡同文化、新兴的创意产业对旅游的拉动作用,或者郊区生态旅游的潜力挖掘?我总觉得,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绝不仅仅是看接待了多少人,更关键的是旅游活动的“含金量”和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作用。如果报告能结合当时北京的城市规划大背景,分析旅游业如何融入或制约了整个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那这份报告的价值就远超旅游专业范畴,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学和城市学意义。
评分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官方统计数据和行业白皮书抱有一定保留态度的读者。所以,我阅读这份《研究报告》时,重点放在了它的研究方法论上。它是仅仅罗列了宏观的接待人数、旅游收入,还是采用了更精密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投资回报率、边际效益?我尤其关注报告中关于“可持续性”的论述,这在当时的语境下可能还是一个新兴概念。报告是否深入探讨了环境承载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如果报告能在某一章节,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历史街区的改造项目,或者某个郊区景区的管理冲突——来论证其提出的发展理念,那将极大增强说服力。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反思的闭环结构,才是一个优秀研究报告的标志。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批判性的视角,而不是一味地歌颂成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简洁的金色标题,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浮夸的消遣读物,而是带着严肃学术气息的报告。我当时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穿梭,一下子就被它独特的质感抓住了眼球。光是拿到手掂量的分量,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信息量。我原本对北京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著名的地标和旅游旺季的喧嚣上,但翻开扉页,目录的结构就展现出一种严谨的逻辑性,从宏观的政策环境到微观的市场细分,似乎想把一个行业扒开揉碎了给人看。那种对数据的精细处理,让人不免期待内文能提供一些独到的洞察,毕竟是“研究报告”,理应超越一般的旅游指南,直击行业发展的脉络与困境。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2008年那个特殊年份,比如奥运会前夕,旅游业在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毕竟那是一个转折点。这份报告如果真能做到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统计分析转化为清晰的战略建议,那它就不仅仅是一份存档,更是一份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指南了。
评分从目录结构来看,这份报告似乎覆盖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产业链条。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章节。毕竟,硬件设施的提升是看得见的,但服务体验的提升往往是无形的,也是最难量化的。报告是否有对导游队伍的培训成果、酒店服务标准的国际接轨情况进行评估?而且,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外语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如果报告能披露一些行业内部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哪怕只是小样本的问卷结果,也能让我们窥见管理层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真实进展。总而言之,这份报告如果能将宏大的战略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服务细节的优化建议上,并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几年北京旅游业从“迎接世界”到“服务世界”的转型路径,那么它无疑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